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梦见青春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62章 自卑蔓延(2 / 2)

作品:《梦见青春光

李泽抓住她的肩膀,靠她很近地问,“你不舒服吗?”

“没……没不舒服。”小语用手推开他,快速地跑走了。

李泽笑了笑,跟在后面。

出了校门口,过了公交站台,有一条小路,是可以走到西关桥的。没有涨大水时,这是一条很宽的路,一面是大河,一面是一排低矮的房子。

河水不多的时候,且不赶路时,小语喜欢走这条路回家。

“你今天有很重的心事,是遇到什么事了,看我能不能指点迷津?”李泽刻意地靠近她问。

“就冰人脸的事,有一个女生找我几次,非让我帮忙让他们见一面。他这人不好相处,我哪里敢开口,可我又见不得那女生在我面前哭。”小语为这事头疼了几天。

“就为这点事?”李泽扑哧的笑了,还忍不住点了她的头一下,“你傻不傻啊?”

小语快速的躲开了这一弹,“这有什么好笑的,像你们这种有互相喜欢的人,怎会明白暗恋的苦滋味?”

“你暗恋谁?”李泽温柔的笑出了声。

“你怎么老扯我的皮,不是说帮我解决问题,能不能用心一点?”小语有一些生气。

“哦,开小差了。”李泽停下来,捡起一个石头,向河里抛过去,水里就出现了一排的浪花。

“哇,你居然也会。”小语也高兴地捡了一个石头漂向河里。

“不错嘛。”李泽紧接着又抛了一个。

两人不约而同地捡石头漂石头比赛,玩的忘记了刚才的烦恼。

玩了好一会,天空逐渐黑了下来,小语一看手表吓了一跳,“太晚了,我得回家了,不然大人又着急了。”

“我送你。”

两人背起书包,继续沿着河边赶路。

吹着温柔的河风,踩着细细的沙子,小语感到此刻特别快乐,希望能够和他一直走下去,没有尽头的走下去。

李泽时不时偏头看着她,同她说着他小时候的故事。

两人走着笑着说着,突然两只手不小心碰到了一起,小语像触电般的握紧拳头,而李泽却情不自禁地握住她的手。

那一刻,小语惊恐地停下来,看着他的手,身子都在颤抖,像犯了大错似的。

李泽温柔地看着她,紧紧地抓住她的手,全身充满了能量。

这样的举动,是两人未曾想到过的,就在那么不经意的瞬间发生了。

小语用力地挣开了,声音发颤地说,“对不起,我……”

“为什么说对不起?你喜欢我,我喜欢你,有什么不可以?”李泽拉住正要大步离开的小语问。

“谁说我喜欢你。”小语颤抖着声音否认。

“你可以骗自己,但是你的眼睛骗不了你,你的心骗不了你。”李泽走上前,看着她,“你敢正眼看着我说话吗?”

小语一直低下头来,身子不由她控制地颤抖,“我……我……我要回家了。”

李泽没有再逼她,只跟随在她身后,一路护送她到了小区门口。

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小语躺在床上,被河边的场景扰得有点烦躁。

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不要多想,不要做违规的事,不要喜欢太优秀的男生,不要去触碰没有未来的感情。

接着几天,小语都刻意避着李泽,就连跆拳道都没坚持去练习。

陈平都发现了问题,还问过她几次,为什么躲着李泽。

她只是嘴硬的否认,慌撒得连自己都觉得假,好在陈平不是一个多事的人,从来不会逼她说出真正的原因。

进入高二后,哪怕是补课的阶段,老师们都表现得特别紧张。

高二的第一次考试快来临,各科老师每天发一套试卷作为作业的巩固练习,更有老师发两套的,好像都想把学生的时间贡献给他们的单科成绩。

对于作业量的增加,小语有一些抵触,也开始表现出不满,第一件事就是不交作业。

这可不得了,一开始是课程代表找她,后来连老师都找她说话了。她一开始还看心情交不交作业,后来再找都不交了。

哥哥小天把高二的重点知识点和关键题型做了整理,还把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寄给了她,她需要把这些题目做熟吃透。

那些单元测试和课后习题真不值得她花太多的时间去写。

陈平总劝她,“不愿意花时间去答题,就算抄答案也把表面功夫做足。”

小语半点油盐都听不见,只坚持自己“要么就做好,要么就不做”的观点。

“我又成了不乖的学生。”小语无奈地摇摇头。

“又?以前干过这种事?”陈平不太相信地问。

“干的不少。刚读书时那会,我把老师气得经常上我家喝茶,而我不免地被大人罚站,被一堆人说教。”小语老实交代。

“……”陈平想象不出来她还有这样的经历。

“我以前不爱读书,特别讨厌那个老头子老师,人很古板,动不动就打学生,我就不怕他,经常跟他对着干。”小语抠着纸张。

“后来因为什么事情,你就爱读书了?”陈平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让她改变了。

“因为长大了呗。”小语一手把纸张拧成团,“人长大了要面临很多的无奈,总不能上辈子看着大人活的那么无奈,下半辈子自己就过得那么无奈吧。所以,我开始思考,只有读书才是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

“从小觉悟就这么高。”陈平竖起大拇指。

“你能理解?”小语盯着陈平问,“你们这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高干子弟富家公子应该体会不到那种无奈吧。”

想起小语吃红薯的样子,陈平猜测性地问,“你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留守儿童吧,其实很多人是老人家带大的,父母在外拼搏,一年到头也见不上几面。”

“你也是?”小语惊讶地问。

“上幼儿园之前,我是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父母在城市做生意,后来父母生意慢慢做大了,我才来到城市上学。但,他们一直很忙。”陈平波澜不惊地说。

“那你想他们吗?”小语问。

“不怎么想,因为在一起的时间少,能有的记忆屈指可数,没有依赖可言,反而想爷爷奶奶更多一些。”陈平说到爷爷奶奶时,表情变得异常。

这就是所谓的谁带谁亲的定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