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黄天之世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零三章:瘟疫?!(8k大章)(4 / 5)

作品:《黄天之世

张季听到了赵绩应承了下来,便重新回过头,向着营地的方向跑去,他还要让人提前熬制姜汤。

……

人群因为天色渐晚的缘故走的很慢,又过了一段时间,太阳已经落入了地平线下,黑夜将领之后,人群才走入了亮着灯火的营垒之中。

“诸位同道辛苦了。”

刚走入营垒之中,一名身穿着戎装的黄巾军屯长便迎了出来,向赵绩了行了一礼。

“份内之事,都是我等应当做的,不敢说辛苦。”

赵绩也是郑重的回了一礼,回答道。

“徐屯长先去忙吧,这些民众都还没有吃饭的。”

“行,还是老地方,给你们几个留了饭食,不过你们今天来的有些晚了,恐怕都有些凉了。”

那屯长笑了笑,和赵绩又交谈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不远处的粥棚处,也开始了施粥,人群井然有序的领取各自的粥饭,没有喧闹,这几乎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他们已经过了很久了。

赵绩收回了目光,带着林仲走到了不远处的一处军帐,林仲掀开军帐,走了进去,不一会便取出了两个小陶罐,一个陶罐之中,盛放的正是粟米饭,另一个陶罐中装的则是其他的一些杂食,诸如豆子之类。

这个时候张季也从粥棚处走了过来,手中还提着一个小陶罐,看起来已经熬好了姜汤。

“百户,现在感觉怎么样?”

张季提着陶罐坐了下来,然后将陶罐递给了赵绩。

“刚熬的姜汤,我已经喝了一碗了,我打了两人份的姜汤,你和林仲一人都喝点吧,暖暖身子。”

“行。”

赵绩笑着接过了陶罐,他确实感觉现在身躯有些发冷,也没有推辞,将嘴对着陶罐的边缘便喝了起来。

温热的姜汤顺着喉咙流入胃中,赵绩身上这才有了一丝暖意。

“这姜汤确实有些效果。”

赵绩笑了笑,将姜汤递给了一旁的林仲,林仲接过陶罐很快便喝完了剩下的姜汤,鹰狼卫冬天的衣服虽然厚实,但是江边也是真的有些寒冷。

喝过了姜汤,三人拿过一个水袋,洗了洗手,然后才伸手进装着饭菜的陶罐之中,也没有用容器去装,直接便用手抓着粟米饭和豆子便吃了起来。

他们的带来的吃饭用具,基本都分给了那些民众,那些从四州一路走来的很多人,甚至连装粥食的容器都没有。

赵绩亲眼看着那些人,等到粥食凉了一些才去接粥棚处,让那些打粥的黄巾军军卒直接将粥饭放在他们的手中,然后就那样吃这粥饭。

说起来他们其实也没有那么爱干净,之前赵绩在太行山中时,从来没有太过于注意过卫生,但是根据许安最新颁布的条令,全军便开始注意了起来。

这些条令倒是与战斗无关,主要是生活上,行军扎营时候需要注意的条令。

比如尽可能不要直接喝生水,规定的不能直接喝的生水也就是野外的水,条令规定有条件的话饮用前必须要煮沸,如果没有条件,斥候必须要先侦查清楚,看看水源有没有被污染。

还有就是吃饭前需要洗手,什么注意个人卫生,总而言之就是保持干净,无论是个人还是营房,甚至整个营地都需要保持干净。

虽然又多了许多条条框框,军中的人虽然觉得麻烦,但是因为这些条令是许安亲自制定的原因,因此虽然一开始大家都有些怨言,但是军中的人都还是选择了去执行,条令在军中推行的还是十分顺利。

而这些条令的据说是可以减少疾病的产生,防止什么非战斗减员。

不过那些说辞却是有些深奥,大部分的军卒并不太懂,他们只是因为许安在军中的威信原因而去执行,不过推行了一段时间后,很多人都发现了军中腹泻还有生病的人数,似乎确实减少了许多,没有以前那么多和频繁了。

这一发现也使得许安在军中本就崇高的威望再度提升了一筹,众人对于许安的话语再没有不相信的了。

许安后面又增加了一些条令,这些条令下颁布一点都没有被抗拒,所有人都认真的执行着许安颁布的这些条令。

赵绩等人吃饭吃的很快,只是片刻不到,三人便吃完了瓦罐之中的饭菜,长久的军旅生涯让他的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无论是赵绩,还是林仲和张季,他们三人都是出身于军中,赵绩是武卒,林仲是军中的斥候,张季则是一直跟随在许安的身后,三人都是吃的很快。

“走吧,检查一下渡船和木筏。”

赵绩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站起了身来,对着林仲和张季说道。

他们晚上的任务之一,就是检查一下渡口的渡船和木筏有没有损坏,毕竟这些东西,第二天天一放亮,就需要使用。

林仲和张季两人没有拖延,也是一起站起了身,行伍里面出来的人做事都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的习惯,而且鹰狼卫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算是一支军队,只不过是并非是在战阵上和敌人搏杀,而上在暗处,在内地上与敌人交锋。

组成鹰狼卫的成员除了文职人员和少部分的缇骑外是黄巾军的符祝担任外,其余基本上都是各军选拔出来的人员,收入了鹰狼卫之中,因此在鹰狼卫之中的行伍气息很重,而刘辟也是用管理军队的手段,来管理着鹰狼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