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乾卦 —— 天道刚健(3 / 4)

作品:《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

见,同现,展现。见龙为展现头角与身手的龙。所谓大人,一指有道德有作为的人;一指有大才大德并居于高位的王侯、大夫等贵族。

九二爻是个比喻,龙出现在田间,刚刚崭露头角,能够有所作为尚不能施行“云行雨施”那样的大作为,需要拜见英明睿智的大人物给以指导(利见大人),利于少走弯路,避免挫折,创造成就。以此为本体,比喻或者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或者一个产业,或者一个国家,处于初生或初创期(这个环节上的相关问题将在屯卦中讨论),准备不充分,经验不丰富,尚属于牛刀小试阶段,难以处理复杂变乱的局面,拜访、寻找英明睿智的大人物指引或领导前进,是英明正确的选择,有利无害。

人生或事业,如何保持良好的状态呢?九三爻为人们指点迷津: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乾乾是勤勉努力的样子。若是语气助词。本爻说的是,在成长阶段,处于飞跃的前期,君子白天勤勉不怠,晚上警惕反省,整天自强不息,不敢丝毫懈怠,反反复复按正道行事,即使遇到危险(厉,《广雅》:“危也。”)也会逢凶化吉,不会有什么灾祸(咎)。

这是敬慎行事的基本要求,也是必然要求。

在《易经》中,“咎”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字,做任何事情,“无咎”是人们非常期望,也非常喜欢的状态。何谓“咎”?何谓无咎?

《古代汉语字典》解释:“咎在古文中是会意字,由人字和各字构成,表示人各不相同,彼此易发生矛盾冲突。咎的本义指灾殃、凶祸。”黄寿祺、张善文在《周易译注》中释诂得比较详尽—《尔雅?释诂》“病也”,《说文》“灾也,从人、各,‘各’者相违也”,《广雅?释诂三》“恶也”,《诗?小雅?伐木》“微我有咎”,《毛传》“咎,过也”,《诗?小雅?

北山》“或惨惨畏咎”,《郑笺》“咎,犹罪过也”,又《广韵》“咎,衍也,过也”。据此诸说,《易》中“咎”字常含“灾病”“罪过”“咎害”

之义。案,《系辞上》云,“无咎者,善补过也”,即谓弥补过失、免遭咎害。此爻处《乾》卦上下卦之际,其时多危,故须“朝乾夕惕”,修省不懈,才可“无咎”。《周易集解》引干宝曰:“君子以之忧思深远,朝夕匪懈,仰忧嘉会之不序,俯惧义和之不逮,反复天道,谋始反终,故曰‘终日乾乾’。”又曰:“凡‘无咎’者,忧中之喜,善补过者也。”

在现代社会中,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对眼下自己手中正在做的工作,有的漠然视之,有的破罐子破摔,有的悍然抵触,不懂得技术和能力是在经久磨砺中增益出来的,结果荒废了青春。

遇到下岗分流或被淘汰出局,如果不知道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恐怕还得抱怨和咒骂单位或领导呢,甚至造成身心伤害。

找内因,遇事反求诸己,才是高明的!

这是自强不息的内在核动力。

不怨天,不尤人,才是真正的达观情怀。

拥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态度才不会受到祸害。此之为“惕龙乾乾免祸害”。

人生或事业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种状态上。机遇出现的时机,有的早,有的晚,机遇稍纵即逝,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呢?九四爻辞是这样说的:九四:或跃在渊,进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四爻意思是龙或者腾跃上进,或者退处到深渊(渊)之中,前进不会遭遇灾祸。

人性善恶之争,争执了几千年。

明朝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阐释了人人心中都有“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从自然界中万物趋向阳光的本性获得启示,人作为生命体,要生存,要发展,其基本本性与植物是一致的。都具有“利己排他性”的本性,这既是生存的利器,也是顽劣的根性。如果没有了这种本性,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集团之间就不会有尖锐的矛盾和军事冲突,也谈不上阶级、民族内部的团结。

探寻世间的苦难、矛盾、冲突的根由,总是无可回避地深入“利己排他性”这个基点上。

《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利己是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即人是经济人。人一方面努力占有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自私自利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与人打交道过程中,对待任何问题,要善于从这个基点的正反两方面去看。

离开这个基点,就可能钻进道德的真空里,成为被人嘲笑的痴呆子!

人的灾殃、凶祸多来自人的内心,更准确地说是过度的贪欲。贪欲扩张就必然陷入痛苦的深渊,而减损自己应得的利益,您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帮助。

咎,是《易经》的关键字,将在许多卦的卦辞、彖辞、爻辞中出现,根据此注解,后文将依据语境具体诠释,不再注释。

对人来说,也存在大致相同的情形,机遇来临,该前进就要前进,该显身手就要显身手。在适宜的环境中,当然会有利于发挥作用有所作为。此所谓“龙跃深渊度机变”。

机会抓住了,一显身手,多么惬意呀!九五爻所展现的境界,对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龙飞舞在天空上,在广阔的舞台上行云布雨,发挥巨大的作用,有了雨水滋润,万物欣欣向荣,蓬勃茂盛。龙为万物成长做出巨大贡献,盛德普惠天下。有所作为的领域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为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

要注意,“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修辞方法为排比,展示了龙所在的不同方位、情态和阶段。

凡事,总有个度。在度的范围内,为人,干事,创业,顺风顺水;超越度的范畴,还能够持续下去吗?上九爻辞的回答是否定的: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亢,过甚,极度。悔:悔恨。龙亢奋至极,飞得过高,失去发挥作用的舞台,体能不济,向衰败发展,就会发生悔吝的事情,这是应该警惕出现的局面。做人、做事,得势不可亢进妄为,否则就会有让人悔吝的事情发生!

亢龙为什么有悔?《周易本义》分析其原因是:“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不给自己留有余地和空间,就会走进死胡同,最终出现群龙也无首的现象。《朱子语类》说:“当极盛之时,便须虑其亢,如这般处,最是。《易》之大义,大抵于盛满时致戒。”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见,通现。首,乃首领。用九爻辞说的是,群龙出现于天空,“各秉刚健之天德”(高亨释),谦而不愿意以首领自居。“此乃比喻诸侯并立,各秉天德,德齐力均,不可能有帝王为之首领。”(高亨释)出现这种现象,是很吉利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现象呢?《尚氏学》指出:“‘见群龙无首,吉’者,申遇‘九’则变之义也。九何以必变?阳之数九为极多,故曰‘群’。阳极反阴,乃天地自然之理。乾为首,以阳刚居物首,易遭物忌;变坤则无首,无首则能以柔济刚,故吉。”

龙的发展变化合于自然万物成长的阶段性特征,适应事物发展变化阶段性特征,人的成长或事物发展进程也不例外地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潜龙勿用蓄精锐—孩童(物创)初生,开蒙发智;见龙在田试手段—崭露头角,显示才华,发挥作用;惕龙乾乾免祸害—自强不息,快速成长;龙跃深渊度机变—审时度势,应机飞跃;飞龙在天盛德普—当位有为,盛德普惠;亢龙有悔极必反—亢奋至极,物极必反。可见,乾卦对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内在蕴含的深刻道理进行了深刻揭示。

需要说明的是,乾卦和坤卦“用九”之前的古经文字与其他六十四卦的经文,为截至周公时代经伏羲、西伯侯姬昌、周公薪火相传集体创作的经文,在原始的古经文本中所给出的开示,基本是朴素的风险警示和道德修身的忠告,及至孔子,其最伟大的贡献是演义升华附会更多的人文思考,其关于变易哲学的系统思维是不可否定的伟大贡献,同时出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大衍之数”、“揲”、卜筮等带有占卜色彩的说法,及至朱熹《周易本义》又讲授卜筮的方法,使这门学问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这需要您在学习中注意甄别,吸纳合理的精华,摒弃糟粕,才能学到这门学问中有价值的内容。

三、孔子的《文言传》如何解读乾卦上升到君子修养品德操守的高度应该如何解读呢?我们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什么是“潜龙勿用”?(龙潜伏在水中或地下,谓之潜龙,暂时不施展才用。)孔子说(高亨等学者认为是伪托):“潜龙”可以用来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隐居(遁,《楚辞?离骚》王弼注:‘遁,隐也。’)在社会下层,品德操守坚贞不移,不为世人的舆论或压力而改变自己,他们不求成名,甘心隐居,回避世俗,言行不为世人赞同也没有烦闷(遁世无闷),对所乐之事则行,对所忧虑的事情则躲避,坚定不可动摇(拔)的意志。这就是“潜龙”啊!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龙出现在田野(尚未飞龙在天云行雨施,虽发挥一定作用尚未有大的作为,处于飞跃前期的成长阶段),此时,宜拜见有德行的大人指点,修养龙德以将来造福民众,也易于产生大人物。孔子说:“龙德在于行中正之道,无偏无妄,无过无不及,正言正行,唯诚唯谨,他的日常(李鼎祚:‘庸,常也。’)行为谨慎有节,防止(闲,门闩,意防范)邪恶的言行而保持诚挚、美好的行为。施善于世,谦不自夸(伐)。君德博大,广化众人。龙之德,乃君之德。按龙的品德操守加强修养,有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这说明将出现君主品德的大人。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三爻辞说:“君子整天健强振作,直到夜间还时时警惕慎行,达到这种状态,即使面临危险,也免遭咎害”,讲的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君子要加强道德修养,奠定成就事业的根基。忠诚信实,加强道德修养;修习辞令,表达诚意,就可以积蓄功业。知道进取的目标而努力实现它,这种人可以跟他商讨事物发展的征兆;知道事物终止的时刻而及时终止,这种人可以跟他共同保全事物发展的适宜状态。像这样就能居上位不骄不躁,处下位无忧无患。所以因时势、时运、时机的发展变化保持警惕勤勉努力,虽遇危险之境,也没有灾祸”。

值“终日乾乾”之际,有四个要点需要把握。

一要讲“忠信”而“进德”—《周易正义》:“推忠于人,以信待物,人则亲而尊之,其德日进,是进德也。”

二要“修辞立其诚”—《折中》引程子曰:“修辞立其诚,不可不仔细理会,言能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若只是修饰言辞为心,只是为伪也。修辞立其诚,正为立己之诚意。”

三要“知几”而“存义”—《说文》中说:“几,微也。”《系辞下》中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周易正义》曰:“知时节将至,知理欲到,可与共营几也。”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微小的端倪一步步发展到巨大,有客观规律性。君子敏而有预见力,能够见微识著,预见事物发展的进程与状态,知晓或预见到结果,从而努力而为。判断无误,行有恒常。这样明达的人,可以谈论“几微”,可以存事业正义。

四要惕而“不骄”“不忧”—《周易正义》曰:“以其‘知终’,故不敢怀骄慢。”“以其知事将至,务几欲进,故不可忧也。”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四爻辞说:“或腾跃上进,或退处在渊,必无咎害”,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是比喻大人的上升、下降是不一定的,并非出于邪念;他的进取、引退也是不一定的,处在下位,并不是行为不端正。或者前进或者退后,并不是不合群。这是由龙的秉性所致。所以,君子效仿龙道增进道德精修事业,对升降无常与变化无常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与风险意识,及时而动,因此,没有灾祸。”其根本原因在于因应、适应时势与时机而为。《周易正义》提示人们注意:“上而欲。”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飞龙在天,利出现大人”,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同声相呼应,相同脾气秉性相互逐求。水流湿润,火性干燥,云从龙而行,风从虎而生,圣人施展作为,则万民观瞻而亲附崇拜。”风云轻扬,其根本在天空上,自然亲近依附于天空,从社会层面看,相类比基础在社会上层的,自然亲近依附于上层;水流倾向于潮湿的沼泽,自然亲近地势低洼的湿地,从社会层面看,相类比基础在社会下层的,自然亲近依附于基层。这适从于物以类聚的基本法则。《尚氏学》曰:“天地者,阴阳。本乎天者亲上,谓阳性上升顺行”,“本乎地者亲下,谓阴性下降逆行”。

可谓是,“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