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比卦 —— 比乐和谐(2 / 3)
作品:《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先王指上古贤明君王。唐玄宗认为“先代圣德之主,能顺天下人心,行此至要之化”。
“国”的发展演化是这样的—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解释:“邑,国也。”邑就是国。西周时期,人们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铜鼎铭文中的“國”字写成“或”字。
《说文》解释:“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或”字的“口”,指的是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的生活地方。从早期的“或”字看来,“口”的四方都有一横,这一横很可能是“止”字的简化,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而“或”字的“戈”便是古代的兵器,字意是用武器保卫人民、保卫土地。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域”字。1956年,中央颁行的简化字中,郭沫若先生将口内“王”字加一点简化为“国”,避开了帝王的封建思想,说明我国“玉”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玉是珍宝,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其意思是让我们像爱护宝物一样珍爱自己的国家。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周代初期实行将土地和臣民封给子弟、功臣以建立诸侯国的制度。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族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西周的诸侯有同姓、异姓之别。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国如鲁、晋、郑、卫、虞、虢、吴、燕等国都是姬姓诸侯,在盟会时居于异姓的前面。异姓不少是曾与周王室有婚姻关系的,还包括褒封的前代后裔。异姓封国如齐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芈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
在众多封国中,最重要的有卫、鲁、齐、宋、晋、燕等国,其国君地位较高。诸侯受封时要举行册封仪式,谓之赐命。周天子为受封者颁布册命,宣布疆土范围、土地数量,以及所封给的属臣、奴隶、礼器和仪仗的数量。受封的诸侯必须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了周天子的控制并出现了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有了对国家相关情况的了解,比卦象辞的开示就容易理解了。
卦象为坎(水)上坤(地)下,象征地上有水。大地上沼泽密布、百川争流、海洋(海洋也是大地的孩子)广阔,流水浸润着大地,表明大地与水亲密无间,互相依存,难以分离,由于大地与水有着至诚致密的亲和团结而普济万物,万物才得以蕃息、长养。没有水,大地将是干涸的沙漠荒原,离开大地的水将是缥缈的云翳,游弋于寂寥的太空。历代贤明君王受启发,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将其运用于分封土地,建立万国,安抚亲近各地诸侯,由诸侯亲近百姓维护天下太平。
朱熹曾云:“建万国以比民。言民不可尽得而比,故建诸侯使比民,而天子所亲者诸侯而已。这便是它比天下之道。”通过亲比,使诸侯与其邑国中的民众各安其所,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亲比原则同样适宜现代企业建设。领导必须与中层及员工融为一体,企业才能有活力和战斗力。
退一步讲,日常与人打交道,也能多交几个好朋友。个人真正遇到点什么事,还有几个随帮唱曲的,也不至于孤单。
第四节
比乐和谐,择善而从切莫偏枉
比卦六爻有奥妙:亲比团结有“孚比”“比之匪人”“内比”“外比”“显比”“比之无首”等多种情形。诚信是贞正团结的根本,有怀德来远之功效,是决定诚信为重要外交原则的关键所在。亲比,要亲近贤明,远离奸佞邪恶小人或势力团伙。
贞正团结诚为本,远恶亲贤心不妄。
诚信是贞正团结的根本,有怀德来远之功效,是决定诚信为重要外交原则的关键所在,坚持此原则对外亲比,要亲近贤明之人,远离奸佞邪恶小人或势力团伙。
面对复杂变乱纷繁的世界环境,从国际交往看,坚持此原则开展外交尤为重要;从和谐邻里构建方面看,此原则同样很重要。要慎重选择比乐亲辅的对象,择善而从,这与离卦推演的“以正附正”原则,同为亲比的精髓所在。
“诚信广善,远恶亲贤”八个字道出了亲比的基本原则与交友之道的真谛。几千年历史实践进一步诠释和验证了这一真谛,我们不妨看看比卦六爻是怎么说的:亲比团结有多种情形:“孚比”—讲究诚信比附团结;“比之匪人”—与外部不良之人勾结;“内比”—内部比附团结;“外比”—与外部比附团结;“显比”—光明正大地交往而比附团结;“比之无首”—与众人亲密团结、互助友爱但自己不居于领导地位。比卦六爻对相应情形分别进行阐释。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何谓“孚比”?具有诚实守信的德行(有孚),亲密团结,不会有灾祸;“缶,瓦器,所以盛酒浆”,诚信的德行如同美酒注满了酒缸(有孚盈缶),因为讲诚信,他方的人会纷纷前来归附(有它),结果是吉祥的。讲究诚信,是亲比和谐增进团结的关键因素,人与人交往以诚相待至关重要,诚信是亲比团结的黏结剂,不讲诚信的交往亲比,不会有好的结果。
以诚结友酒满缸,诚信美德永留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讲诚信地交往,充其量也仅是昙花一现而已,难以结出丰硕的果实,不会维持长久的友谊。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何谓“比之自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一支团队首先要做到内部团结,达到“内比团结凝聚力”的状态—内部亲比团结可以增强凝聚力。吉祥,自身不会遭受损失。内部团结,坚如铜墙铁壁,外来因素轻易不会干扰与侵入,敌对势力难以战胜,当然不会因为自身的原因产生损失。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何谓“比之匪人”?不搞内部团结,却与行为不端正的人交往,内外勾结,而且打得火热,关系亲密,很容易受到伤害。
“外比匪人易受伤”—交损友,有害无利。《周易学说》引刘沅:“凡居者之邻,学者之友,仕者同僚,皆当戒‘匪人’之伤焉。”抗外敌高奏民族凯歌,汪精卫等甘当日本走狗……纵观历史,汉奸哪一个有好下场?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什么样的人是贤人?贤(賢),形声字。字从贝,从臤(qian),臤亦声。左边的“臣”,是竖立的眼睛,意为“主人的眼睛”。右边的“又”,是手。下面的“贝”,指钱币、财富。眼睛和手控制钱。本义指管理钱的人。多财,即从这个意思引申出来。因此,《说文》解释:“贤,多才也。”《庄子?徐无鬼》说:“以财分人之谓贤。”指有德行,多才能。贤人就是有才有德的人,所爱好、厌恶的情感与人民完全相同,想要选择与舍弃的事物与人民完全一致。行事完全顺应天道、地道、人道客观规律,处理问题能够标本兼治,尤其注意从根本上解决。
所说的话能够作为天下人的行为准则,按照他说的话去做就能成功。身为平民时有志向、有抱负,希望能够身居高位为人民造福,成为王侯将相时也不积攒财物。
何谓外比?在对外交往中恪守贞正之德,互相信任,亲密团结,努力结交善于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有理财才能、会过日子的贤明之士,尽力辅佐圣明的君主,其结果是吉祥的。“外比贤明共大业,贞正诚信善脉广”—外交原则应该贞正、诚信,可以广结善缘,人脉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