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执掌家族(2 / 2)
作品:《回明起义》姜父望向二叔。
二叔见大哥投来的眼神,也不话语,只是双目垂闭,缓缓摇头,最后才重重的叹息一声。
想到未来场景,姜父已万念俱灰,却心有不甘,又心怀侥幸。
“那么,就依吾儿所言,该有何对策,路又在何方?”
天灾、瘟疫、人祸、兵变、强敌入侵等各种负面buff接踵而至,大明帝国在劫难逃。
三人心中,已达共识。
然,巢倾卵破!
百姓们也将遇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存危机。
姜父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而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儿和多年积攒而来的家族底蕴。
姜大邺听父亲的语气就知道他已经下定决心了,便不再犹豫拖沓,直接挑明自己心中的想法。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爹、二叔,这是孩儿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再无他路可走。”
“退一万步,就算死守,只要有墙、有粮,吾等在这乱世中就可立于不败之地。”
姜大邺没有说透,但他父亲和二叔稍沉吟一会就已心知肚明。
“襄阳府!!!”
“天下第一重镇!”
全天下最难攻破的重镇之一。
有其在,就犹如王八吃秤砣。
……
在姜大邺摆事实,讲道理的情况下,姜父最终如释负重的让出了家主之位。
很显然,眼下的局面只有姜大邺才能代领姜家打破时代囚笼,寻得一线生机。
姜大邺身体内的灵魂,来自于未来时空2021年的华夏,是一名高级机械工程师。
无论是学识,见识,亦或是组织能力都还算是不错的。
早在十年前,他就开始未雨绸缪,应对如今的乱局。
那时,他虽人微言轻,但依靠自己的身份地位还是拿到了一小部分权利。
比如,小范围试验“田产承包责任制”,兴修水利工程,改良和推广优质土豆、玉米和红薯等等。
十年过后,这小范围试验区已经硕果累累,充分证明了姜大邺决策时的英明和果断。
而在这期间,姜大邺逐渐展露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智慧和胆魄都是众人有目共睹的。
这也是姜父心甘情愿让出家主之位的最主要原因。
姜大邺接手家主大权基本上没有任何阻力,反而受众多人欢迎。
有许多人强烈要求变革,希望把试验区全面扩大推广,惠及更多平民百姓。
这样小小的要求,姜大邺自然无不应允。
反正,有现成的样板工程,再加上有一支忠心于自己、且完全掌控的精锐,不怕出现大意外……
……
崇祯元年,六月。
姜府,议事大厅。
此时此刻,已是人满为患,热闹非凡。
分布在湖广行省的姜氏分支族长接到信后,基本上都过来了。
其他行省的姜氏分支,姜大邺也派人去了,但没有通知他们过来,只把这儿的基本情况作了简短说明,好让他们知晓。
谷城姜家是从神龙架迁移过来的,据说是神农氏、炎帝的第一直属后裔。
千多年来,姜氏开支散叶分出许多支脉,更有许多附属家族。
反正,姜家传承家谱就是这么记载的,无人敢质疑,否则就是大逆不道,遭亿万人唾弃。
炎黄子孙,炎帝排首位。
湖广豪门望族中,以姜家为尊,即使地方王族、曲阜孔府都要给其几分薄面。
谷城姜家作为姜氏一族首领,一举一动都颇受关注,何况族长换届更替。
姜大邺现在的权利非同一般,可全权决定整个姜氏家族一切大小事物,甚至能影响到整个襄阳府。
这次家族会议主要也就两个议题,剩余时间就是久别重逢之人的亨嘉之会。
第一,就是选择个良辰吉日一同去神农架,告祭祖宗。
第二,共同探讨新提出的农业改革方案并统一宣传和实施细则。
农业改革方案其实也没什么好探讨的,十年的试点把大部分的弊端都革出了,成效斐然。
姜大邺领着众人来到试点区,让他们亲身考察、体验。
在试点区,映入众人眼帘的就是农户们忙碌收割水稻的场景。
成熟的稻穗随风摇摆,像金色的波浪。
走进稻田,才看清楚,成熟的稻穗颗粒饱满,粒粒都胀鼓鼓的,像要爆裂开来。
而距离这里不远处的地里的还种着一大片麦子,长得肥绿肥绿的,风刮着,就像一湖绿水。
姜大邺站在最前方,一手指着这片土地,非常自豪的说道。
“大家也看到了,这儿的作物明显就比其他地方的长势更好,收成也比外面良田多三成……”
“等等,族长大人,请恕我无礼,您指的这块田是何等级?”一个分支的姜氏家主站出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