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3年 / 章节正文阅读

305章 做美梦娶媳妇(2 / 2)

作品:《重生1983年

要命的是一味追求低价,造成产品质量问题不断。

门买回来安装好,根本不要说防盗,用力一脚都可踢烂。

价虽低,但根本不能用。

所以问题产品都退还回工厂,工厂空地上都堆满了产品。

经销商都不敢经营其产品。

销售出去的产品都要求退款。

银行贷了几次款后,再没抵押物。

只好跟私人借高利贷。

债务越滚越多,利息越滚越大。

半年后实在不堪重负,黎军索性带着老婆儿子逃到了外地。

那些借高利贷的人可不是善茬,把工厂所有值钱物一卷而空,还迫使黎龙生用一百亩脐橙园抵债。

近六十岁的年纪,后来只有去县城扫街道为生。

晚景凄惨。

多亏黎卫国在桂宁混得好了,常常周济他。

潘大章想找个时间跟他谈谈他堂弟未来的命运,但是这事又无从说起。

你是诸葛亮,能够熟知尔后八百年?

你不是神算,所以解释不清。

况且他堂弟后来跟潘大章也没有什么交集,他只见过他读小学时的模样,长大后都根本没见过面。

想必他现在就跟潘小章读同一个班,也是明年考初中。

若是可以送去读书,或许末来的命运可以改变。

农村娃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捷径就是读书深造。

此时的潘大章算是最明白这个道理。

八点半来到学校。

他特意跑到谢东生办公室转了一下,看有没有外面寄来的回信之类的。

堂堂的教导主任似乎成了他的专用通讯员。

“小潘,因为知道你今天会来学校,所以就没有特意去找你。你要留个地址给我,放寒假这段时间,万一有要紧的事,我去哪里找你。”

谢东生把他叫住了。

潘大章把老农贸市场五金店的地址告诉了他。

“咦,那间店是你亲戚开的?”

谢东生对老农贸市场也不陌生,也发现过那间五金店。

“是呀,我现在就住在五金店三楼。”潘大章当然不会说出那间店就是自己开的。

“这里有几封编辑部寄来的挂号信,还有一大堆读者来信。”

谢东生指着一个纸箱说:“现在放寒假了,这些信你可以拿回去自己看,有空的话,你认为需要回复的就自己回复。”

潘大章看见纸箱内至少有几百封信,他看见都头皮发麻。

他摇手说:“还是算了,我也没空回复,还是你谢主任替我回复吧。”

谢东生笑道:“你小子,我现在成了你免费的写作秘书了。”

潘大章:“主任辛苦了,你晚上有空来五金店,我请你喝茅台。”

“你会喝酒?”

“不,我是说请你喝,我这么小,暂时还不会喝酒。”

谢东生从办公桌上拿出一张邀请涵,递给他。

“这是曹部长特意交待的,12号去冈州文联开文代会,你是俞督县文坛的一面旗帜,一定要参加。”

“不知道到时候有没有时间参加。”潘大章吱唔着说。

谢东生板着脸说:“你还有什么事比这件事更要紧的?文联请开会还不想去,我做梦都想去,可惜没有资格。凭你现在的成绩,很大可能会被冈州文联吸呐为会员。”

潘大章翻了翻谢东生桌上的台历,发现这个星期天是11号。

他放心了。

不耽误驾照考试就行。

“还有一件事,15号冈州市举办的棋类比赛正式开始,上次取得名次的前三名,都有资格去参加。你是第一名,所以也要去参加。取得名次的话,明年初就去省城比赛,希望你为俞督中学取得这份荣誉哦。”

谢东生又把另外一张通知书交到他手里。

“这两天要去文化馆报到,不去也要去说明原因。”

潘大章把邀请涵塞进口袋。

他撕开了另外两封挂号信。

一封是四川《星月》诗刊的,另外一封是大西北《绿源》诗刊的。

都是一本样刊,一张稿费汇款单。

各自发了一组诗。

稿费跟京城《名诗刊》的不相上下。

编辑都诚恳地请求他以后经常多赐稿。

组诗都排在诗刊前页,做为重点推荐。

“谢主任,又发了两组诗。”

谢东生看着他拆信封,也知道信封上两个诗刊也是全国的名诗刊。

许多文学爱好者做梦都想在上面发表作品。

包括自己。

现在潘大章已经是全国产生了轰动的诗人,连国刊都重点推荐,其他诗刊都是以能够发他写的诗为荣的。

几百封信之中就有五六封跟他约稿的,都给他单独挑出在一边。

“恭喜你,小潘,这里还有五封信,估计是想跟你约稿的,你拿回去看。”

他看见两张稿费汇款单就有528块钱,上次他就这事还特意找到程校长商量。

“当初给潘大章定下给予他稿费相同数额的奖励,是为了鼓励他更进一步,可是这也有可能成为我们校额外的负担哦。现在他每月都有一遍连载小说的稿费,加上其他作品的稿费,估计都有上千块。这笔钱差不多可以发十八九个老师的工资了。这样无形中给学校财政造成了困难,潘大章也体谅学校资金的宝贵,建议取消。他说他也不想给学校造成负担。”谢东生说。

程子桓校长心慰地说:“看来还是我们学校池浅养不了大龙,小潘同学是个大诗人、大作家了。虽然我们无法履行当初的承诺,但是我们还是要大力宣传小潘同学的事迹,号召全校师生向他学习。”

谢东生交待他:“你要先去宣传部报个到,跟曹部长他们约好去冈州文联开会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

潘大章答应了。

他把样刊和稿费汇款单,以及五封约稿信塞进口袋,离开了谢东生办公室,来到教室。

学生基本到齐,乱哄哄的。

都在议论着自己期未考试的成绩。

潘大章坐到自己座位上,前排的孙超凤看起来心情不错。

此女自她老爸犯错误,被提前退休后,几个月时间都是阴沉着脸,仿佛全世界都欠她一百贯一样。

学习成绩也是直线下掉。

涂老师几次找她谈话,又让几个班干部鼓励帮助她。

潘大章也跟她谈过一次心。

或许是看开了,思想通了,她的学习成绩慢慢又恢复了。

或许是暗自憋了一股劲,想用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

也或许是期未考试发挥得好,自己觉得考得不错,所以脸上挂满笑容。

看见他手里拿着两本杂志,主动说:“潘大诗人,能不能让我拜读一下你的诗作么?”

潘大章把《星月》诗刊拿给她。

“翻开第一页就是我写的一组诗,看了要提意见哦。”

凌翔眼疾手快把他手上另一本《绿源》诗刊抢了过去。

“我也来拜读一下潘班长的爱情诗。”

其余同学都拥了过来。

女生围着孙超凤看《星月》上潘大章的诗作。

男人围着凌翔看《绿源》诗刊上的作品。

涂老师走进教室,看见全班同学分作了两堆人,就潘大章一人在看信。

她走进去敲了敲桌子。

“大家坐回自己桌位呀。喂,你们看什么呢?”

孙超凤:“老师,潘诗人又发表了诗作,我们在先睹为快。”

涂永媚老师走前去,看见了诗刊上潘大章的名字。

也高兴地说:“恭喜大章,水平越来越高了。”

她问潘大章:“我也看了你发在《江山文艺》上的那篇《陌生城市》,好象上面名字叫赤脚樵夫,好老气的名字。”

潘大章:“因为我小时候经常赤脚上山去砍柴吧,这笔名比较贴实。”

涂老师:“有空再跟你探讨小说和诗歌写作。大家坐好,哦,对了,副班长来给大家发一下成绩单。”

孙超凤把成绩单发给了大家。

全班同学都在认真看发到手上的成绩单。

虽然心里早已有数,但还是发出各种不一样的反响。

成绩单上有总分,各门课的分数,也有全校排名。

特别是全校排名决定下学期开学时分在哪个班。

潘大章不出意外,总成绩排在年纪第一。

物理和化学都在95分和96分,单科成绩排在年纪第10和12,其他几门课无一例外都是年级第一,或者并列第一。!--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