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1 第一章 求职力(1 / 3)

作品:《高情商职场沟通术

怎样说话,才能找到好工作

1了解招聘需求,才能有的放矢

我和一个做人力资源的朋友聊天,他抱怨道:“每次招聘,都要在一大堆简历、一大群面试者中苦苦寻找需要的那个人,简直像大海捞针一样。要是有一个工作能力和个人才华恰好符合我们的招聘要求的人主动站在我面前,那我该省多少事呀!”由此我想到,求职者很辛苦,其实招聘者何尝不是很忙碌呢?如果求职者能主动去了解招聘需求,将自己最符合招聘需要的特点和才能充分展现出来,那无疑会让招聘方眼前一亮。

撒贝宁不是主持专业科班出身,却想从事主持工作。求职应聘时他这样介绍自己:“我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系,我选择作为一名主持人而不是律师。不过它们的差别也不大。首先,大家的工作都是说话;其次,现场的嘉宾就是我谈话的对手,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像对方的律师一样动不动就站起来和你急;最后,就是都有观众。做律师,现场旁听的人里可能会有人恨你,但是做主持人,就没有什么机会招人愤恨。不仅如此,我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他的自我介绍赢得了一致好评,也为自己赢得了机会。

如果撒贝宁这样自我介绍:我是北京大学法学系毕业的,学过什么课程,担任过学校哪些职务,他还能被录取吗?很显然希望不大,因为这些与主持人岗位的需求并不对口。而在撒贝宁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首先对主持人这个职业进行了了解,而后找到了律师和主持人之间共通的地方,再用幽默的语言将自己口才好,适合在观众面前发挥的特点介绍给大家,最终赢得了机会。了解招聘要求,你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你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要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介绍自己、推荐自己。

张晓军去应聘,面试官问他:“能谈谈你对我们公司的了解吗?”张晓军回答道:“在来应聘前,曾和一些朋友打听过贵公司的情况。了解到,因为贵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工作节奏很快,所以公司对员工时间观念的要求十分严格,任何不守时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应聘过程中,通过和几位招聘人员的接触,更加印证了这一点。我很赞同这样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因为我也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而且我觉得,快节奏的工作才更能锻炼人,快节奏的企业才能创造高效率!”面试官对张晓军的一番回答很满意。

了解招聘需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主动去了解一下你要应聘的公司的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任何一个公司都希望能招聘一个认同自己的企业文化,适合自己的企业氛围的员工。张晓军在回答中,不但赞同了对方,而且巧妙地将自己时间观念强这一适合企业需求的特点表达了出来,更加坚定了面试官录取他的决心。

刘甜甜去一家大公司面试,面试官问道:“假如国外一家企业的代理人来我市寻找适宜的合作对象,作为公司的项目经理,请问你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赢得这个项目呢?”刘甜甜细想了一下,说出了自己对于项目的一些见解和合作的方法,然后说:“这是我以前在工作中惯常用的一些工作方法。但我了解到,咱们公司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第一,第一时间设法全面了解对方详细的背景资料,提交给公司领导,以方便公司领导最终做决定;第二,与对方谈判时,使用他们的母语或者英语进行交谈,以增加熟识感和亲切感;第三,每次谈判结束后与同事分享谈判的资料,共同讨论研究。”面试官笑道:“看来你下了不少功夫呀,连我们公司项目经理的工作流程都掌握了!”刘甜甜说:“一来,是我确实十分想进入咱们公司,所以才会下这么大的力气;二来,我是觉得咱们公司的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合理,因此才会想要主动学习一下!”面试官对她很满意。

刘甜甜对招聘需求的了解更加深入,甚至已经细化到了解岗位的工作流程上了。而正是她的细心了解,让面试官看到了她为赢得这份工作所付出的努力。想要了解应聘岗位的一切信息,确实比较难,但通过各种条件,对你所要应聘的岗位做一个大致的了解,还是可以做到的。你这样去做,一方面会使面试官看到你想进入单位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能说明你的能力,让面试官更看重你。

我们经常说,求职面试要做到有的放矢、靶向应聘,可如果你不了解对方的招聘需求,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由此可见,了解职业需求、公司的文化甚至岗位的具体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你的求职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2求职不是求人,不能丢了自尊

前段时间,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出现海归女与主持人斗嘴的场景,掀起了关于求职与求人的大讨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招聘时常出现某些应试者不被尊重的情况。其实,没有人可以无视求职者的权利,更没有人可以践踏求职者的尊严。对不尊重求职者的企业与个人,我们大可以义正词严地予以回应。

苏伟到一家韩资企业应聘,当推开老板办公室时,第一眼竟没看到老板。正当他脑子在快速运转时,突然传出一句蹩脚的中文:“介绍一下你自己吧!”声音来自硕大的老板桌那边。细看,他才发现老板把椅子调得很低,懒懒地躺在上面,言语中充满了傲慢。苏伟见过傲慢的主考官,但是没见过像这样过分的。苏伟用韩语说了一声“对不起,我走错了”,然后转身就走。那老板见状,忙喊道:“你不是来应聘的吗?我就是老板。”苏伟一听,生气地对这位老板说:“您要是老板的话,就请调整你的坐姿再和我说话。”苏伟本以为这位老板会暴跳如雷,甚至让他滚蛋走人的。但是,老板却笑着说:“苏先生,抱歉,我的傲慢只是面试中的设计。你是唯一一个敢让我站起来的求职者,这说明你敢于向上级指出问题,我们公司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恭喜你,你被录用了!”

在现在的社会中,有健全的法律和道德的监督,没有谁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委屈受辱的地位上。只要自己尊重自己,别人也必须尊重你。像苏伟这样的求职遭遇,我们常常会遇到。求职者一旦发现自己并不被招聘方尊重,就应提出正式的警告,无须担心会失去工作,因为企业要的不是“奴才”而是“人才”,求职者也不可能是“奴才”。苏伟也正是因为在“尊严”测试中敢于说真话,最终破除面试障碍,获得成功。

崔颖本是一位高级秘书,但因为公司倒闭只能另觅东家。在一次面试时,面试官说:“作为秘书,你知道你的职责是什么吗?”

崔颖愣了一下,出于礼貌,说:“是协助您和公司处理日常管理事务。”

面试官点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厚厚的《企业会计制度》,推开窗户,把书抛了下去。然后说:“把它捡上来。”

崔颖愣住了,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便轻声问:“您这是什么意思?”

面试官答:“不知你是否记得多年前你多次拒绝过一位书籍推销员?”

崔颖摇了摇头。

“当年的那位推销员就坐在你的面前,我一直记得你拒绝我的神情。但是,我觉得你很敬业,我把书扔到楼下让你去捡,想再次检验你对工作是否认真。”

崔颖愤怒地说:“请你尊重一个人,这是做人最起码的。”

说完,崔颖欲转身离去。孰料,在门口撞到一个人。原来,他是人事经理,一直都在门口监听。他当即拦住崔颖说:“刚才,我都听到了,我决定聘请你。同时……”经理把手指向了面试官,说:“我要解雇你。”

求职并不是求人,找工作并不是找主人!作为应试者,应当完全把握自己的尊严,而不能让人任意凌辱。像上述例子里出现的情况,崔颖维护尊严的举动是尊重自己人格的本能反应。在对方挟私报复时,她当然要反抗,因为人不能放下尊严,摇尾乞怜地谋求一份工作。而最终的结果也证明:在求职面试中,如果你始终维护自己的尊严,敢于否定不尊重你的面试官,你就会受到更大的尊重。

萝丝是哈佛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她终于发现有一家公司高薪招聘一名谈判代表。萝丝写了一份详细的个人简历,表达了自己对该职位的向往。两个星期后,萝丝收到了让她到该公司面试的通知。萝丝满怀着信心,来到公司,敲开了面试官的办公室。

一进门,萝丝就向那位面试官问好:“您好,我来贵公司应聘谈判代表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