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落难情缘 / 章节正文阅读

827章 禅宗禅(3)(3 / 4)

作品:《落难情缘

后来,五祖令众人各举一偈,以为传法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衣钵,成为五祖传人。这时大众都以为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他竞争。

当时,神秀日夜思量,终于提出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一偈子,五祖认为虽然不错,但却仍未能见性。所以衣钵没有传给他。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这偈语是这样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后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着筛耳。”

五祖遂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坐下,请他开示。

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遂将衣钵传他,并命他南行,以待时机。

五祖送到江边说:“我操船送你。”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禅宗六祖。

“禅是修行的一种方式,禅修的目的是修心,禅修的过程也是修心。中国禅宗宣扬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中国禅属于汉传佛教,大乘佛教,认为当世可成佛。中国禅讲究主观能动性,由我不由师。中国禅不观想佛像,不专研经律论,不做法事没有仪轨。有人认为中国人把禅解作顿悟,是一种创见,也足证中国人不愿囫囵吞枣似的吸收印度佛学。中国人的那种富有实践精神的想象力,创造了禅,使他们在宗教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张柬之说到这里,按听众本意也应该是他们在听他说《六祖坛经》说得如此透切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也该要宣布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