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是债券还是纸钱(3 / 5)

作品:《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就事论事。

之前萧瑀和陈叔达两位宰相,就在皇帝面前议事时互相攻击,东扯西拉,甚至最后撸袖子干劲,结果惹怒皇帝。

萧瑀后来跟封德彝两位仆射,也是在皇帝面前奏事时内斗。

今天议题里比较久决不下的有两件事,一件是今年关东大旱,受灾的州县很多,朝廷虽然也及时下旨免除关东今年租调,但许多百姓受灾断粮,地方上救济不过来,导致许多关东百姓逃入关中或江淮、山南等地乞食。

甚至也导致关东有些地方出现了流民聚集为盗、为匪的情况。

现在皇帝要求拿出可靠有用的方案来,有些官员建议是要拦截灾民,不让他们出境,必须让地方官员把自己辖下的灾民都控制在原籍乡里,不许跨县乡流动。

让他们等拨粮救济。

而有些官员则认为,这次灾情较严重,如果让百姓在家中等救济,可能救济不过来,肯定会饿死很多人,也必然会有更多饥民为活命而为流窜、为盗贼等。所以不能人等粮,而是人就粮,哪里有粮,就先让灾民往哪去,这样能提高救济效率,还能节约成本。

他们甚至建议,眼下一切以救灾济民为主,其它的就不要那么严格,诸如百姓去外地,地方官员要全力配合,给路引甚至给干粮,各地官府不得拦截这些灾民。

甚至有地方上的地主豪强们要招这些流民为佃,暂时也当允许,等度过灾情以后,到时再来调整。

武怀玉挺赞同后一种政策的。

毕竟以人为本。

灾情只是一时的,保住人才是关键。

为了赈灾,又有官员提出了向大户借粮借钱,其实这就是变相的征大户的税,这种借,一般都不会还的。

这提议遭到不少官员反对,认为没有依据,这是强行摊派,必然扰民害民。

本就没打算还,你说借,那不是耍流氓吗,朝廷要是信用没了,会出大乱子的。

也有官员建议就不要说借,直接下道诏令,向大户、商贾直接加征一笔钱粮。

这更狠,幌子都不打,直接抢。

“武怀玉,你是雍州治中,如今雍州十八县皆你治下,现今大量关东灾民涌入京畿,你有什么好的应对处置建议?”

皇帝点了武怀玉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