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武侠之隐者神尊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42章 玉玺至,风云起(三)(3 / 5)

作品:《武侠之隐者神尊

这位几十年前就已经名震天下的飞将军转头打量起了这个一看就不是中原人的大和尚,开始思索起自己以前到底有没有和这个人结过仇了。

其实在场众人或多或少都和大秦帝国之间有些许仇怨,但如果要论仇怨最深的,当属八思巴这个正统的蒙古大和尚。

毕竟宁道奇与黄裳顶多算是些许私仇,而八思巴却是在蒙古和秦国之间几十年都未停止过的战场厮杀中所结下来的国仇家恨。

而且在听到了飞将军李广之名后,宁道奇与黄裳这两个也是成名已久的道门前辈不禁回想起了一件往事。

大概在四十几年之前,武安君白起带着三十几万百战秦军与成吉思汗麾下几十万蒙古铁骑于雁门关外掀起过一场规模空前的血战。

八思巴的授业恩师,宁玛寺莲花生大师的三位亲传弟子之一便是在那时候战死于了雁门关前,最后更是连转世重生的机会都没能够留下。

而出手之人,正是当时正值壮年,一手射术已入天下绝顶神射手之列,被一众老秦人称作飞将军的李广。

藏边密宗是极重师徒传承的教派,基本上是每一名有资格传道授业的僧人都只会收一名用来传承衣钵的弟子。

因此那些蒙古大和尚之间的师徒感情,比起中原禅宗里那些一开坛讲法就收下一大片弟子的那种所谓师徒,要深厚太多了。

按理说,八思巴此刻见到了李广,应该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但出乎在场诸人的意料,这位大和尚不仅没有红眼,相反还十分和气地说道:

“听说李将军三十年前因为惹怒了当时的秦皇而解甲归田,如今能够重新披甲出山,倒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李广看了一眼这个大和尚,不知为何总觉得有些熟悉,但最后还是没能够想起来,于是他也不准备在多加理会,而是直接转头对宁道奇开口说道:

“今天我来这里是为了向宁道长拿一件东西,如果道长是个识趣的人,就赶紧把我大秦的传国玉玺交出来,这样也免得我动武了”

霸道、铁血,对除了国人之外的人不讲丝毫道理,这就是大秦帝国军方将领行事的风格,李广虽然有三十年没有上战场了,但依旧保持着这种作风。

而且这位飞将军在说话的时候还拉了拉手中那把乌金色大弓的弓弦,显然是如果没能从宁道奇口中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的话,就要准备动手了。

“贫道虽然不才,当年也做过不少糊涂的事情,但却也知道受人之托,自当要忠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