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章节正文阅读

626 士林串联 (二合一)(4 / 5)

作品:《我成了大明勋戚

“郭大儒,联合上疏的奏章本官已经递上去了,只不过心中属实有些惴惴不安。沉元辅之前出镇地方,就以手段强硬闻名,他未必会妥协士林上疏。”

布政使钱凡江态度恭敬的朝着大儒郭成询问一句,别看一人为当朝二品大员,另一人区区布衣老者,实则霍州学派在大明北方地域有着极强的影响力。

霍州学派创世人,就是被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的曹端。他永乐六年中举,出任霍州学正,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后世的教育官员。

本来霍州乃山西布政司境内普通一个州府,结果曹端身为学正却破例兼任了霍山书院的山长,并且还广收门徒。如果事情仅仅发展到这一步,还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流传一段薪火相传的佳话。

结果曹端担任山长的第四年,甲午年乡试中,霍州任宣、郭成等八人同榜中举,可谓是轰动大明。要知道整个大明三年一届科举也就出千把个举人,况且北方教育程度远远不上江南发达省份,区区一个州府的书院同时中举八人,堪称为奇迹都不过分。

但这个奇迹远远没到终结的时候,三年之后的丁酉乡试中,霍州书院五人再次同时中榜,紧接着再三年又有四人同榜中举,这下彻底把曹端的名声给打出来,同时也让他在朝中门生弟子遍布。

到了这个地步,连当时的山西按察使张政,都专程前往书院会见曹端。陕西巡抚仰慕曹端的大名,曾几度邀请他到西安教学,基本上已经确立了大儒的身份跟地位。

宣德九年曹端溘然长逝,门下弟子郭成继承了他霍州书院山长的位置,同时成为了当朝大儒。这就是为什么堂堂布政使钱凡江都客客气气询问的原因,对方背后的士林力量能抵达天听弹劾沉忆辰,那么就自然能弹劾钱凡江这个布政使!

“沉元辅手段再强硬,他能对抗得了北方整个士林吗?”

郭成冷哼一声,满脸不屑的回了一句,丝毫没有把沉忆辰给放在眼中。

“老朽已经与薛先生商议过,《理报》将全面刊登沉元辅倒施逆行的改革变法,到时候天下士林将掀起惊涛飓浪,哪怕天子都得避让三分,何足惧哉!”

其实早在沉忆辰准备拿下石璞工部尚书位置的时候,民间士林领袖就已经造势掀起“倒沉”的舆论。只不过那个时候沉忆辰跟礼部尚书胡濙达成了妥协,朝中文官集团都选择了退让,民间没有了主心骨自然就偃旗息鼓。

但是沉忆辰推崇的“公仆”理念,跟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传统,有着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布政使钱凡江就算不找郭成跟薛淳,北方士林学派也会借此机会生事,双方完全属于一拍即合。

“没错,在下已经就此事跟家父商议过,《理报》这次绝不退让,必须取消田产税这桩弊政,还天下一个安稳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