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1 / 2)

作品:《李承宗之贞元盛世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李世民身处权力的漩涡中心,每一步都需谨慎再谨慎。这一天,他召集了府中的僚属,想要探讨那个日益嚣张的齐王。

众人纷纷进言,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深深的忧虑。“齐王其人,性格凶戾,他绝对不会甘心侍奉其兄。”一位僚属沉声说道,眉头紧锁。接着,他又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最近听说护军薛实对齐王说,‘大王的名字,合起来就是个“唐”字,大王您终将主持唐的祭祀。’齐王听后大喜,说:‘只要除掉秦王,夺取东宫就易如反掌。’”

另一位僚属接口道:“齐王与太子谋乱虽然还未成事,但他已经有了夺取太子之位的心思。此等乱心,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让他们二人得志,恐怕这天下就不再是唐的天下了。”

李世民听着,心中波澜起伏,但面上依旧沉稳如水。这时,有人试探着问:“大王,您认为舜是什么样的人?”

“圣人。”李世民简洁地回答道。

“那么,”那位僚属继续说道,“如果舜在疏浚井时没有出来,那他就会成为井中的泥土;如果他在涂饰粮仓时没有下来,那他就会成为粮仓上的灰尘。他又怎么能恩泽天下,为后世立法呢?所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是因为他心中存有大志啊。”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然后命令进行占卜。就在这时,幕僚张公谨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看到这一幕,毫不犹豫地拿起龟甲,猛地摔在地上,大声说:“占卜是为了解决疑惑,而现在的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可疑惑的了,还占卜什么呢?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吉利,我们难道就能罢手吗?”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注入了一股力量。李世民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最终,他下定了决心,一场关乎唐朝未来的大计就此定下。而这一刻的决断与勇气也奠定了李世民日后的伟业。

李世民眉头紧锁,面色凝重地坐在书房中。他沉思片刻,然后果断地命令道:“无忌,你秘密召见房玄龄等人。”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长孙无忌领命而去,然而,当房玄龄杜如晦得知李世民的旨意后,却面露难色。房玄龄犹豫地说道:“陛下有敕旨,不许我们再侍奉秦王。如今若是私下拜见,必会招致杀身之祸,我们实在不敢从命。”

长孙无忌把房玄龄杜如晦的话转告给了李世民,李世民闻言大怒,他猛地站起身来,对身旁的尉迟敬德说道:“玄龄、如晦难道是背叛我了吗?”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怒火,仿佛要将一切违逆他意愿的人都焚烧殆尽。

说着,他取下所佩的宝刀,递给尉迟敬德,命令道:“你前去察看他们的心意。如果他们没有归来的心思,就砍下他们的首级带回来!”他的语气冰冷而残忍,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尉迟敬德领命而去,他与长孙无忌一起劝说房玄龄和杜如晦:“秦王已经下定决心,你们应该尽快入宫共商大计。我们四人不能一起在道路上行走。”他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于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换上了道士的服饰,与长孙无忌一同入宫。而尉迟敬德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前往。他们的行动迅速而果断,仿佛在完成一项重大的使命。

在书房中,李世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到来。当房玄龄和杜如晦终于出现在他的视线中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知道,他们是他最得力的助手,是他实现宏图大业的关键人物。他们的到来,让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