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百家争鸣、群雄并立--大气磅礴的春秋战国(3)(2 / 5)

作品:《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

苏秦北上向赵王复命,途经周的都城洛阳时,随行的车辆满载着行装,各国诸侯派来送行的使者很多,气派比得上帝王。

周显王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命人清扫苏秦将要经过的道路,并派使臣到郊外迎接慰劳。

苏秦的兄嫂和妻子见了他,态度也都变得非常恭敬。

苏秦回到赵国后,派人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秦国从此很长时间不敢出兵侵略六国。

谁帮助秦国破了“合纵抗秦”计?

张仪(?

-前309),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与苏秦是师兄弟,都曾拜鬼谷子为师,学习纵横之术。

从鬼谷子那里学到本领后,张仪去了秦国,把他那一套“连横”亲秦的策略说给秦惠王听,秦惠王很赞赏,就拜他为相国。

张仪倡导的“连横”中心意思是:秦国太强大了,不论哪个国家,只有依赖秦国,跟秦国联盟,去对付其他国家,才能取得胜利。

这时,楚国打算和齐国联盟,共同对付秦国。

齐楚都是大国,如果结盟,对秦国就是一个严重威胁。

于是,张仪向秦王请求去楚国拆散齐、楚的联盟,秦王答应了。

公元前313年,张仪来到楚国后,买通了靳尚和楚王的其他宠臣,这才去拜见楚怀王。

两人见面后,张仪以秦情愿把商于(在今陕西、河南一带)之地600里归还楚国为诱饵利诱楚、齐两国断交。

利令智昏之下,楚怀王就一面派人去跟齐国断交,一面派使臣跟随张仪去秦国,办理土地移交手续。

到了秦国,张仪却说只答应给楚六里地。

这时,齐国因楚国背盟,就派使臣去秦国,约好一起去打楚国。

楚王得知张仪欺骗自己后,气急败坏,下令发兵10万去攻打秦国。

但秦国早已有所准备,齐国也派部队来帮助秦国作战,结果楚军大败,楚国汉中一带土地全被秦国夺去了。

后来,张仪用同样方法欺诈蒙骗六国,结果破坏了其他国家“合纵”抗秦的计划。

武灵王为何要改穿胡服?

赵武灵王(约前340年-前295年),是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名雍,嬴姓赵氏。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赵雍,死后谥号武灵。

赵武灵王在位时,发现胡人作战都用骑兵。

他们身穿短衣,骑在马上,往来如飞,挽弓射箭,灵活方便。

于是,赵武灵王打算让自己的子民改穿胡人服装,学习骑马射箭,从而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

赵武灵王以身作则,第一个穿起胡服。

文武百官上朝时,见赵王穿着短衣窄袖的胡服,都大吃一惊,议论纷纷。

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更想不通,他推说有病,不肯上朝。

赵武灵王亲自到叔父家中,耐心地劝说他:“赵国四面临敌,如果没有骑马射箭的装备,如何能守住疆土呢?

过去,中山国恃仗齐国撑腰,侵入我们国土,掳掠我们的人民,先王把这件事看成奇耻大辱。

我要改变服饰,学习骑射,是为了保卫国家,为先王报仇雪耻。

叔父一定要支持我!”

赵武灵王一番话打动了公子成。

赵武灵王很高兴,马上赏给公子成一套胡服。

第二天,公子成穿了胡服上朝,朝中官员见了,都不敢再反对了。

伐齐有功的乐毅为什么返回赵国?

公元前284年,乐毅统领赵、魏、秦、韩、燕五国的军队攻伐齐国,在济水西侧把齐国军队打得大败而逃。

后来诸侯各国的军队都各自回国了,而乐毅继续率领燕军独立追击齐军,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

齐王在齐军连续失败后,逃出都城临淄,最后到了莒城。

乐毅领兵攻进临淄,把齐国的珠宝玉器、财物祭品全都运送到燕国。

燕昭王亲自到济水岸边慰劳军队,进行赏赐,给士卒犒劳。

之后,又把昌国之地赏给乐毅,封他为昌国君。

慰劳完毕,带着齐国的俘虏及其掳获的大量金银物品返回燕国,又派乐毅继续攻取没有降服的齐国城邑。

乐毅带兵在齐国征战了五年,攻下七十多个齐国的城邑,并把这些城邑都改为郡县归属于燕国。

最后仅剩下莒城、即墨两座城池尚未攻破。

这时,燕昭王死了,他的儿子即位称为燕惠王。

惠王本就对乐毅心怀不满,再受到齐人反间计的挑拨,就更加怀疑他了。

于是,惠王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并召回乐毅。

乐毅担心回燕被杀,就返回了老家赵国。

赵国君王很尊重乐毅,也十分信任他,封他为望诸君,把观津之地封给他,还对燕、齐发出警告。

燕、齐两国也奈何乐毅不得,他就在赵国住了下来。

田单破燕使用了怎样的战法?

乐毅伐齐,最后只剩下了莒城和即墨两个地方没有攻破。

由于齐愍王已死,莒城的大夫就立其子为王,是为齐襄王。

这时,乐毅又派兵进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在战斗中受伤死了。

由于即墨城里没有守将,士兵人心惶惶。

这时候,即墨城里一个齐王的远房亲戚田单就带领大家守城,抵御燕军的进攻。

后来,骑劫代替乐毅指挥燕军攻城。

骑劫上任后,遂下令燕兵围攻即墨,燕国士兵里里外外将即墨围了好几层。

田单经过冥想苦思,想出了一条破敌之计。

他下令将全城的各种各样的牛集中到军营来,精心挑选了一千多头牛;随即命令士兵请来裁缝,给每头牛身上披一块绸子,上面画着大红大绿的古怪花样;在牛角上捆两把锋利的尖刀,尾巴上系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

一天午夜,田单下令凿开十几处城墙,命士兵把牛成群结队赶到城外,还在牛尾巴上点着了火。

牛被烧得疼痛难忍,牛性子一下子发作起来,一千多头牛愤怒地朝着燕军兵营方向猛冲过去。

齐军的五千名“敢死队”成员也拿着大刀长矛,紧跟在牛队后面,冲杀上去。

城里的老百姓都一起来到城头,拿着铜壶、铜盆,狠命地敲打,为士兵和火牛呐喊助威。

一时间,震天动地的呐喊声、鼓声、铜器声和火牛的怒吼声、士兵的冲杀声响成一片。

燕国人睡眼朦胧间,看见火光冲天,成百上千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向他们的兵营冲过来,吓得腿都软了,哪儿还敢抵抗呢?

一阵乱战,燕军开始败退。

骑劫坐着战车,想杀出重围,结果却被齐兵围住,乱刀砍死。

就这样,燕国损兵折将,大败于火牛阵。

于是,齐军乘胜反攻。

那些被燕国占领的地方的百姓都纷纷起兵,杀了燕国的守将,迎接田单的到来。

几个月后,齐国就收复了被燕国所占的城池。

田单又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临淄,齐国这才渡过了几乎亡国的危险。

平原君为什么要杀掉他的美妾?

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的弟弟,赵惠文王的弟兄很多,其中以赵胜最诚实贤良。

当时有很多人来投靠他,有赵国的,也有其他国家的,他的门人多的时候有几千人。

赵胜在乡间有一套住宅,紧靠着附近的农民家。

隔壁住的农夫腿有病,走路一跛一跛的。

赵胜有个漂亮的小妾,每日上午都站在楼上看风景。

一次,她看到这个跛足的农夫担着水,一歪一歪的,水桶里的水也一晃一晃,就不由得大笑了一声,惊动了这位担水人。

第二天,农夫来见赵胜,说:“我听别人说,您喜欢结交天下贤良之人;而且,很多人说您对投奔来的人非常好,如果他们和您的家人美妾发生争执,您总是向着他们。

我是您的邻居,腿有点不好,腰有点驼,而您的爱妾因此笑话我,这是对我的极大侮辱,我想得到她的人头。”

赵胜吓了一大跳,就开玩笑地答应道:“好,好,好。”

他当然不会杀小妾了。

后来,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赵胜的门人越来越少,不到一年时间,他的门人只剩下一半了。

赵胜觉得很奇怪。

一天,他问手下的一个学生:“我赵胜待你们不薄,对你们也没有失礼的地方,为什么一个个离我而去呢?”

那人说:“不为别的,您对我们够好的了,就为了不杀笑跛脚的人。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说明了您内心深处还是爱美色而轻视贤士。

既然您有这样的念头,人们何不另择他枝呢?”

赵胜这才恍然大悟,回到后室,拿着刀就杀了那个小妾,拎着人头到了邻居的家里,向他赔礼道歉。

冯谖怎样给孟尝君“买义”避祸?

孟尝君(?

-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

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幺儿、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官桥、张汪一带),权倾一时。

田婴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

据载,孟尝君有三千食客,其中有一个叫冯谖的。

冯谖因为家境贫困,托人在孟尝君门下做一名食客。

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冯谖都说没有。

孟尝君笑了笑,就接纳了他。

一次,冯谖自告奋勇替孟尝君去他的封地薛邑收债。

临行时,冯谖问:“收完债后,买些什么回来?”

孟尝君说:“先生看着办,买些我缺少的东西吧。”

到了薛邑,冯谖派官吏把百姓叫来核对好债券,宣布:孟尝君说这些债全都免了!然后,就烧掉了债券,百姓感激得欢呼万岁。

冯谖回去复命,孟尝君问他买了些什么回来。

冯谖说:“我想您缺少的只有仁义了,就自作主张为您买了仁义回来。”

孟尝君问:“仁义怎么买呢?”

冯谖说:“您只有小小的薛邑,却不体恤子民,反而放高利贷。

我假借您的名义,将所有的债全免了,这就是替您买的仁义。”

孟尝君很不高兴。

一年以后,孟尝君被齐愍王罢了官,丧气地回到薛邑。

百姓扶老携幼,出城百里迎接孟尝君。

孟尝君感慨地对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仁义,我今天看到了。”

冯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才可以避免死亡,如今您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高枕无忧。”

于是,冯谖便替孟尝君游说魏国。

魏国决定聘孟尝君当宰相。

齐愍王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孟尝君道歉,请他官复原职。

冯谖让孟尝君乘机求取齐王祭祀祖先的祭器,在薛邑设立齐王的宗庙。

这样,孟尝君就永远不会失去薛邑了。

等到宗庙落成,冯谖说:“三个洞已经挖好了,您可以安心了。”

这就是成语“狡兔三窟”的来历。

从此,孟尝君在齐国当了几十年宰相,没有祸事上身。

楚怀王为什么客死秦国?

公元前299年,秦王派人送信与楚怀王,约他在武关相会,当面结盟。

大臣昭睢劝怀王发兵自守,不去赴约,认为秦为虎狼之国、言而无信;怀王的儿子子兰却劝怀王前去赴约。

楚怀王听从了子兰的话,动身前去秦国。

秦国命一个将军诈扮为秦王,并在武关埋下伏兵。

楚怀王一到,秦国便关闭关门,劫持了楚怀王,把他带到秦都咸阳。

到咸阳后,又强迫楚怀王在章台宫像藩臣一样朝见秦王,并威胁他,要他割地给秦国。

楚怀王坚决不答应,秦国便把他扣留在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