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3年 / 章节正文阅读

325章 珍贵邮票(3 / 3)

作品:《重生1983年

他一眼瞄见曹向东翻开的邮册上有一枚猴票,还有一枚大龙邮票。

曾其崧的邮册上有一枚《战无不胜》邮票。

这些邮票三十年后,拍卖价都在四五百万。

但是现实邮友之间交换个也就是几百块。

这年代的集邮者绝对不会想到,三十年后其价值会涨到万倍不止。

所以碰上了就要想办法把它们弄到邮册上去,才对得起自己重生的身份。

“这枚邮票现在收藏价二百多块,还在上涨,所以我也不想售卖出去。”

曾其崧这张邮票也是从别人那里收来的,花了一百多,半年涨了一百多。

“我给你三百,卖给我,行不行?”曹向东听收藏协会几个老头说了老邮票的事。

升值空间特别巨大,值得收藏。

曾其崧不为所动。

“这样行不行,我拿这枚大龙三全新邮票和这枚猴票给你换。”

曹向东收藏的这两枚邮票,虽然以后升值空间很大,但是其价值还是比那枚全面胜利邮票差得远。

不用几年时间,“全面胜利”邮票在香港拍卖会上就能以港币底价万元起拍。

曾其崧看了一眼,也并没有松口。

“三百不行就五百,卖不卖?”潘大章笑着说。

“你小潘也想要?”

曾其崧在想:要是500块的话,或许就可以考虑放手。

反正集邮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赚钱,假如一枚邮票可以赚几百块,那么这生意就可以做了。

“小潘,要么我这两枚邮票也五百块卖给你吧?”曹向东笑着说。

潘大章:“曹总,你这两枚邮票减个零,我就收。”

他知道此时猴票价格已经从3元飙升到30元。

三十年以后涨到12000元。

整版80枚涨到150万。

“曹总,你若是有80枚整版猴版邮票,我给你一千块都行。”

那枚大清龙票现在价格也是不到一百块。

曾其崧若是肯跟曹向东换,那么他就吃大亏了。

“是不是真的?”曹向东来了兴趣。

潘大章想:此时第一版猴票单枚价格是30元,80枚也是2400块,一千块收他的也不亏。

于是点头:“只要你有我就收。”

曹向东笑道:“小潘,我还真的有,你身上带这么多钱没有?”

潘大章送了三百多付手串,收了四千多元,在旅行箱里。

“曹总真的有的话,我就有钱收。”

曹向东翻开邮册最后一页,果然看见整版的庚申年猴票。

一片红彤彤的。

“去拿钱吧。”

他上半年从一位邮局上班同学那里80块收来的,若是卖了一千块。

岂不是赚了九百多。

当时他同学还问他要不要多买几版。

卖给小潘后,大不了回去再跟他买几版去。

潘大章起身说:“大丈夫一言即出驷马难追,我这就上房间取钱。”

他又问曾其崧:“曾哥,你那张“全国胜利”邮票卖么?卖的话,我一起拿钱下来。”

曾其崧连连点头:“卖,卖。”

有钱赚干嘛不卖。

冈州市近段时间自发兴起了一个跳蚤市场,在文青路后面冈州公园,每到星期天晚上六点过后,那里就会聚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人,携带着各种物品在摆摊。

各种物品都有。

文物古玩,字画邮票,甚至钱币古董……

应有尽有。

这枚邮票他从一个中学生模样的人手里,花50元淘来的。

现在一转手就可赚450块,这生意利润丰厚呀。

比写文章赚钱多了。

以后还要多去逛逛才行。

几分钟后潘大章拿钱下来,从他们两人手里把邮票兑换到手。

刚才他从电梯口出来,远远听见了他们两人的谈话。

曾其崧:“这小潘看来还是经济比较宽裕哦,来冈州开个会,随身都带着几千块钱。”

现在社会,谁身上随时带这么多钱的。

曹向东:“小潘每月稿费都近千元,估计他还会有其他搞钱的门道,随身携带几千元也正常。”

“人家有才华,诗歌、小说写得好,这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

“看你答应得很爽快的,这种升值空间比较大的邮票,干吗不自己捂着,收藏十几年,说不定就值大价钱了。”

“唉,现在再去收藏,难度也不是很大。这段时间冈州公园那里兴起了一个跳蚤市场,每到星期天晚上,那里特别热闹,什么东西都有。当然也有许多邮票藏友,拿自己的邮票去交易的。这枚邮票就是从那里淘来的。”

“哟,还有这样一个好地方,可惜我明天要回去,不然明晚我也去逛逛。所以说还是生活在大城市好,县城里面就没有这种地方。”

“曹总肯定是晚上很少上街去闲逛,其实俞督小西门夜市那里,也有这种旧物件摆卖的,上次我去俞督一个亲戚家,晚上去那里逛街,都看见了。”

“平时晚上是很少出门,以后多去逛逛才行。”

他并不是晚上很少出门,而且晚上出门,目的性比较明确。

注意力放在别的东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