首页 / 武侠修真 / 卧虎藏龙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回 剑舞身随一身真敌众 鹰翻鹫落双侠各争强(3 / 4)

作品:《卧虎藏龙

绣香问说:“那有胡子的人是谁呀?”

玉娇龙说:“那是个有名的江湖人,叫李慕白。你记得早先在德五奶奶家里住着的那个俞大姑娘吧,听说那就是他的妻子;但也是外面的传言,未足可信。不过他们二人倒是时常在一块儿,又都是江湖上武艺最高的人。今天,若不是我,换个别人,即使能够杀退那群强盗,可也必定胜不过他一个人。他的武艺不过是跟江南鹤学出来的,我的武艺却是……”

说到这里她忽然又不说了,将马策了两下,说:“咱们快走吧!找个地方好歇息。你既随我出来,你就放心得啦!我的武艺无人能敌得过,我这口宝剑也没有兵刃敢相触!”

绣香声儿颤颤地说:“可是……我怕!路真难走!江湖人又真凶!”玉娇龙也不再理她。

少时就听见狗吠之声,已经走入村子里了,绣香被狗吓得又直哎哟哎哟惊叫。这个村里人家不太多,多半是有很高的石墙,有一家后窗户还有灯光,是家小铺;还有两三家较贫寒的人家,也有灯光,并有推磨的声音。几只大狗围着她们的马乱咬,玉娇龙怒声叱着,喊叫一家住户开了门。院里出来了两个人,问说:“是干什么的?”

玉娇龙在马上说:“请问,这儿有店房没有?”

就有人回答说:“这儿没有店房,这是个村子,不是镇。你们要找店房还得往南走十里地,石桥镇,那里才有店房呢!你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玉娇龙和气地说:“我们是从保定来,我们走得真累啦,劳驾吧!方便方便吧!叫我们在这儿借宿一宵吧,明天一早就走,我一定重谢你们!”

对面黑乎乎的人影就说:“家里没有富余房子,太不方便,不行!”玉娇龙说:“我们两人全是女的,到你家有什么不方便的呢?”

对面的人一听原来是两个女的,他们倒觉得有点奇怪了,就问说:“你们的男人在哪儿啦?”

绣香听了,觉得脸上一阵发热,玉娇龙的声音也有点儿忸怩,说:“我们,我们两人都是姑娘,都没有男人。”

一个人就说:“让她们进去吧!让到奶奶的屋里得啦,怎能叫她们两个姑娘往下走呢?”另一个人却说:“还得问问!”于是又问道:“你们两个女的怎能出来走路?你们家里也倒放心?你们是打算上哪儿去呀?”

玉娇龙不稍迟疑,就短叹了一声,说:“没法子!我们是姊妹俩,家无长男,父亲在外做官,在湖南衡山呢!地方太远,两三年没有音信,妈妈不放心了,才叫我们两人去看看,这也是万分出于无奈!”

那两个人全都无话可说了,于是一人骗开狗,一人就说:“进来吧!

马也牵进来吧,院里有地方,系在枣树上就行了。”又说:“也就是你们俩,都是姑娘,不然我们真不能留,因为我们家里也有年轻的姑娘。”

玉娇龙跟绣香下了马,先后牵马进门。院中果然还宽敞,有两株枣树,玉娇龙就把马系在树上。这时就有个老头子,手里托着一盏油灯。从东边屋里出来。院里这两个人都有三四十岁,他们借着灯光一看,玉娇龙穿着大褂,留着男人的辫子,绣香却梳着妇人的头髻,他们就说:“喂!

喂!你们先别卸行李!你们是两口子呀!我们这儿可没有房子让你们住,你们还是上别处找店去吧!”

玉娇龙回身笑着说:“你们再细看看!我是个女扮男装。我们姊妹假作夫妇,不然如何敢出来走路呢?”

一个男子蹲下去看她的脚,说:“你是大脚呀!不行!不行!你别成心来这儿胡闹!”

玉娇龙不由有些生气,把脸一沉,说:“谁来同你们胡闹?非得裹小脚才能算女子吗?我们北京的姑娘都不裹脚,我们是由北京动身到保定,由保定又来到这里的。俗语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难道我们还能安心来害你们?”

她说话的声音很尖很脆,西屋里就有个老婆婆的声音说:“让人家进屋来吧!这一定是北京城的旗人姑娘啦,快请,让我问问,她们家里我还许认识呢?”玉娇龙跟绣香倒齐都吃了一惊。

西屋的门便开开了,露出里边黯淡的灯光,一个十六七岁穿花衣裳的乡下姑娘,倚着门,惊奇地向外望着。屋里的老婆婆又说:“请进来吧!这是土地神给咱家引来的贵客,昨夜里我还梦见北京城呢!今儿就从北京来了贵客,快让我来见见吧!”

院中那两个男子还不大放心似的,发着怔,尤其是见马上满载着绸缎的大包袱,带鞘的宝剑,他们真怀疑。那持灯的老人好像是这两人的爸爸,他倒是叫两个儿子帮助去拿行李,就请玉娇龙和绣香进了西房。

玉娇龙就见这屋子很是窄小,墙壁上挂着许多灰土;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盏很暗的油灯,还有两份竹筷子,粗碟子、粗碗;屋后墙是一铺土炕。同时那拿着灯的老头儿也走进来了,隔壁屋里且有小孩哭声。这情景仿佛与两年前在新疆草原与罗小虎同睡的那地方很像,玉娇龙的心中又不禁泛起来一阵酸痛。

看炕上放着两份被褥,虽不十分脏,但上面的补丁很多。一个被窝似乎是这乡下姑娘睡的,这姑娘倚身靠着墙,眼睛直向着玉娇龙和绣香看;另一个被窝枕头边有一团白发,原来就是那老婆婆,满脸皱纹,足有七八十岁了。她在被中要爬可爬不起来,只说:“姑娘们进来啦?姑娘可别怪我!我老啦!这家里的是我的儿子、孙子、孙子媳妇、重孙子、重孙女。我如今是个老废物啦!我要是能够起来,哪能容他们跟姑娘说那些废话呀?他们都忘了恩了!他们都是花旗人家的钱养大了的。我从二十岁时守了寡,就在北京城邱侯爷家伺候那儿的奶奶太太!”

玉娇龙更是惊愕,原来这老婆婆竟是邱广超家的旧日仆妇,而邱少奶奶又是自己最知心的女友,她心中因此有些担心。老婆婆又说:“现在听说那儿的奶奶也成了老太太啦!小侯爷的那位少奶奶当了家,娶那位少奶奶的时候,我还在那儿呢!过了两年,我的眼睛就瞎了,侯爷太太赏了我五十两银子,小侯爷还叫少奶奶赏了我两个元宝,叫我回家来养老;我们才修盖了这所屋子,置了几亩田地……”

老婆婆絮絮不休,玉娇龙却一语不发。绣香在炕上找个地方,铺上了一条闪缎被褥。那乡下姑娘看见这条发光的被褥,越发的眼直。有两个村妇,像是老婆婆的孙媳,就是刚才那两个男人的妻子,一个还抱着孩子,都站在门外往屋里看。

绣香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笑着跟人家说客气话;玉娇龙却脱去了外衣和小褂,露出里边的红襦,坐在她的被褥上,不说一句话。那老头儿叫他的孙女把铺盖抱走,到别的屋睡去,这乡下姑娘就抱起来她那自惭形秽的被褥和枕头,可是还不肯走。她的祖父直催她,绣香就笑着说:“这位妹妹,明天咱们再说话儿吧!”那姑娘才被她祖父拉走了,门也随之关上。

老婆婆又说:“给人家二位姑娘做点什么吃呀?把鸡子儿煮几个来吧!”窗外的妇人答应着,绣香就笑着说:“您别让嫂子们麻烦啦!”老婆婆说:“不!我知道,您北京人吃饭都晚,不像我们庄稼人,太阳还顶高就吃完饭睡觉啦。二位姑娘贵姓呀?宅子是在哪儿呀?老爷在哪儿当差呀?”

绣香不敢贸然回答,瞧着她的小姐,玉娇龙便说:“姓龙,是汉军旗人,家住在前门外,我父亲在湖南做将军。”老婆婆的耳朵还好,她都听清楚了,就说:“那您一定知道邱府上,邱府上也是汉军旗人,侯爷在外省也做过将军;京城德五爷他们却是内务府的。”玉娇龙更为变色,赶紧问说:“您跟邱家还有来往吗?”

老婆婆叹了口气,说:“早就没有来往啦!十二年啦,人家也许早就把我忘了。我这个儿子跟孙子又都不行,他们就知道在家里耕地,不敢出外。我的儿子早先倒是到京城里去过一次,可是他说,一进京城他就花眼,一上大宅门的台阶就腿软。现在他也过了六十啦!腿脚也快跟我一样啦!要不然,跟人家邱府没断,什么事没有个照应?他们不成!”

玉娇龙听到这里才放了心,才知住在这里不要紧,绝不会因此为京中的戚友们所知晓。她躺下身歇息,并叫绣香点上了两支檀香。空气污秽的屋子里,立时散漫着袅袅的芬芳烟云,老婆婆使力用鼻子嗅着,笑问说:“我有十二年没闻见这香啦!龙姑娘,这是万寿香还是龙涎香呀?”

绣香笑答道:“这就是平常的檀香,是我们在半路买的,不是从北京带来的。”

老婆婆又絮絮地说着话,绣香不好意思不回答,可是好几次被她的小姐用眼色或胳膊肘儿拦住了。隔壁有人拉风匣烧火,待了半天,老婆婆的孙媳妇,一个三十上下的很憔悴的村妇,给送来了七八个白煮鸡子儿,还有腌白菜、黄米稀饭和烙得很厚的白面饼;檀香刺激得她直咳嗽,她把饭放在桌子上就赶紧出去了。

绣香把板凳擦了擦,又垫上她自己的一件缎子衣裳,这才请她的小姐下炕来落座吃饭。她给剥着鸡子儿皮,玉娇龙慵倦地坐在凳儿上,一只臂放在桌上支着头,眼望着那碗黄米稀饭,又回忆起昔日新疆草原之事。

她恨自己年幼无知,又恨自己多情而任性,误结识了罗小虎;如今……大错已经铸成,情丝又复缚紧,三载以来,自己被情思折磨得尝尽了苦恼,殷切期待他有个出身,好遂所愿;但他盗性不改,胡作非为更甚,如今且逼得自己离开了闺门,拋下了父母。虽然只剑遨游江湖,绝无所惧,但将来究竟哪里才是归宿呢?今天的一天恶斗,不但逢着了劲敌李慕白,又丢失了自己心爱的猫儿,小虎他现在什么地方?他哪能知道我此时心中的悲痛呢?他哪能帮助我,爱护我呢?但是,又怎样才能使我忘记他呢?想到这里,泪如檀香的灰,纷纷落下。

绣香刚剥好了一个鸡子儿,看见她的小姐这个样子,也不禁心中难过。她低着头,悄声劝着:“小姐,你也别伤心啦!明天一定就能把雪虎找着啦。”

玉娇龙摇了摇头,绣香递给她一条手帕,她就掩着脸说:“不是专为雪虎,我是另有难过的事情,你不知道我的心!”

两人吃着饭,绣香皱着眉,又趴在她小姐的耳边说:“我想,这儿那老婆婆既是邱宅早先用的人,不如就托他们去请来邱侯爷。邱少奶奶跟您多么好!叫他们到咱宅里,跟大人去说,叫咱们还是回北京,鲁家的事也再想办法!”

玉娇龙忽然一瞪眼,悄声说:“你千万别做这梦!咱们两人……都今生今世不能回北京了!”她掩面啜泣得更厉害,绣香也拿袖子擦眼睛,又悲声说:“不然,咱们到新疆投舅老爷那儿去?”玉娇龙冷笑说:“何必依人呢?”两人又无声地哭泣了半天,玉娇龙才亲自去关了门,抽出宝剑放在褥下,熄灯睡去。这一夜,玉娇龙虽因身体疲倦,心情愁闷,一着枕就睡着了,但她知道外面并没有什么动静,否则她是会醒的。

清晨院中的鸡叫,朝阳染上破旧的窗纸,绣香先起来收拾东西,并悄声回答那老婆婆问的话。那乡下姑娘跟两个媳妇进来送洗脸水、扫地,院中孩子哭,老头儿又咳嗽,玉娇龙全都不管;她和衣掩被,枕边拖着条男子式的长辫,身上穿着绣边儿的红襦,炕下放着一双青缎的双脸鞋,像是睡得很香。

绣香对人是很谦卑的,她梳洗好了,又出屋拜见老头儿和两个媳妇。

原来这家是姓祝,家中一共十一口人,祝老婆婆、祝伯伯、祝大哥二哥、大嫂二嫂,还有那姑娘今年十六,是祝大嫂的女儿,乳名叫招弟,她却没有招来弟弟,只招来个才三岁的小妹;二嫂有三个孩子,是二男一女。这地方名叫柳河村,属饶阳县管辖,村内约有百余户人家,祝家在这里有四五十亩地,也算是小康之家了。

如今绣香长的是这么好,穿的衣裳又阔,既在大门庭中学过些谦卑的礼节,可又未改小家女子的温柔和婉;所以才半日,她就跟这里的两个妇人处得很好,并且说了实话。她说那位男子装束的才是真正的“姑娘”“小姐”,而自己却是她的丫鬟,但小姐待自己至厚,有如姊妹。这次是奉宅中太太之命,随侍小姐出来。

祝大嫂和祝二嫂都跟她十分亲热,称呼她为“大姑娘”;招弟叫她为“姑姑”,对她身上的一切全都很羡慕。近邻的几个妇女也跑来瞧她,可是不敢到屋中去瞧那位小姐。绣香就跟人说:“昨天在北边河岸跑丢了一只猫,是她小姐最心爱之物,昨天小姐为那猫哭了半夜,大概今天若是再找不着那猫,小姐还不愿离开此地。”于是祝大嫂就要叫她的丈夫到那边河岸去找。祝二嫂又说石桥镇菩萨庙的神签最灵,可以去求一支签,看看是叫什么人拾去了,然后也就容易找了。

祝老头却说:“姑娘就在这儿住着吧!住上十天半月的也不要紧。待会儿我就叫人到河边去找,找着了,姑娘她给点赏钱就是啦!”

绣香说:“只要是找着,我们小姐至少要酬谢二十两。”这个数目,可把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祝大哥疾忙转身就出门去了。祝老头又把那瞎眼的母亲请到了另一间屋去,这间西屋就让给了玉娇龙和绣香居住。

傍午时玉娇龙起来了,绣香服侍她梳洗完毕,依然是男子的打扮,绣香问说:“小姐您想吃什么?我给您做去吧?这儿猪羊肉都买得着,鸡子儿更是现成,您吃什么吧?”玉娇龙说:“随便!你就快去做吧!吃完了我还要去找雪虎,不找着雪虎我誓不离开此地!”绣香赶紧就去做菜。

今天祝大嫂特意为她们蒸的白面馒头,买来了肉,从地里摘来豆角;祝二嫂也把她储蓄的鸡子儿拿了出来。妯娌俩帮着升火,绣香炒了两三样菜给她小姐端过来。玉娇龙匆匆用毕,嘱咐绣香先送这祝家十两银子,她就带着宝剑,出了门,马也不备鞍,骑上就向北走了。

由此到河岸约二十里地,但玉娇龙催着马,一口气儿就来到。青山、茫茫的河水、荒沙、长桥,就是昨日争战之地;现在玉娇龙只由地下拾起来几支小弩箭,旁边还有断枪折刀,可看不见昨天受伤的人了。玉娇龙下了马,又叫着:“雪虎!雪虎!”她这么叫着,不由得声音就发颤,眼睛也有些发酸。她牵着马走遍了河岸,正要涉水过河到山上去寻。这时忽见有两个男子跟几个十来岁的孩子从田地中走出,原来是祝大哥和村里的几个人,手里还拿着臭咸鱼,捉猫的绳套子;还有个孩子也不知从哪儿捉来个耗子,用绳儿拴着,还活着呢!他们都累得吁吁直喘,摇头说:“真不容易找!也许是叫谁给抱去啦?要是叫狗咬死,也得有个猫尸首呀!”

玉娇龙听了,心里非常难过,就说:“劳你们的驾,你们就在这儿替我找吧!那猫是全身的白长毛,鼻子上有一块黑,你们叫它‘雪虎’,它会知道的。只要是把它找着,我赏三十两银子!”祝大哥几个人一听,立时又都有了加倍的精神,连孩子们也跳了起来,一齐叫着:“雪虎!雪虎!”玉娇龙又心情黯然地骑着马往回去走,沿途还悲哀急切地叫着那猫的名字。

当日,猫没有下落,她们在此又住了一日,心中都十分忧烦,绣香就说:“明天南边石桥镇有集,祝大嫂要带我去。她们说那儿有一个菩萨庙,神签最灵,我想去求一支签,也许就能知道雪虎是往哪边跑去了?或是叫什么人给抱去了?”

玉娇龙想了一想,她对于神佛本来是不大信的,尤其是庙里的签。

早先她念书的时候,曾听老师高朗秋说过,神签共有两种:一种是照着算卦的本子印的,一种是好事的文士所作。前者是欺骗那些愚夫愚妇,后者多半是调侃人生。但如今她仿佛是“急病乱投医”,就点头说:“好吧!

那么明天你就去求一支签吧!在那集上也打听打听,如有人能够找到送来,叫我们多酬谢也行。可是,若准知道是谁抱去了,不肯拿出来,那我可……”说着她又气愤了。

绣香就说:“唉!小姐您放心!人家乡下不像咱们城里人,谁也养活不起这么贵重的猫,您就别难过了!”

玉娇龙愤愤地说:“只要把雪虎找回来,我就把它杀了!它没出息!它忘恩负义!”说着又黯然坠泪。

次日,清晨起来,绣香就去赶集。祝二哥套了一辆牛车,拉着绣香、祝大嫂、祝二嫂、招弟,还有邻居的一个姑娘,都到石桥镇去了。石桥镇在南边十里之外,是一个很大的市镇,那里有一条很长的街。牛车迟缓地走着,到了镇上时就有十点来钟了。这里正在热闹,本来街上的商铺就不少,现在又摆了许多临时的摊子,男女老少纷纷拥挤。一些村妇乡女,虽然也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但是像绣香这样的,梳着汉人的头髻,可又穿着花缎旗袍;两只脚虽然瘦小,可是又不大像莲足,尤其是那么清秀的眉目、白润丰腴的脸儿,与一般不上脂粉的粗脸终不相似,因此,没有人不特别地看她。

祝家两位妇人在这集上又遇见了几个亲友,她们拉着手儿谈话,就把找猫的事顺便托付了。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可是集上就有人嚷嚷了,说:“柳河村有人找猫,谁送去就得银三十两,你们谁想发财呀?”居然这里就像出了一件新闻。

绣香忽听见有钟磬之声嗡嗡的响,赶紧叫招弟领着她去求签,祝大嫂、二嫂就在一家铺子的门前等着她们。招弟拉着绣香走进了一条小巷,这巷里有几户人家,菩萨庙在路北,红墙虽新,但香火似不大旺。庙门前有个摆香摊的老头儿,看见了招弟,就说:“招姑娘干什么来啦?”招弟回答:“求签。”老头儿笑着说:“求什么呀?求婆婆吗?”招弟的脸红了,佯怒着,打了老头儿一下。

绣香也笑了笑,买了一股香,就进庙去拈香拜佛。她除了默祷快些找着雪虎之外,还求神保佑她的小姐,别再在路上遇见什么灾难;然后由僧人的手中接过来签筒,跪在拜垫上,双手举着签筒颠了几下,一支很长的竹签就落在地下。和尚拾起来,按照签上的号数,查出来签文,交给绣香。绣香一看,是一张被烟熏黄了的竹纸,上面有木板印的字。她一看是“中下”,觉着还不大坏,站起来,在箩筐里丢了几个香资,就同着招弟出了庙。会着了祝大嫂等人,她急忙忙催着牛车把她们拉回去了。

此时玉娇龙在屋里正在点查她的金银,她此次带出来的是金多银少,都是她历年所得的压岁钱。每年她母亲要给她几个金银锭子,或是元宝,玉娇龙很明白,母亲之意非仅为女儿压岁,也是想使女儿积蓄起来,将来好带到婆家去,然而今日自己却多么辜负母亲的慈爱之心呀!

她正在悲伤,忽然绣香回来了,把签文交给了她,她一看,就见上面印着是:

中下之签

若问婚姻总不遂,燕南巢北汝何之,不逢金火休相问,记取东风杨柳枝。

——婚姻无望,财不能发,寻人西南,千里之外。

玉娇龙看了,突然觉得身上一阵发热,心中却极为气恼,暗想:我本来找的是猫,与婚姻的事什么相干呀?但细细地看,细细地一寻思,却又觉着这签文的每句每字都像是暗说着自己的心事。本来自己爱雪虎,时时就由雪虎想到了小虎,“燕南巢北”,正像是说自己由北京往南来,实在是茫茫然不知何往;“不逢金火休相问”,金是西方,火是南方,这就说的是“寻人西南”之意;“记取东风杨柳枝”,是说心中相思之情。但一只猫是绝不能跑在“千里之外”,莫非我问的是猫的去踪,签反答复了我罗小虎的下落吗?罗小虎他那天是以箭射轿,当众辱我,逃跑之后,走向西南,现在……

玉娇龙想到这里,不禁紧紧咬牙,脸色变白,心说:我还能跟你见面吗?你在西南千里之外,别说我不能去找你,就是你来了,我也不能再理你了!我此刻虽然漂流于外,但我只能行侠仗义,不能强掠硬劫;你一个恶性不改的强盗,岂能与我再相结合?

她愤愤地将签文扯得粉碎,绣香急得变了色,顿顿脚说:“您这是怎么啦?就是签上说的不对,可总是菩萨跟前求来的,您别就撕呀!”玉娇龙摇了摇头,神态由愤怒又变为凄惨,把扯碎了的签文交在绣香的手里,身子向炕上一仰。绣香愁得暗暗叹气,也不敢多说话。

过了许多时,忽然外面有人嚷嚷,说是什么猫有了下落了。绣香疾忙出屋,就见院里站着一个半老的村妇,衣裳很是破烂,她说:“俺当家的今天在大道上拾粪,可瞧见那只猫了,是叫一辆装油的车带走了。那辆车是往南去了,大概是走南宫冀州去的,你们要赶紧去追,还能追得上……”

绣香赶紧拉开门,往屋内看她的小姐,就见玉娇龙已然下了炕。绣香就进了屋,说:“您听见了没有?有人看见雪虎叫一辆油车给带走啦,南宫冀州在哪儿呀?”

玉娇龙急急地说:“我立时追去,追上车找着猫,回来再谢这个报信的人。”说着,她提起马鞭向外就走。刚走出几步,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回身又进屋来,并且把屋门倒带上,向绣香说:“你把首饰匣给我!”

绣香也不知她是要做什么用,就打开包袱,取出首饰匣。玉娇龙接过来,就蹲下身。这铺炕,本来有个很深的炕洞,原是为冬天升火烧炕用的。玉娇龙就用剑鞘将首饰匣直推进洞里,然后站起身,悄声嘱咐说:“放在这里还好,你只要时时留心就得了。我往南宫追那辆油车,也许两三天不能回来,万一有贼来,偷去了什么东西都不要紧,只是不要叫他偷去了这首饰匣。我若是不回来,无论有什么事,你也别离开屋里,在这儿也少跟他们这些人说话!”绣香点点头,又吓得身子有些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