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帝阙春 / 章节正文阅读

081(2 / 2)

作品:《帝阙春

谢珩听得出他的冷嘲,垂目不语。

端拱帝回身审视谢珩,仿佛哂笑,片刻后默然进了内室。

谢珩依旧跪地,膝下的金砖冷硬冰凉,身侧铜鼎之中,龙涎香袅袅升腾。他笃定,以利相诱,加上他坚决的态度,父皇九成会同意。

然而心里仍是滋味复杂,那一番陈述利弊,毕竟不是他的真正想说的。

他想娶伽罗,只是因想跟她共度一生,而非为所谓利弊。

但为了说服父皇,他却不得不以利益为掩饰,令父皇动摇。而不是如年少时想过的那样,看上哪家姑娘,便向父王禀明心意,顺畅欢喜地迎娶过来。

是从何时起,父子之间忽然变成了这样?

他穿过冰冷阴霾,仍旧渴求柔情温暖。

父皇心里装着的,却只有仇恨和利弊。

伽罗不止跟当年旧事无关,单是那份胸怀性情,就与傅玄、高探微之辈截然不同。传承百年、富可敌国的宝藏,她心甘情愿地献出,所求的不过是宝藏能造福百姓,佛骨舍利和珍藏典籍能妥善保管。身处逆境,被皇帝威胁震慑,却无怨怼言辞,反而抽身远遁,祈愿他父子同心,能还百姓以清平盛世。

她的心性,非但京中贵女不及,就连食君之禄的傅玄、徐公望、高探微之辈,也望尘莫及。

这般女子,怎会当不起太子妃之位、正宫之主?

……

谢珩几乎跪了两炷香的功夫,才见端拱帝缓缓走了出来。

端拱帝的脸上几乎没什么表情,只是如常的冷凝,缓缓走至他跟前,沉声道:“准了。”

“谢父皇!”谢珩伏身行礼,难以察觉地吐了口气。

“如你所愿。”头顶上,端拱帝的声音没半点波澜。

谢珩直起身子,瞧着他的神色,又道:“明日缔盟过后,儿臣愿向国相提起婚事。既是两国邦交,伽罗的容貌性情又当得起太子妃的……”

“太子妃?”端拱帝陡然打断。

谢珩神色未变,“是,太子妃。”

“放肆!”端拱帝额头陡然有青筋隐隐浮现,“朕会答允婚事,是看你用心赤诚,联姻又有助益,才退让同意。傅家的女儿,即便有西胡在身后,也当不起太子妃的身份!”

“儿臣既是娶妻,自然该给她妻子应得的东西。”

“应得的东西?此刻居于太子妃的位分,等朕老了,再给她皇后的位份,令她入宗庙族谱,令她身上傅家的血脉占据这江山天下?”端拱帝神色愈来愈冷,“你到底,还记不记得自己的身份。”

“儿臣时刻都不敢忘。”

端拱帝猛然抄起铜鼎上装饰的小铜虎,用力砸在地上。铜虎触及坚硬地砖,发出声闷响,弹起数寸之高,复落在地上,咕噜噜滚向旁处,碰到巨柱,才发出声叹息般的低响。

谢珩眉心突突直跳,未料端拱帝会盛怒至此,甚为意外。

片刻后,才道:“傅玄会为母妃偿命,伽罗与那些事无关。”

“但她仍旧是傅家血脉。傅家的人,不管老少,都欠着你母妃的性命!”

谢珩微愕,抬头瞧着端拱帝的神色,是他从未见过的阴郁。然而心里早已分辨清楚,他不欲退让,便端跪在地上,与端拱帝对视。

殿内静谧无声,敞开的窗扇中有风扑入,掀动明黄帘帐。

谢珩一动不动,端拱帝胸膛起伏,渐渐的,眉间阴郁淡去。

对视太久,久得谢珩仿佛铁铸般的脖颈都觉得发酸,他垂首缓解酸痛。端拱帝脸上,却掠过一丝诡异的笑,稍纵即逝。

待谢珩再抬头时,端拱帝注视着他,忽然点了点头。

而后,转身往内间走,到了中途,又吩咐道:“这件事我成全你,旁的事情,却不容任性。中书那边,姜瞻应在等你,办妥了来回话。”说罢,拂袖再不看他,微佝偻着腰背进了帘帐后面,不过片刻,传来压抑的咳嗽声。

谢珩瞧着他背影消失,吁了口气。

旋即,唇边浮起笑意。

不管如何,父皇是答应了,最难的这道关口跨过去,往后的路会平坦许多。他原以为,端拱帝怀着那样深的仇恨,不可能轻易答允退让,却未料事情竟能顺利,像是本该费尽力气才能得到的东西被轻易赐予,他举着重锤砸下去却触及柔软面团,反而觉得不真实。

方才的强硬对峙收敛,谢珩没再追进去打搅,走出殿外,才召来徐善。

“近来父皇可有圣躬违和?”

“皇上昨晚受寒,夜里咳嗽了几声,太医已请过脉了。”徐善躬身回答。

谢珩犹不放心,“太医怎么说?”

“开春时皇上身子不爽利,数日未能上朝,殿下是知道的。那病根儿还没除尽,昨晚又受寒,怕是得多吃几服药才行。老奴已吩咐人按着时辰熬药,殿下放心。”

谢珩颔首,“倘若父皇身子不适,劝他多歇息。”

徐善拱手称是,见谢珩走远,才缓缓直起腰身。

殿门敞开,谢珩既已离去,殿内便只剩端拱帝一人。徐善走进去,循着端拱帝素日习惯进入内殿,就见他斜靠在明黄短榻上,把玩手里一枚玉佩,神情中稍露疲态。

那玉佩徐善认得,虽不知来处,皇上却时常把玩,必定是心爱珍重之物。

他没敢打搅,躬身侍立片刻,就听端拱帝开口叫他。

徐善应声上前,扶着端拱帝坐起来。

“去给朕备份礼,”端拱帝将那玉佩收起,沉声道:“用最好的锦盒。”

徐善躬身应诺,半天也没等到端拱帝后面的吩咐,不由低声问道:“皇上,锦盒内赏赐何物?”

“空着,不放任何东西,但锦盒务必用最贵重的。你亲自带人送去鸿胪客馆,给傅伽罗。”

徐善微愕,应命去寻了锦盒,放在金盘中,覆以明黄绸缎,捧至端拱帝跟前。

端拱帝似在出神,心不在焉地看过,叫徐善附耳过去,叮嘱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