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乾卦 —— 天道刚健(2 / 4)
作品:《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引申义为通达顺利。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说:“亨者,生物之通,物至于此,莫不嘉美,故于时为夏,于人则为礼,而众美之会也。”
利。《说文》解释为:“利铦也。”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收获谷物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引申义:收获谷物、得到好处。《古代汉语字典》中说:“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读作le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有利于创生、生长之义。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解释:“利者,生物之遂,物各得宜,不相妨害,故于时为秋,于人则为义,而得其分之和。”
贞。在蒙昧的原始社会,人们一般采取占卜的手段判断吉凶祸福。
《古代汉语字典》注释为:“贞在甲骨文中,似鼎形,以鼎假借为贞。在金文中加上卜,将卜问的含义加以强调,鼎兼表声,这个字于是成为会意兼形声字。在小篆中,鼎讹写作贝。贞的本义指卜问、占卜。”《说文》中说:“贞,卜问也。”社会历史进化到西周时期,“贞”已经演化成重要的社会伦理观念,有端方正直之意,一般指正、纯正、坚定、有操守等,已经不局限于“卜问”之说,在多部文献中有所体现,有据可考。如《周礼?大祝》中说:“求永贞。”《礼记?文王世子》曰:“万国以贞。”《书?太甲下》曰:“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周礼?春官?天府》曰:“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周易本义》中注:“贞者,生物之成,实理具备,随有各足,故于时为冬,于人则为智,而为众事之干。干,木之身,而枝叶所依以立者也。”在封建制度中,还特指妇女忠诚于自己的丈夫,从一而终,不得改嫁,以保护和维持种族的纯洁性、延续性,这一思想在坤卦、渐卦、归妹卦等多卦中有所阐述。对“贞”字的解释与理解,是人们推断《易经》是占卜之学还是哲学与社会伦理学的分水岭。
乾为天,上卦下卦都是天。乾卦象征天,纯阳刚健,其性刚强,其行劲健。气由下向上升,积于天空;万物由地面冒出向上生长,生生不息。这是天(自然)的基本物象。其特性和功效是,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天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乾卦是天神秘力量的展现,阐释生发创造的自然之道。从自然之天出发,古圣先贤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以自然之天的特性加强君子自身的修养。
天(自然)本身的特征是孕育万物,万物依据自身习性有规律生长,这种规律性是由大自然内在特质决定的,君子观瞻天象,体悟到应像天那样增益四种美德。《文言》对此进行了深刻阐述。《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意思是:元始,是众善的尊长;亨通,是美好的会合;有利,是事义的和谐;贞固,是办事的根本。君子用仁心作为本体,可以当人们的尊长;寻求美好的会合,就符合“礼”;施利于他物,就符合“义”;坚持贞固的节操,就可以办好事务。君子是施行这四种美德的人,所以说:“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
《周易正义》曰:“《子夏传》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
贞,正也。’此言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原始、亨通,使物性和谐各得其利,又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子夏传》“四德说”较为通行。天的自然之德使万物各成性命各得其所,君子效仿天的四种特性增益自身的美德,当然会在衍物干事各个方面使物得其所,事尽其宜,顺利亨通。
乾是一切生发创造的基础。道家弘扬的“道法自然”由此而来。
黄寿祺、张善文著当代学习研究易经的权威读本《周易译注》对此说明—西伯侯姬昌通过对大自然的直感观察,认为“天”体现着原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的四种德行;之所以如此,在于“天”
的本质元素是沛然刚健的阳气,这种阳气“运行不息,变化无穷”,沿着春、夏、秋、冬四季而循环往复,制约、主宰着大自然(《周易尚氏学》据《太玄经》说,以“四季”配《乾》卦“四德”极见阳气运行规律。
详见《彖传》说明)。《周易》赞美“天”,实事上是赞美阳刚之德。
第三节
放眼宇宙,顺其自然乃天道
“道”在《易经》和《道德经》中都是重要的哲学概念。
学习《易经》,绕不过去彖辞,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彖辞,什么是彖辞?彖辞有何用?孔颖达《周易正义》引褚氏、庄氏曰:“彖,断也。
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为‘彖’也。”这种断定是根据卦象进行的,所以《系辞上》中说:“彖者,言乎象者也。”
所谓彖辞,就是通过对卦象深入细致入微地观察,经过分析判断,对自然物象所能揭示的关于发展变化的某些或某个规律进行掌握和运用,揭示运用规律有什么作用。每一卦的裁断精髓何义何用的“总括之辞”,即“小结”性的言辞称之为彖辞,它着眼于物象,阐释物象所揭示规律的功能和作用,有判断、决断的色彩。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宣扬八卦有占断功能并对其加以神秘化的原因。彖辞是对规律性、趋势性的必然和可能进行阐释,从概率角度可以揭示必然趋势和结果,对普遍性问题给以一定的结论或建议与忠告,但不会对所有缤纷多样的个性化问题给出具体的答案。彖辞着眼于物象,阐释物象的功能和作用,然后引入人们的社会工作实践或生活实践中。
乾卦彖辞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卦的彖辞对天所代表的大自然的神奇功能是这样描述的—伟大啊,开创万物的阳气啊!春天万物依靠它开始产生,它统领着大自然。
夏天云朵飘行、雨露滋润,各类事物流布成形。光辉灿烂的太阳千万年来永恒照耀,立足大地上下左右前后的六位时空中,万物遵循着“六龙”所代表的事物孕育、萌生、盛长、衰败的规律生生不息。大自然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着(乾道变化),万物依从自身的生长规律而生长,保全太和元气,以利于守持正固的操守,养护住根,滋生繁衍后代的种子,繁衍生息,维护好生物链和谐平衡,这才是宇宙间最大的和谐。万物因阳气的创生之德而始生,九州万国都和美顺昌。
彖辞中,有两个重要哲学概念需要说明,一个是“道”,一个是“太和”。
“道”在《易经》和《道德经》中都是重要的哲学概念,在第一章《易经》洞开乾坤之门中,我们进行了解释:道的本意指道路;引申为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进一步上升为形而上的道,所谓天道,乃指自然规律。“道”在《易经》中是基本的哲学范畴,与“德”对立统一,二者构成《易经》的理论基石,也是八八六十四卦探讨的核心问题。其精髓在于,从客观规律出发,探讨加强道德修养的原则、态度、方法、途径等问题。这是本书研究探讨阐释的核心与主要内容,意义在于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避免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等诸领域发生失误。
您日常所作所为,上升到这个境界了么?
“太和”亦作“大和”。从中华文明发展史来看,乾卦“保合太和,乃利贞”之句中首次出现“太和”,《周易本义》解释为“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文选》作“太龢(he)指编管吹奏乐器,是后来小笙的前身。在《卜辞》中有所记载”。唐代元稹的《竞渡》诗:“数极斗心息,大和蒸混元。”系指万事万物符合自然规律的和谐。在社会文明演进中,作为重要的哲学概念又丰富了“平和的心理状态”“太平”等重要的人文内涵。唐代陆贽的《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中有:“思与海内同臻大和。”宋代宋祁的《宋景文公笔记?考古》中说:“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为加深理解彖辞,下面对彖辞中的关键词,进行补充训诂。
何谓“乾元”?乾元有什么样的功能?《尚氏学》中说:“乾元者,乾之元气也,于时配春。”黄寿祺、张善文的《周易译注》中写道:“‘天’的元始之德,即充沛宇宙间、开创万物的阳气。以季节为喻,犹如春天景象。”乾元对世间万物具有神奇的创生功能。
何谓“品物流形”?品,《说文》解释为:“众庶也。”“品物”即各类事物;“流形”,流布成形。这是指万物因雨水的滋润而不断变化发展、壮大成形。此尤言夏天的景象。《周易正义》中说:“言《乾》能用‘天’之德,使云气流行,雨泽施布,故品类之物流布成形,各得亨通,无所壅蔽:是其亨也。”
何谓“大明”?唐代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引侯果曰:“大明,日也。”即太阳。
“庶物”指众多事物。
经过长时间观察与积累,古人观察到天有伟大的始生之德,万物因为有了它才赖以开始,因此说万物属于天。具体体现在,云气流行,雨水布施,受雨水滋育,万物周流而各自成形。古人还观察到日是宇宙中最大的光明物体,将日称为“大明”。古人对时间概念的确定与地理方位的确定是从观察太阳运行得来的。古人认为日出地面为始,日落入地面为终。“大明终始”系指日出日落。在晋、明夷两卦象传中即有验证。
《晋?象传》曰:“明出地上,晋。”《明夷?象传》曰:“明入地中,明夷。”日运行于天空,宇宙中充满无限光明。
天在上,地在下,日东升西落,向日为南,背日为北,于是确定了上下东南西北六个方位,就是说地理方位是依据时间概念的形成而确立的。在宇宙时空中,乾卦所体现的天道,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而运行的自然之道。天道规律具有变与不变的双重特性。
变,体现有雨雪冰霜雾霭雷电阴晴冷暖等种种物象变化,透过这些变化着的现象,古人观察到春夏秋冬四季年复一年更迭轮回。四季有规律性地往复运行为万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环境和条件,因此,万物适应自然变化的天道得以“各正性命”—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即本性),万物由此而具有各自的禀赋,成就各自的品性,各有相应的属性和性命,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物资,因而,万国都得到安宁。
天道刚健主创造,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物流形,首出庶物万国安。
我们每个人对天都应该心怀感恩!
正本清源,循序渐进,工作、生活所涉及的六十四种情境将逐一展示,展现《易经》各卦的真本面貌。
第四节
生命成长有其规律,注意人生的六个阶段乾卦六爻之奥妙:易学启蒙之师曾仕强先生说有“六条龙”靠谱吗?我认为是用龙成长的六个阶段比喻事物成长发展的六个阶段。遵循发展变化之道,就会进入“始则潜伏,终则飞跃,可潜则潜,可飞则飞”的必然王国。
一、时乘六龙:人生成长或事业发展的六个阶段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非是说天运不息,自家去赶逐,也要学他如此不息。只是常存得此心,则天理常行,而周流不息矣。”“一日一时,顷刻之间,其运未尝息也。”这是乾卦核心启示。这是在乾天具有阳刚之德和“元,亨,利,贞”之性基础上获得的人生启示,就是将自然规律运用于人事:实现自身成长发展,养育家庭繁衍种族,管理社会成就事业,教化天下文明共进。
实现以上使命,需要阳光、活力、刚健、奋发、向上、进取的优秀品质。
谁能做到这样呢?
当然是天上行云布雨的龙(比喻)。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天空是龙的舞台。天空,因龙而富有神秘色彩。
传说中,龙可以钻天入地,兴风作雨,具有无穷的神秘力量。中华民族的图腾有龙,龙就是中华民族的化身。龙诞生于大地之中水沼之内,成长于大地之上,翱翔于九霄,其生命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注意,指巨龙腾飞的六个阶段,绝对不是六条龙)。乾卦以龙潜藏、成长、飞腾等六个阶段,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比喻人生成长或事业发展的六个阶段(见图2-1)。
图2-1生命成长趋势模态图
龙有阳刚劲健的精神,作为中华儿女,这种精神也应该有。
否则,家何以立?业何以兴?世界民族之林何以屹立?
一定要明白,“时乘六龙”是比喻,关键是通过比喻应该明白以下道理,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积累和灵性获得启示,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对规律有把握,心怀淡定,方向不跑偏,做事有定力!
二、乾卦六爻如何解读
在讲解乾卦“六爻”之前,对什么是“爻”有必要科普一下,进行情景导入,否则大家会觉得太突兀。大部分人对《易经》感兴趣,但深入不进去,是因为历史上的大部分读本没有简易、明晰、轻松、活泼的导读,就像没有导游进旅游景区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茫然不知所措。对易学的基本常识进行科普是有必要的,能够解决情景融入的问题。
何谓爻?在前文已经做过说明,在真正开始参悟乾卦六爻之前,您可以重新温习一下,以便能够迅速进入乾卦六爻的情境中。
龙是古代神话中神奇刚健的动物。乾卦六爻以龙成长状态采取比喻与象征的修辞方法,揭示和展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道理。
下面,我们来看看乾卦六爻是怎么说的: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潜龙,指潜隐在水中的龙。龙刚刚诞生,尚潜在水中养精蓄锐,阳气不能散发出来,本事尚不能发挥。比喻人隐居不出,静处而不妄动。
处于初九爻之际,发挥作用的时机与条件尚不成熟,事物发端,位卑力弱,只能“潜龙勿用”,必须进一步加强修炼,蓄养精锐,为将来发展时机来临做好充足的基础准备。这就好比孩子们在学校里面学习,尚需学习和积累知识、增长本领,还不能参加工作到社会上发挥作用。《周易集解》引沈士曰:“称龙者,假象也。天地之气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龙之为物,能飞能潜,故借龙比喻君子之德也。初九既尚潜伏,故言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