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锦衣卫(2 / 2)

作品:《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黄陵点了点头,也没有与李若链多言。

禁军将帅,最大的禁忌,就是与外臣有过多联络。

文也好,武也罢,哪怕与京军,也是完完全全的两个体系。

这一点要是弄不清楚,那黄陵也到不了勇卫营都指挥使这个位置。

此时暮色已临,风雪漫天之间,火光闪烁,车队缓缓前行,

天子虽是微服,但随行护驾者,自然不在少数。

勇卫数百铁骑,锦衣卫百余锐士。

如此军力,莫说还是在大恒境内,就算是在草原,也足以面对大多数意外情况了。

舟车前行,天子也未曾歇息,桌面政事倒也未曾处理,天子透过车窗,望着车外昏暗的风雪之景,俨然一夜无眠。

时至翌日正午之时,天子之驾,才堪堪抵达辽阳府。

辽省的天气,亦是说变就变,本还风雪交加,似转眼便已烈阳高照。

白茫茫的天地,再加上刺眼之烈阳,入目之处,俨然有种难言的不真实之感。

天子依旧是在地图上随意选了一村落,便下令让车队朝其驶去。

李家村,位于辽阳府知河县,村落七十八户,共四百五十三口人。

天子桌桉之上,这一本户籍黄册,俨然将天子此行的目的地之情况,记录得一清二楚。

只不过,这一次,村中之景,较之以往,却俨然有些不同。

“秋收,应该已经过了吧?”

相隔老远,天子看着村中官吏收粮之景,皱眉问道。

“回禀陛下,农税收取时间,一般都在秋收之后至年末这一段时间……”

一旁李若链立马回道。

天子眉头一挑,却也明显来了兴趣。

每年朝廷汇总的数据,是农税商税年年新增,但具体到基层,这税,如何收,收取的程序为何,天子还没有亲眼见过。

“都在这侯着,你们几个跟朕去。”

天子摆了摆手,便走下马车,翻身上马,便策马而去。

此刻,村中尽是喧嚣,百姓们排着队站在打谷场,一排长桌摆在一侧,有官员执笔而坐,也有官员清点上缴之粮,更有官员提着称称着百姓上缴之粮。

天子几人突然到来,在这人群汇聚的喧嚣之际,也没有引起丝毫波动。

“朕记得,文宣司,每年都有至基层宣传朝廷农商之策的任务吧?”

望着这喧嚣之景,天子似是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

“回禀陛下,每年都安排了。”

李若链抱拳应声。

天子点了点头,大恒的农税之策,很是简单。

没有其他的任何苛捐杂税,对百姓而言,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田亩税!

按亩征税,亩产多少,由朝廷拟定。

而这个亩产的数据,则是由朝廷统计历年田产数据,得出一个平均数值而定。

至于百姓是缴实物,还是缴钱银,这一点,在之前,是必须缴粮,不得折银,而随着纸币推行,朝廷对天下统筹之力加强,对此,也就没有了强硬规定。

要缴粮,就按朝廷制定的田亩地产数量,按比例缴税,要折钱代替,那就按朝廷粮行收购粮食的价格折钱代替。

当然,其他没有任何硬性规定,但这个钱,却必须是大恒纸币,金属货币一律不允许作为税款缴纳。

如此之政策,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政策尽可能的简单易懂,文宣司每年宣传,也是让政策尽可能的让每个百姓都明白,都能懂。

只有如此,官员上下其手的区间,也就才更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