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4)

作品:《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炮架都压在船舱里边,不先搬别的东西,怎么拿出来?再说,光装好大炮有什么用?挽马还在船上呢!没有马,你来拉炮,还是我来拉炮?」

蒙泰库科利皱起眉头,不耐烦地打发少校,「等一会吧,先让我把弹药卸下来,然后再给你"准备大炮"。」

「挽马我来协调,不需要您把所有大炮都恢复原状,准备几门就够。」

弗利茨面不改色,依旧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但是显然,他的决心也丝毫没有动摇过。

弗利茨少校进一步阐释科尼利斯的指示,「我猜,司令官认为,我们可能马上就要用到它们了。」

「马上?」蒙泰库科利狐疑地问,不过很快他就想通了是要用在哪里。中校若有所悟,不自觉地「哦」了一声。然后他看着弗利茨,又干笑了几下。

蒙泰库科利确信,本部长的指示离生死攸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大炮准不准备都行。

不过,他上下打量了少校一番,明白了这个小家伙不达成目的是不会罢休的。

「行吧,」蒙泰库科利轻描淡写地答复,「我尽量。」

弗利茨知道这就够了。

因为别人说的「我尽量」,可能只是搪塞之词。

但是前陆军军官学院炮兵科教研室主任雷蒙德·蒙泰库科利说出「我尽量」时,意味着可以将托付给他的任务,视为已经完成。

弗利茨认真地抬手敬礼,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去。

身后传来前炮兵科主任中气十足的、教训学生的声音:「都傻站着干什么?动起来!别管炮弹了,先把炮架找出来!找哪个?还用问吗?找大的!」

说服蒙泰库科利中校后,弗利茨马不停蹄地找上船队负责人,安排运输挽马的驳船优先靠岸。

然后他又找上港口主管,协调了泊位和引水船。

最后,他向蒙泰库科利中校借来一名尉官,安排后者与港口主管对接,确保炮兵方面能够在运输挽马的驳船靠岸时,立刻把挽马牵走。

做完这一切之后,弗利茨才返回港口税务局的二层小楼。他大步流星地登上楼顶,前陆军学院本部长正在等他。

「办完了?」科尼利斯站在楼顶的围墙边,头也不回地问。

弗利茨走到本部长身旁,谨慎地回答:「蒙泰库科利答应准备好四到六门重炮。」

「够了,」科尼利斯抬手招呼学生,「过来看。」

弗利茨站到本部长身旁。从税务局的楼顶向下俯瞰,诸王堡的港区尽收眼底。

与弗利茨在山前地见惯了海港不同,作为内河码头,诸王堡的港口没有防波堤或天然岬角,它就是从平直河岸伸向水面的几条栈桥。一座灯塔伫立在港区的入口,如同是一位在看守羊圈的,孤独的牧羊人。

不过,也正因如此,诸王堡码头要比内海沿岸的港口开阔得多。视野所及,几乎没有明显的地形限制。只要有需要,它可以无限向两侧延展。

而且论热闹程度,此刻的诸王堡码头并不比圭土城的港口差。

整个港区现在人来船往,一派忙碌景象。一艘船刚被卸空,另一艘船立刻顶上来。

绘有联省陆军标志的麻袋、圆桶被手提肩扛,搬下栈桥,然后立即装车,送往仓库。

装着军械的木箱则暂时堆放在码头上,等待集中押送。

税务局楼前的空地上,约么有一个大队规模的联省步兵,正在军旗下听口号集结整队。

因为刚刚下船,所以很多士兵还不太适应,脚步

有些虚浮、脸色也有点苍白。

但是一眼瞧过去就知道,这些提着盔甲、背着武器和行囊的士兵,个顶个是棒小伙子,只要稍作休整,立刻又能生龙活虎。

「没能在一线领兵,是不是有些失望?」科尼利斯拍了拍围墙,突然发问,「明明是我亲自招募的你,却只给你一个军需总监的职务。你原本以为,终于有了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机会,对吧?」

「军需总监责任重大,」弗利茨没有正面回答,「况且我是军人,服从命令是我的职责,您委派我到哪个岗位,我就到去哪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