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国军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三十四章 突发心脏病?(3 / 4)

作品:《大国军舰

波波夫一愣。

还要计算什么拉力补偿?

按照他们的计算,打算在驳船上安装26台液压吊机,每台吊机五百吨,这样就能达到一万三千吨的起吊能力了,这样的吊机是他们自己就能生产的,不用花钱采购,还能让国内的吊机生产企业赚一笔钱,在红色帝国崩塌之后,大家伙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他们只是计算了起吊能力,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吊机之间的协调,这实在是太难了。

“秦总,按照我们的计划,只要将吊绳全部撑紧,然后一起发力不就行了?”

“当然不够。”秦涛说道:“现在打捞的是潜艇!潜艇在破损沉没之后,它的各方面的性能都会发生变化,比如破损后扩展蔓延的趋势和结构强度变化,潜艇各个横剖面弯矩、剪切力的动态过程。起吊的时候,必须要仔细考虑更多的因素,在上浮的过程中,潜艇重力、浮力以及重心、浮心位置会实时变化,还有涌动的海水造成的影响。如果这些因素不考虑进去,还怎么打捞,到时候,只有一半的吊索被撑紧,剩下一半的吊索松开,你想想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只用一台吊机,那当然就不用考虑这些事情了,只要慢慢起吊就行了,但是,如果要是多台吊机合作,那过程就复杂了。所有的吊索必须同步撑紧,其中一根松了,那就使不上劲了。

在手机的处理器上,有一核有难,八核围观的场景,在多台吊机一起起吊的时候,当然也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了。

吊机之间的配合是非常复杂的!

一旦有一部分吊索无法起作用,剩下的吊索又不足以完成任务的时候,轻则吊索断裂,被打捞的东西再次掉下去,重则驳船都会被拉翻!

起重机在起吊的时候出现意外,结果起重机翻了的情况,又不是没有出现过。

此时,听到了秦涛的介绍,波波夫的脸色是越来越阴沉,他们作为专业的打捞分队,按说应该是知道这些道理的,无奈打捞分队的老人退役之后,他们这些人都没啥经验,居然忽略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不过,这要怎么计算呢?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啊。

一旁的许正阳心中明白,己方在这次打捞中,不可能只分得一半的打捞费用,分包给波波夫他们的打捞任务,不一定能完成得了!

到最后,还得来求助己方。

重型起重船这种装备,属于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运营方式,现在既然有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打捞任务,当然要多拿一些好处了。

而且,这样也能展示出来己方在潜艇救援打捞方面的专业能力,等到以后,东南亚各国再次遇到这种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己方啊!

波波夫已经没有最开始的轻松了,接下来的旅途,他几乎都是板着脸,脑子里很乱。

怎么办?怎么解决这种问题?

远东的天气已经很寒冷了,众人在来到了908号补给舰上的时候,明州集团已经送来了专业的切割方案。

“各位,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动手了,第一步是将潜艇割开。”秦涛说道:“希望这几天的天气能好一些,这样我们就能保证施工进度了。”

一千米的水下,是不会受到海面风浪的影响的,但是,908号是蛟龙号的母船,负责给蛟龙号提供电力和氧气等等,同时起吊和释放,如果海上风浪太大,这种作业就无法进行下去。

“没错,我们需要尽快进行!”尼古拉点头。

围观的人不少,有海面上的船只,有空中的直升机,以至于太平洋舰队不得不出动两艘军舰在作业海域附近巡航,免得那些家伙们靠近过来。

驱赶也不能驱赶,因为这些人都打着监督核泄漏的旗号,一幅理所应当的样子。

天气倒是还算是给力,蛟龙号携带着水下切割装置,开始了新的工作。

华亭,工作已经结束,波扎尔斯基等人已经到了离开的时候。

“克拉斯诺波尔斯基,我们要离开了。”波扎尔斯基有些不舍地说道:“这几天,我们在这里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快乐。”

富足的生活,先进的设备,还有大型卷板机意味着的新项目…难道真的要和这一切说再见吗?

“如果你们喜欢的话,也可以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克拉斯诺波尔斯基说道:“反正你们回去了也没有什么事。”

多住一段时间?波扎尔斯基睁大了眼睛:“这样合适吗?我们需要什么理由在这里多停留呢?”

列昂尼德也皱起来了眉头,他来的时候,接受的任务是保护资料的安全,但是,这些人要是留在了东方,那也是不合适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