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佛子北风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十四章 孔老二当年的那些事(2 / 5)

作品:《佛子北风行

鬼谷先生继续道。

“说起修道,倒让我想起一件事来,有一次,孔子曾问道于老子,如何方能得道?老子语重心长教导他说,天不修而高,地不修而厚,水跃而泉涌,这些都不是有意而为之的事情,无为而自然成,至人之德,非有意修之,不修而至德备,外物都不能使它迷失本性,老子之所以说这些,无非是规劝孔子不要去舍本求末,去搞那些老掉牙的周礼,还有那些东拼西凑而来的仁义礼智信,他那样做,只会离真正的大道越来越远,甚至是背道而驰,庄子对此有句话说得非常精辟,有心而为尽是假,真情流露方见真。”

一渡禅师沉吟半晌,终于还是道出了心头的困惑。

“先生,晚辈一直有一事不明,还望前辈能帮忙答疑解惑,儒墨两家为何会有那么难解的深仇大恨呢?”

鬼谷先生听到这话,默然不语,缓缓转身面向东北方向望去,忽然,他双目中射出灼灼金光,大概过了盏茶的工夫,眼中的光华才渐渐敛去,嘴角勾起,笑道。

“哈哈……老夫刚才看了一场好戏,儒墨两家的千年恩怨,如今在鸡鸣岭松柏渡的山道中又起波澜,虎头那小子正一人独挡儒门八百重甲兵呢,好胆色,不愧是老夫的得意弟子,不失墨门本色的转世佛子。”

一渡禅师闻言,不免有些担忧,问道。

“虎头……佛子……他不会有事吧?”

鬼谷先生笑道。

“怎么会呢,要我说他们越是如此刻意而为,越是他们心虚的表现,想当年他们费尽心机,为了剪除异己,不惜颠倒是非黑白,为的便是欺世盗名,以至于当今这个世道乾坤颠倒,使得大道隐于野,而小人高居于庙堂之上发号施令,中原之所以历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其祸乱的根源,正是当年独尊儒术埋下的祸根。”

一渡禅师不解道。

“先生何出此言,这与当世之言简直是大相径庭呀。”

鬼谷先生微微一笑,淡然道。

“呵呵,能够流传下来的所谓当世之言,其中又能有几分真相,还不是经过那些儒生们七拼八凑出来,删精存伪的荒唐之言,一部《春秋》就是被孔老二那浑小子,给改得面目全非,还美其名曰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一部好端端的春秋史,被他以一己之好恶,而变得曲直不分,善恶不明,其后世的孝子贤孙粉饰称之为微言大义,春秋笔法,更有后世儒生无耻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说孔子是述而不作,乃古今集大成者之第一圣人,呸!简直是不要脸他娘给不要脸开门,不要脸到家啦!”

鬼谷先生看样子是被气得够呛,他稍微平息了一下怒火,又继续道。

“庄子在他的《杂篇·天下》中曾有明言记载,古时候的道术和法规制度,很多都保存在传世的史书中,保存在《诗》《书》《礼》《乐》那些典籍之中,邹鲁一带的学者与缙绅先生们大都知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书》用来记载古代的大事,《礼》用来规范世人行为,《乐》用来调和情绪的喜乐哀愁,《易》用来通晓阴阳之道,《春秋》用来正名分。其散布于天下各地立于中国的,先秦的诸子百家还常常引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