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过河卒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十三章 将错就错(1 / 2)

作品:《过河卒

当年佛道之争,道门虽然取胜,但赢得并不轻松,不仅是大掌教亲自出征,而且还由东皇亲自出面拉拢儒门,最起码道门已经用出全力。

佛门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

哪怕这些年来道门经过高速发展已经与佛门拉开了差距,可破船还有三斤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佛门的实力远强于天门。再加上道门疆域广大,兼顾考虑的方面太多,就像十个指头按着十个跳蚤,力量分散,腾不出手来。所以仅在西域战场上,佛门并不逊色道门,甚至还略有优势。

如果说道门和圣廷是世界级的霸主,那么佛门最起码也是地区级的霸主,还是不容小觑。

佛门中的仙人并不在少数。

除了萧和尚之外,佛门还有一位“然”字辈的僧人,深具慧根,悟性奇高,虽然辈分更高,但年纪上与萧和尚相差不大,关键是不同于萧和尚这种来历不明的孤儿出身,出身高贵,故而被那烂陀寺上下寄予厚望,是下一代空王的有力竞争人选。

此人法号然悟,平日喜着白衣,在众多佛门弟子中特立独行。

为何白衣是特立独行?

只因大五浊经云:佛涅槃后当有五乱。

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

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乱。

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受。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

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现在。于世间以为真道谛。佛法正典自为不明。诈伪为信。世之四乱。

五者当来比丘畜养妻子奴仆治生。但共诤讼不承佛教。世之五乱。

今时屡见无识白衣。触事不闲。诈为知法。

故而白衣在佛门语境中并非正面形象,佛门弟子自称白衣,就好像儒门弟子自称不忠不孝之人。一般人可不敢如此大逆不道,所以说他特立独行。

世人称他“白衣僧”,他悟性奇高,却不学佛法,自称“无识白衣”,故而又有人尊称他为“无识法王”。

萧和尚虽然平时很少与众多同门交流,但无识法王显然是个例外。

论辈分,无识法王是萧和尚的师叔,可佛门辈分混乱,不像道门那般与年龄对应,实际上两人更像是师兄弟。

萧和尚动身之前,与这位师叔见了一面。

无识法王感慨颇多,他自忖无论对上东华真人,还是清微真人,都可立于不败之地,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他甚至没有与这两人单打独斗的机会,那种一人包打天下的时代终究是过去了,世道变了,谁还跟你玩单打独斗?拼的是整体实力。

就算他能成为佛门的空王,可对比起道门的大掌教,还是差了太多。

萧和尚没有想那么多,他被培养为佛门的护法金刚,这些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虽然他会有自己的想法,但那不重要,最后还是出拳而已。

既然大士们决定了这么做,那么他执行就是了,哪怕有赌的成分。

无识法王最后说道:“这次挑衅道门,有三个不满意,第一线的首座大德士们不满意,道门方面不满意,我也不满意。这次我总感到一种不祥之兆,恐怕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恐怕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我再三陈述意见,不要把事情扩大,圣廷靠不住,把玉京方面惹毛了,不会有好结果的。现在的道门不是二百年前的道门,现在的佛门也不是二百年前的佛门,双方已经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要认清现实。佛道之争失败,佛门便失去了与道门争夺天下之主的机会,以后也很难有了。”

“无可奈何,有些人身居高位久了,奉承话听多了,便听不进其他意见,太过自以为是。兵法上说,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这两个‘勿’字,大士们都占了。”

“事到如今,明知是错,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闯了。预祝你能够成功。”

无识法王无疑对这次西域战事报以悲观态度,他也是佛门高层之一,反对扩大事态,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去豪赌一把,不主张挑衅道门,无奈最后还是佛门激进派强势胜出,佛门决定在道门大选前夕赌一把大的。输了固然是万劫不复,可要是赢了,就有翻身的可能,这已然是赌徒心理。

萧和尚收回思绪。

张月鹿、林元妙、甲寅灵官三人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萧和尚的神念感知范围之内。

阿罗汉只是类似人仙,不能完全等同于人仙,最起码没有人仙那么极致极端。

萧和尚轻轻一抖身上的黄沙,缓缓起身。

一瞬间,千里沙海都随之“潮起潮落”,起伏不定,真就成了“碧波汪洋”。

张月鹿等人自然也发现了萧和尚的存在。

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沙海之中,萧和尚只是一个黑点,可爆发的冲天气势让人无法忽视半分。

张月鹿停下身形,遥望下方的萧和尚:“那就是杀害陈真人的凶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