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章节正文阅读

588 午门献俘 (二合一)(4 / 5)

作品:《我成了大明勋戚

很不巧的是,杨鸿泽被沉忆辰给说服了,其中有一点理由就是南征麓川战事的结束,让大明帝国有了余力西进收复故土。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真正打动杨鸿泽的是沉忆辰三面合围鞑虏的宏伟谋划。他仿佛看到了一个鼎盛王朝的诞生,看到了汉唐荣耀的复现,看到了汉家儿郎的巅峰武德。

这一幅幅画面让人心驰神往,有着无法抵御的诱惑跟魅力,超越了理念、阵营跟个人恩怨。

有生之年若是能见证大明铁骑封狼居胥,此生无悔矣!

王一宁的话语让在场众大臣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沉忆辰布好的局,只是没几个人萌生出被欺骗后的恼羞成怒,更无人站出来指责反对。

可能大家心里面都在犹豫着,沉忆辰是不是真的能借此达成,八百余年汉家王朝都无法做到的不世之功。

紫禁城午门外,已经站着密密麻麻的南征军将士,他们相比较当年出征之时,几乎每个人都消瘦了许多,脸上出现了如同刀割一般的线条。

更外围的护城河两侧,无数的京师百姓在《文报》报童的呼喊传播下蜂拥而来。正常情况下举办献俘大典,是由兵部官员将捷报檄文奏报皇帝,再由礼部官员出告示统治文武百官,以及城内士绅阶层以及德高望重老者前去观礼。

但是这一次沉忆辰打破惯例,直接由京师传播最为迅速的报童来宣传,并且京师百姓无论男女老少皆能前来午门观礼,并且远眺皇帝尊容。

献俘大典不应该是士大夫阶层的专享,它更应该是属于全民的一场狂欢,只有激发民族意识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汉家儿郎从军,踏上收复故土跟与异族征战的道路上。

自古良家子才是战斗力的保障,而不是贼配军,沉忆辰期望从根源上瓦解掉文贵武贱的观念!

“吾等出征的时候还是景泰朝,回来之日已是明良朝了。”

望着眼前巍峨的紫禁城午门,一名南征军将士眼含热泪,无比感慨的诉说了这么一句话。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你这还算好的,咱第一次跟随靖远伯南征的时候还是正统朝,当时谁也想不到一场麓川平叛会历经三朝。”

另外一名老兵语气唏嘘不已,十几年的四场麓川战争,很多青壮小伙已经成为了中年男人,还有些永远的长眠在西南的高山密林之中。

回想往昔宛如梦一场,至少相比较那些牺牲的战友,自己还能活着回来看到大明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