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故人(1 / 2)
作品:《穿越之农门匠丫头》其实详细的行动方式姜心还没有安排,得等明日人员都到齐了后才行。
回山谷的路上,田巧月悄悄问姜心:“阿心啊,你是要带着人去救灾吗?”
姜心微微点头:“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田巧月不由咋舌:“我感觉你肯定能安排的很好,你真的好厉害。”
姜心看着这个突然给她戴高帽的姑娘,无奈的笑了。
她会什么?她不过是人家而已。
腊月十三。
凤尾村的人们已经开始准备过年,少有的出去做工。村里的工厂也已经赶制最后一批产品,一切显得那么欣欣向荣。
乱霞山庄内,广场上聚集了将近百人。
姜心没想到不但朱莹儿和田巧月来了,就连白逸飞也来了。
白逸飞惭愧道:“若不是听朱师妹说你们今日要去帮忙赈灾,我都不知道外边的灾情这么严重了,若是能尽一点绵薄之力,白某心中也心安。”
姜心当然不会阻拦,多一个医者,灾民就多一份生的希望。
舒娘将来的人的名册都交给姜心,姜心数了数,足足又一百两七个人。
姜心的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姜心拨出一百个人,四个人为一组,两个会武功的两个不会武功的组合在一起,一共分出二十五组,选一人做组长,分配到二十五个县。
然后将李攀拿出来的银票分了一下,二十五组分别得到两千两银票,她自己拿了三万六千两。
然后将二十五个组长叫到屋里,交代细节。
“你们二十五组按照我给的名单前往每个县的县城,用这两千两,沿途多批次少量的购买赈灾物资。雪灾虽然来势汹汹,但是人数绝对比旱灾人数要少,所以安排到住处是不会有问题,主要还是粮食问题。”
有人皱眉道:“姑娘,若是如此大张旗鼓的装着这么多的粮食,恐怕路上会有不测。”
太行府累年积弱,绝对不是一个太平的地方,加上此地多山,山贼不在少数。
姜心微微一笑:“自然有办法。”
二十五个县的事情安排好了就让这些人先走了,剩下的就是姜心身边的这些人。
姜心道:“我们直接去府城吧。”
这次一起去的人可多,光田巧月的下人就带了六个,姜心带了林俏和林双两个人,还有一个李攀。加上玩具厂里的五个人,还有朱莹儿以及白逸飞,一共有十七个人。
姜心又将这些人分做两批,姜心和李攀林双三个人骑马先走一步,剩下的人护着田巧月一同去府城。
田巧月去还是有些作用的,毕竟是郡主,若是遇到什么事,说不定还能起到作用。
交代好这些,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时辰,事不宜迟,所有人开始行动。
若是快马加鞭,基本一天多的时间就能到府城了。
姜蒙听说姜心要去府城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等他去乱霞山庄找人,已经人去庄空了。
太行府,知府衙门。
陶兴平穿着一身半旧的灰色长衫,愁眉不展的看着手里的那些文书。
这是这些日子每日县里送来的灾情汇报,太行府积弱,仓内无米,仅靠着县衙的那点存粮根本救济不了多少人。
就拿曲泉县来说,受灾人数在三千五百人,这还不包括那些投奔了亲戚的人。
天气太冷,积雪太厚,那些被雪埋了的粮食和财物也拿不出来,让人无能为力。
这三千五百人可以安排住进大一些的公共场所,可是他们每日吃饭,而且只是稀粥,都要五十两。若是加上干食,那就要一百两了。二十五个县,也要两千五百两。府城倒是还好一些,有那些富户施粥,暂时还过得去。
可是富户的钱也是钱啊,今日去施粥的人明显的少了许多。
而且,想要彻底安顿灾民,不但要吃的,还要帮他们将家建起来。想要建一座房子那就更困难了,普通的茅草屋也得五六两。
根据报上来的数据来看,这次受灾的五千户不止。
雪灾可不同于旱灾,这个处理不好,一夜就能冻死人的。
距离雪灾已经过去了十来日,府衙里能吃的东西也都被他分出去的。他自己也已经饿了两顿了,小儿子也饿的直哭。
师爷一脸菜色走过来,小声道:“老爷,要不然咱们再去张老爷家看看?他可是闻名遐迩的善人。”
陶兴平没有说这件事儿,而是转而说起职田的事。
“那三十亩职田可租出去了?”
职田是给外地任上官员俸禄的一部分,朝廷不收税赋,所产粮食均归官员所有,不能买卖,但是可以外租。
陶兴平已经走投无路了,唯一能想到的便是将这刚到手的三十亩职田租出去,换千斤粮食。
师爷脸色灰暗:“没有,听说您一亩要百斤的租子,这些人都不想租。我瞧着,他们就是想要压价。”
陶兴平点了点头,说:“他们也不容易,这太行府风调雨顺也不过两年而已。”
师爷暗暗叹了口气,他是从最开始就跟着陶兴平的,陪着他上了金殿,陪着他去了被贬出京,如今又到了这多事的太行府。
他家老爷什么性子,他最清楚。
他也知道老爷为什么不去找那些富户借粮,粮好借,人情难还,朝廷也在多事之秋,他不敢行差踏错半步。
他明知道自己的恩师就在这太行府,如今却也不敢去看一眼,就怕给恩师带来不好的影响。
说到底,陶兴平就是一个谨慎又心软的人。
“县里也在苦苦支撑。”陶兴平扶着额头,叹了口气。
也幸亏他用尽全力让这些人吃了几日的饭,还不至于被饿死。
师爷连忙安慰道:“估摸着朝廷的救济粮和赈灾款已经出发七日了,再坚持几日,肯定能等到。”
陶兴平只能点头。
这时,一个衙役过来禀报:“大人,外边有个姑娘,称是您的故人,想要求见。”
陶兴平看了一眼师爷,确认道:“你确定是找我的?”
衙役回忆了一下,道:“确定,她说,要找陶职陶大人,小的记得您的小字乃是陶职。”
陶兴平忽的站起来,又一次确认:“她说找陶职?”
衙役连连点头:“对,是陶职。”
师爷眼中也绽出一抹光彩:“难道是京都城来人?”
陶兴平绕过案牍往外走,一边道:“去看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