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剑名经济基础,专斩上层建筑!(3 / 4)

作品:《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别提了。

蒙恬都为楚国感到丢人!

楚国正规军被僮仆起义军打崩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了。

嬴成蟜略略颔首:“蒙侍郎所言确实是治僮仆良策。”

“但在本君看来,楚国对起事之僮仆用策只是术,而此术,各国皆曾用之。”

“楚国僮仆之所以还无法逼迫楚国完成变法,更是因为楚国独特的地理地貌!”

“楚国山峦丘陵丛生、植被丰茂、野兽繁多,极难开垦。”

“即便是开垦过后,很多田亩也难以引耕犁入田,只能由人力耕作,以至于粮产稀薄。”

“僮仆们作乱成功后,进无法长期对抗楚军,退又无法在山林之间存活。”

“为了活着,僮仆不得不再次跪倒在权贵脚下,任凭权贵驱使。”

嬴成蟜看向长安犁,露出一丝笑容:“但当长安犁传入楚国,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随着嬴成蟜的讲述,蒙恬终于恍然。

各国为什么变法?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各国僮仆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他们可以拒绝来自权贵的压迫和剥削。

楚国为什么迟迟无法变法?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楚国的僮仆离开权贵之后没法长时间活下去,他们没有能力拒绝压迫和剥削!

但现在,嬴成蟜却给了楚国僮仆们最为有利的武器。

不是刀剑,不是甲胄,也不是重弩。

而是长安犁!

得此犁,楚国僮仆在起事胜利之后完全可以遁入深山,找一块楚军难入的小山谷迅速完成开垦和播种,形成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蒙恬震惊的说:“所以长安君在设计长安犁时才颇为看重轻便和转向,将这长安犁设计的非常适合楚地?”

“长安犁对于各国而言是甘蜜。”

“但对于楚国而言,却只是漂着甘蜜的鸩酒而已!”

嬴成蟜却再次摇头:“这长安犁对于天下所有国家而言都是飘着甘蜜的鸩酒。”

“未曾变法的楚国将中毒最深,余下各国亦将承此物之毒。”

“即便是我大秦也不能幸免!”

“随着长安犁出现,我大秦黔首的岁收亦将暴涨,即便不去沙场厮杀亦可温饱。”

“军功爵制、税赋之率、治民之术等尽数需要随之修改。”

“否则,国不稳也!”

纵观这方天下,耕种的方法从最初的人力耕种,演变为二牛三夫式,拉开了各国变法的序幕。

再至西汉末年,二牛一夫式耕作方式诞生,无多久,王莽篡汉。

至东汉末年,一牛一夫制开始普及,而后便是三国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