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佛子北风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六章 墨门(2 / 5)

作品:《佛子北风行

然而,从事实上来看,这种说法无异于痴人说梦,纯属无稽之谈。

众所周知,孔子作为儒门的开山鼻祖,自是无可争议的圣人,他的先祖曾是商代的王室宗亲,可惜到了他这一代,早已由原先的大贵族(卿)沦落至贵族的最底层(士),这巨大的阶层落差,对他的命运以及思想影响极大。

再有,春秋战国时期,阶层壁垒森严,毫厘之别,差之千里。

作为被周人征服的商人,除了原先的贵族外,大多数平民皆沦为了奴隶,可以说商人处于当时社会的最底层,周王室的人称商人为“蠢殷”,甚至称他们为“顽民”,直至春秋战国时仍把他们的后人当成蠢人看待,这种无处不在的歧视使得孔子无论是在朝堂做官,还是在乡野赋闲,都有种深入骨髓的自卑感,他要想重现祖宗昔日的荣光,就必须要当官,而他若要梦想成真,则必须取悦于诸侯,因而使得他在为人处世之道上,一直都是那副奴颜婢膝,唯谨唯慎的丧家犬模样。

对于如今的境遇,他自然心有不甘,因为祖上曾经阔过,他仍极其向往有朝一日能过上,祖上曾经过的那种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

孔子曾经亲笔写下,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

为何他会做出如此苛刻的要求,几乎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其实说到根上,无非是想向世人表明自己曾经的贵族身份,他沉湎于祖上昔日的辉煌里不能自拔,这种无可救药的流毒,时至今日依然流传甚广,某些人动不动就提及自己的祖宗从前如何如何,想当年怎样牛の逼,不愿直面当下,不思进取,不能知耻而后勇,岂不可怜可悲。

一日,孔子又带着他的门生贤徒去周游列国,跑官要官去了。

谁知适逢困在陈蔡之地,一行人被困在陈蔡之地十余日,最后,连野菜都没得去挖了,正当大家饥肠辘辘,哀嚎不已的时候,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路,偷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回来,孔子这时也不再讲究这个不吃那个不吃了,这些天早就饿得两眼冒金星,哪有那么多屁话,直接用手抓起来就吃,直到自己吃得满嘴流油,再也吃不下了才算罢休,后来,子路又去抢了人家的衣服,拿衣服换了酒带回来,孔子也不问酒的来历,装聋作哑端起碗来就喝。

后来,又有一次,诸侯国的国君请孔子去讲学,他又摆出那副道貌岸然的君子风范来,席不摆正不坐,肉切得不方正不吃。

对于孔子这般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本事,他的得意门徒子路极为不解。

“夫子,为何你老人家能人前一套,人后又一套,川西艺人变脸之绝技与夫子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望尘莫及,还望夫子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