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国崛起1900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七十二节 公屋问题(3 / 5)

作品:《大国崛起1900

上海的展确实很不错,杨潮重点参观了梁启这两年主持建设的公屋。上海市政府十分配合,不惜动用官方的力量,搞了大量的拆迁工作,将城墙之外的大片土地,整片整片的转让给公屋公司。

梁启就在这些土地上,成片成片的建设公屋。公屋设计没有任何特色,几乎都是方方正正的建筑,十分密集的林立在靠近城墙的郊区,纯粹就是后世的筒子楼,3o或5o平米一个房间,住一户人家,十户人家一间公用厕所,一栋楼上百户人家修建一座大型公共浴室,但是家家户户都通了电,只要缴纳一笔固定的费用,就能想用电力照明。

梁启可丝毫不在乎房子好不好看,他只关心住的暖和不暖和,至于有没有艺术性,那顶个屁用,中国士大夫可都是实用主义者,从他主持修建的这些公屋连一个公园都没有,就能看出来了。

住户们对此也都没有意见,反而对于能享受到干净的居住环境,方便的电力供应,提前享受到大户人家的待遇感到相当满意。

只是对于这个供电问题,梁启还给杨潮讲了一个好笑的故事。

“每个月固定3两银子,这电不用白不用,于是啊这有的住户,就成天开着灯,白天也不关,找他们,他们还振振有词是交了钱的。后来啊,咱就让各家自己买灯泡,一个钱一只的灯泡一直亮着能用两三个月,要是懂得及时开关,能用一年。这样啊,他们就知道关电灯了。”

说起这个做法,梁启颇为得意,认为是用小钱办了大事。

杨潮也觉得有意思,老百姓就是这样,爱贪小便宜,一个灯泡能值多少钱。

“要是家家都装上电表就好了。”

杨潮笑道。

这样用多少交多少钱,这才公平合理,可问题是,以现在的技术,根本就不可能给家家户户装电表,不提电表的价格太贵,光是点一两盏电灯泡的话,烧的电还真不太容易被电表计量,计量不准确的话,如何按照用量付费。

真正电表入户,那必须是家用电器大大普及的时代,用电量激增的时候,而不是现在这种一家平均15瓦左右的灯泡用电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