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23章 圣眷太隆也麻烦(4 / 5)

作品:《大明元辅

张居正连续后院失火,勃然大怒,对两个学生施以廷杖,吴中行当场几乎被打死,被人用布拖出长安门,赵用贤则被打得腿肉溃烂,“肉溃落如掌”。

不过廷杖这东西很有意思,大明朝的官员尤其喜欢被打廷杖——此事之后,两人成为正直的典范,“直声震天下”,博取了极高的声望。张居正却对他们恨之入骨,直到万历九年,还指示对自己两位学生“特殊照顾”:永不叙用。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更戏剧性的是,刘台与他在同一天死在流放地。张居正死后,很快遭到弹劾,万历皇帝下诏查抄张家。他所任用的官员或被革职,或遭杀身之祸,吴中行和赵用贤却先后被平反,为这段曲折的师徒关系画上一个句号。

这些事在当前高务实的这个世界没能发生,某种程度上少了一些精彩,不过反倒为张居正保留了更多的颜面——由于高拱因为闻听他的死讯而突然离世,后来朱翊钧经不住高务实的再三劝导,给张居正恢复了官职,并赐祭。

这也是张居正的儿子们反而感谢高务实的原因,昨晚张诚说他们不仅不敢找高务实报仇,反而仰高务实鼻息而为官,也是起源于此。

那么,高务实既然拥有这样的优势,为何依然不愿意掀桌子,干脆和许国也彻底闹翻,甚至“统一”实学派呢?刚才说张居正师生反目的缘由就在这里:高拱等三位首辅留下的门生虽然正常情况不得不与高务实站在一条战线,但如果出现严重的分歧,他们也是有可能如刘台弹劾张居正一般,与高务实决裂的。

人不是NPC,没有固定的目标死走到底,一旦他们认为高务实的所作所为已经有可能导致实学派“内乱”,谁能保证他们的立场不发生变化?

为官者之所以最喜欢求稳,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行险,也正是因为如此。

但现在皇帝的心思不明确,高务实就不得不警醒起来了:万一大部分人都反对自己封爵,而偏偏皇帝坚持要给自己封爵,那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

会让我高务实变成“孤臣”啊。

孤臣,听起来好听,简直卓尔不群,众人皆醉我独醒,可惜这对于高务实来说就大大的不妙了。

要搞改革怎么能成为孤臣!毛爷爷教导过: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越搞越多,把敌人的人越搞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