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帝阙春 / 章节正文阅读

062(2 / 2)

作品:《帝阙春

伽罗沉默许久,才缓缓点头。

倘若没了那层顾虑,她愿意回东宫吗?

当然是愿意的。

她最初抗拒谢珩,便是顾虑着端拱帝的态度。直至端拱帝威胁过后,那层顾虑便成了包袱,重重压在肩头,让她不敢向前,步步后退。

倘若抛开端拱帝,关乎东宫的记忆在此时想来,仿佛沾了少许蜜糖。不提谢珩陪她看过的流萤灯火和诸般景致,单是逗弄阿白时回头瞧见的他的眼神,回味起来也足以让人沉溺。所有的惊慌、悸动与欢喜都印刻在脑海,甚至连谢珩最初的冷厉眼神,在月余分别后回想起来都让人眷恋。

那些东西当时不觉得怎样,此时回想,却让人觉得弥足珍贵。

这样想着,仿佛肩上的重负果真卸去,能令她稍稍喘气。

甘甜的橙汁顺着喉咙入腹,伽罗趴在桌上,半晌,眉间犹豫渐去,唇角微微勾动。

*

杜鸿嘉如约造访时,已是深夜。

他还是白日里的劲装,只是在外头罩了件黑色的外裳,夜色下走来,若非有甬道旁灯笼映照,几乎难以辨认。

到得厅中,他先给谭氏问安,说在外面诸事不便,深夜叨扰,且请恕罪。

谭氏笑着招呼,亲自沏茶,将桌上蜜饯糕点摆到杜鸿嘉的面前,说先前在东宫时,多蒙他照拂,只是走得仓促,未及道别,是伽罗有其难处,叫杜鸿嘉别放在心上。

杜鸿嘉笑着说老夫人客气,又问伽罗这一个月里的经历。

末了,才不甚确信地问伽罗,“殿下当真愿意放你走?”

伽罗原本是确信的,经谭氏那番话,却不敢笃定了,只道:“应当愿意,不过还没松口。”

杜鸿嘉沉吟片刻,没再纠缠这个问题,转而道:“白日里匆忙,未及细问,那封信我没见到,也不知你的打算。洛州近来很不安稳,倘若殿下松口,你和老夫人打算去哪里?”

“去西胡。”伽罗给他添上热茶,“外祖母在那边还有旧友,可以照顾我们。”

——虽然是否决然离去还是两说,但倘若决定离开,她想去西胡,这事毋庸置疑,她也没打算瞒着杜鸿嘉。

旁边谭氏瞧着时辰到了,自去里头吃养生的丸药。

杜鸿嘉起身送她,又皱眉道:“为何去西胡?”

他对谭氏的底细知之甚少,更不知道伽罗那位叫做戎楼的外祖父,稍加思索,便道:“西胡路途遥远,风土人情与大夏迥异,怕是你不会习惯。其实——”

“其实什么?”伽罗手底下剥栗子,不由抬头。

“若是为了避开太子,其实不必走得太远。即便不愿待在京城,总也有安身之处。”

“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伽罗的语气云淡风轻,见杜鸿嘉忧虑皱眉,便报以笑意,“表哥也不必担忧,我这只是权宜之计,未必会长住在西胡。往后若有时机,兴许还会回来。”

“会回来吗?”

“当然!”伽罗忽然想起旧事,随口笑道:“我还跟二姐约定过,等表哥有了小侄子,还要一道去贺喜呢。哪能长居西胡不回来。”

——那还是幼时的玩笑话。

杜鸿嘉从小是有婚约的,彼时杜季辅还居于侍郎之位,在京城算是个不小的官员。杜鸿嘉十岁那年,杜季辅便与相交甚好的同窗立了儿女婚约。

伽罗在京城的时候,也曾见过那位姑娘,温柔腼腆,甚可人意。

那会儿年幼无忌,表兄妹闹腾得厉害了,也曾这般打趣过。

后来杜季辅被贬为侍郎,那位同窗却步步高升,外放做了大员,没两年,忽然退了亲事,将女儿送进宫里,给永安帝做了后宫。

杜季辅由此割袍断义,再未跟那位同窗往来。

等永安帝御驾亲征时,那位同窗还曾随驾在侧,被北凉人捉到了石头城。而那位腼腆的姑娘,则同太上皇的其他妃妾一起被端拱帝安置在冷清的北宫,困在狭窄逼仄的四方宫墙之内。

杜鸿嘉想必是受此影响,即便年已十八,却还未再提婚事,只一心扑在朝堂上。

而今被伽罗陡然提及旧事,杜鸿嘉只笑了笑,举杯喝茶。目光觑向伽罗,烛火之下丽色无双,纤秀的手指染了些许软糯的栗子,她却仿佛乐此不疲,剥得很认真。

这样的场景令人眷恋。

哪怕诸多顾虑下,他不敢像谢珩那般毫无顾忌地横冲直撞,却也不想放任伽罗远走,从此两地相隔,相会无期。

更何况,心底里依旧不甘心地残存一丝希望。

杜鸿嘉品尝她剥的栗子,忍不住又道:“舅舅在虎阳关养伤许久,如今应该启程南下了。他回到京城,必定要去我那里探望,更会挂心你的处境。我从军时曾在丹州置过宅子,跟当地一位都尉交情很好,舅舅也曾在那里为官,人情更熟。不如你暂且住在那里,待风头过去,我再接你回京?”

伽罗翘着唇角一笑,“父亲也许会乐意让我去西胡。”

“丹州更方便照应,将来要回京城……”杜鸿嘉还欲劝说,却被伽罗笑着打断——

“咱们只是说倘若,具体如何,未必不会有变数,表哥且省省苦口婆心。这栗子很好吃,表哥近来劳苦,多吃些补补力气!”她又递了几枚过去,目光清亮,半是疑惑,半是打趣,“放心,等定下去处,第一个告诉表哥。”

“也好。”杜鸿嘉颔首,“若殿下不肯放,我会设法安排。”

“洛州这般情势,表哥可千万不能分心!”伽罗正色,将半碟栗子夺回来,好叫他听到心里去,“殿下不管如何安排,总不会伤我性命。但对付那位宋敬玄,却是要真刀真枪的较量。我这儿暂且是小事,那边是万万马虎不得,得把浑身精力都用过去!”

严肃的神情,认真的语气,恍如四五年前在京城傅府时模样。

彼时他闯祸顽劣,她劝他时,也是这般神态。

她一直都拿他当哥哥,亲近信赖,这些年一直如此。

杜鸿嘉对着她的目光,终究没再说多余的话。

*

三日之后,易铭的商队建成,结队启程。

伽罗虽未出门,到底临近州府衙署,该知道的消息,还是半点不落的收到了耳中。

太子驾临的消息早已传遍雍城,据说他抵达雍城没两天,便以御史参奏都督府别驾徐昂贪贿弄权、皇上下令彻查为由,摘了徐昂的官帽,而后借着体察民情、查办匪类的时机,查徐昂的事。

据说两日之前,太子就与随行的大将军黄彦博率卫队出城,巡查洛州各处折冲府,其中盯得最紧的,就是徐昂曾担任都尉的安定折冲府。

伽罗得知消息,不由为谢珩捏了把汗——

易铭往来各处经商,于各处官场的情形知之颇多。这位徐昂是宋敬玄一手提拔起来的,不止自身官居高位,曾经手底下的那些弟兄,也被他变着法儿地安插在洛州各处的折冲府中,各自居于要职。这在洛州地界的官员富商之间,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而今谢珩要动徐昂,便是明明白白的要斩断宋敬玄的臂膀。

再往深一点,便是要削宋敬玄掌控多年的洛州军权了。

而宋敬玄仗着永安帝的纵容和贵妃的助力,雄霸洛州一带多年,自然不愿放手。

这是场你死我活的硬仗,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是以此时,整个雍城的氛围比来时紧张了数倍,州府衙署一带,更是以为太子护驾为名,防卫戒备森严,其中多半却还是宋敬玄布置下的兵力。

伽罗坐在马车中,随同商队出了石字街,瞧见白鹿馆紧闭的门扇。

谢珩和黄彦博都巡查在外,门口值守的侍卫早已撤去,里头不知是否还留有旁人。若果真留了人,那几乎无异于宋敬玄手里的人质,哪怕是高手,宋敬玄鱼死网破时派兵闯进去,也必定都难逃命。

这样的形势令人悬心,甚至比上回云中城议和时更为凶险。

到得城门口,老兵的搜查都比平常严格许多,哪怕跟易铭身边的管事惯熟,也一丝不苟地奉命搜查,将几车丝绸货物和马车内的女眷都瞧了一遍,才肯放行。

十月底的天气,郊外已是满目肃杀。

伽罗挑起车厢侧的帘子一角,触目所及,皆是道旁光秃秃的树木和远近的灰土色山峦。官道延伸向远处,一直往西行,是奚县的方向,那是外祖母选定的路,据说在如今的紧张形势下,相对安稳一些。

而在数百里之外,谢珩身后唯有二十余骑跟从,也正驰往奚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