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今年的读书人很团结啊(2 / 2)

作品:《大唐:爹,我真没想造反啊!

“啧啧,那这次就热闹了,以前寒门仕子还能有点活路,这会儿世家大族下定决心要在科考上做出点成绩,寒门仕子今年怕是没希望了。”

“谁说不是呢,唉,真羡慕这些出身就是巅峰的人。”

“哈哈,羡慕有什么用,你得付出点代价嘛,比如现在就割腕自尽,下辈子投胎进世家大族,那不就行了?”

“滚,信不信老子现在就弄死你!”

众人议论纷纷起来,言语之中除了惊叹之外,还有些遗憾。

毕竟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就看不惯那些不用奋斗的世家子弟。

对于科考,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能有多少寒门仕子能进士及第。

往年最多都不超过十个,剩下全由世家子弟垄断,不过今年瞧这架势,寒门仕子恐怕是没机会了。

人群中,陈义等人听着四周的议论声,表情有些郁闷。

百姓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山东氏族、关陇贵族以及江南华族,至于其他地方,就好像没有读书人一样。

“难怪老师这么在意!”

陈义苦笑一声,忽然开始理解李承乾的心情。

出发的时候,李承乾让他们一定要努力,最好能取得一个名次。

陈义等人皆是不理解,虽然科考进士很重要,不过现在黔州也不是什么落后的地方,除了教育差点之外,其他几乎都是顶配。

直到进了长安,陈义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差距。

天下读书人,在百姓们嘴里只有三种。

一个是关陇贵族,一个是山东氏族,另一个就是江南华族。

偶尔还会冒出几个寒门仕子,但是这寒门仕子,几乎都是在长安附近,好像出了长安之后,就没有读书人一样。

这点让陈义他们很是憋屈,特别是刚到长安去吏部报道时,负责记录的官员都惊呆了,还再三确认他们是不是说错地名了。

这种忽视,更是让陈义等人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次科举中取得名次,让天下人知道还有一个黔州存在!

不过,这种决心,在围观百姓的闲言碎语之中,似乎一点一点被瓦解了。

这次世家大族可是有备而来,而他们不过是学习了几年,勉强会背诵四书五经的读书人,想要在这次科举中脱颖而出,无异于痴人说梦。

很快,就轮到了陈义他们。

前面有几个人,正在向记录的官员汇报身份。

“荥阳郑氏,举荐人,郑仁泰!”

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傲然道。

周围人听到这话,脸上顿时露出惊讶之色。

这次科考是进士科,而非明经科。

贞观律规定,进士科必须要有人举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科举制破坏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如果不做出一点改变的话,恐怕那些世家大族是不会同意开设的。

至于举荐,就是考生拜入某位大人物名下,然后报名的时候,提出他的名字就行。

而荐举人官位的显要程度,社会名望的大小,都是会直接影响着考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