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一语惊醒梦中人(1 / 2)
作品:《历代王朝更迭》蔺相如虽然已经安全回到赵国,却没有任何要献上和氏璧的迹象。秦王知道,如今要获取和氏璧,只有两种办法:按照许诺给赵国15座城池或是巧取豪夺。
给赵国15座城池与其交换,这样虽然能够保住秦国守信重诺的名声,却与秦国一贯的大政方针相背离。
而依仗强势巧取豪夺虽然不成问题,只是眼下赵国防备严密,而且列国都在关注着和氏璧的事情,不能因小失大。于是,秦昭襄王决定,待得风声过后,秦国再发兵赵国,给赵国一次重拳出击。
这一天,让秦昭襄王等了足足一年时间。周赧王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82年,和氏璧的风波终于平静,秦国亦在这段时间内,不断整军备战,军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而且其在连横的策略中大受其益。经历数次战争后,齐国正在遭受着毁灭性的打击,秦国进而将战略目光转向了东方另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楚国。而在此之前,秦王还需要试探一下赵国的实力。
于是,秦昭襄王命令军队攻击并迅速占领赵国西部的两座城池。第二年,为了扩大战果,秦王再次出兵,进攻赵国的石城(今河南林县)。
此一战,秦军出动了10万大军,可谓志在必得,赵军守将一见秦军军容整齐,声势浩大,顿时吓得魂不守舍。无奈之下,守将趁着秦军兵临城下,尚未攻城之际,悄悄地从东面城门逃走,只留下一些副将,奉命守卫石城。然而,守城大将都已经离去,赵军顿时军心大乱,数万将士无心恋战,秦军几乎兵不血刃,便取下了石城。
眼看秦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兵锋所指竟然是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知道,秦军这次进攻不在和氏璧,甚至不在一城一地,而在于整个赵国乃至于整个天下。
面对着从西方秦国到来的虎狼之师,再看看连日来赵国在秦国名将白起的攻伐下,兵败如山倒的势头,赵王不禁忧心忡忡。无奈之下,赵惠文王只能希图用和氏璧换取赵国暂时的和平。可是他也知道,这不过是权宜之计,能够奏效的几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这时一个挽救赵国的名将,与白起并称当世第一的廉颇将军站了出来。
廉颇,生于约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是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与秦国白起、王翦,赵国后期的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先后活动于赵惠文王(公元前298~前266年)、赵孝成王(公元前266~前245年)、赵悼襄王(公元前245~前236年)三个时期。
廉颇于赵惠文王初期,在赵国从军,作战勇敢,深得赵军将士的尊重。当时东方列国之中,以齐国最为强盛,它是唯一可以与西方强国秦国一比高低的诸侯国。赵国在经历数代国王的苦心经营之后,也逐渐强盛起来,但是和秦国和齐国两个国家相比,赵国要弱小的多。
战国七雄当中,秦国居于西北“苦寒之地”,一直谋求夺取中原,问鼎天下。只可惜赵国正挡在了秦国西出函谷关的道路上,要实现向中原大地的进军,秦国势必要首先拔除赵国这一颗眼中钉、肉中刺。
然而据当时实际情形而言,任何一个国家要灭亡别的国家,皆非易事。一方面因为战国七雄既然能够从春秋列强中脱颖而出,都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则因当时合纵、连横战略正在广泛的流行中,只要一个国家遭到彻底的打击,其他国家就很有可能会插手,除非有绝对的实力,否则“双拳难敌四手”,灭国不成,反而会给自己的国家招致祸患。
此时,挽救赵国,抵御强秦的,就是战国名将廉颇。在廉颇的率领下,赵军屡次大败秦军,迫使秦军改变战略,实施合纵之策。也正因为如此,苏秦、张仪等人得以一展才华,大放异彩。在秦国的努力下,最终实现了韩、燕、魏、赵、秦五国联合,共同率领大军讨伐齐国,齐国就此一蹶不振。此时,廉颇正值壮年,其非凡的作战能力在这个时候充分地表现出来。廉颇于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带赵军伐齐,不避兵家之大忌,率领数万雄师,孤军深入齐国境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西,本为魏国领地,后属齐)。一时之间,天下良将为之击节赞叹,天下诸侯为赵国得此良将而震动。经此一役,赵国成为了东方首屈一指的大国。待得廉颇班师回朝,赵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赵惠文王顺势将其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秦国也在这一场战役之中,见识了廉颇的厉害,所以从此不敢贸然对赵国用兵。
面对秦军的又一次挑衅,赵王认为倘若一味软弱退缩,已无法对付日益强大的秦国。于是,他决定让廉颇再次挂帅出征,抵挡秦军的进攻。廉颇也在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拥有必胜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