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1章:立陶宛共和国(2 / 5)

作品:《史册

语言

立陶宛语为立陶宛的官方语言,且为欧盟官方语言之一,与拉脱维亚语同属印欧语系波罗的语族,但彼此无法互通,有学者认为立陶宛语是印欧语系中最保守(英语:Linguistic conservati)的语言,保留了许多原始印欧语的特征,因此立陶宛语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以及原始印欧语的重构相当重要,弗兰茨·博普、奥古斯特·施莱谢尔、阿达尔伯特·贝岑贝格尔(英语:Adalbert Bezzenberger)、路易·叶尔姆斯列夫、弗迪南·德·索绪尔与弗拉基米尔·托波罗夫(英语:Vladimir Toporov)等语言学家均曾研究过立陶宛语。

立陶宛语可分为奥克施泰提亚方言(英语:Aukštaitian dialect)与萨莫吉提亚方言两大方言,前者主要通行于立陶宛中部、南部与东部,后者则流行于西部,因萨莫吉提亚方言使用许多和奥克施泰提亚方言不同的词汇,有些语言学家将前者视为一独立的语言,两方言中复元音uo与ie的发音也有差异。

立陶宛文使用稍经修改的拉丁字母书写,在16至17世纪逐渐成熟,当时的学者米卡洛尤斯·道克沙(英语:Mikalojus Daukša)、斯坦尼斯洛瓦斯·拉波洛尼奥斯(英语:Stanislovas Rapolionis)、阿布拉欧马斯·库尔维埃蒂斯(英语:Abraomas Kulvietis)、尤纳斯·布雷特库纳斯(英语:Jonas Bretkūnas)、马尔蒂纳斯·马日维达斯(英语:Martynas Mažvydas)与孔斯坦蒂纳斯·希尔维达斯(英语:Konstantinas Sirvydas)等人推广使用立陶宛语,并编纂字典与书籍,孔斯坦蒂纳斯·希尔维达斯于1620年左右出版了第一本立陶宛语字典,为拉丁语、波兰语与立陶宛语的三语字典;丹尼尔·克莱恩(英语:Daniel Klein (grammarian))于1653年以拉丁文出版了第一本立陶宛语的文法书《立陶宛语文法》(Grammatica Litvanica);19世纪的语言学家卡齐米埃拉斯·布加编纂了更为详尽的20册《立陶宛学术辞典》。

20世纪作家尤纳斯·亚布隆斯克里斯(英语:Jonas Jablonskis)的文学作品对立陶宛语文的发展影响重大,他将字母ū引入了立陶宛文中,他考察的语言学资料至今仍为学者研究、编辑时使用的参考文献。

宗教

天主教自1387年立陶宛基督化以来即为该国的主要宗教信仰,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全国信仰天主教者占%,沙俄与苏联时期政府推行俄罗斯化政策,天主教会均受到迫害,苏联时期许多天主教神父与修女领导反苏抵抗运动,他们在1972年至1989年出版《立陶宛天主教会记事》,纪录当局对教会的迫害以及其他qinfanrenquan的行为,立陶宛北部的十字架山即为和平抵抗的象征,苏联政府曾数次尝试以挖土机将其破坏。

除天主教外,立陶宛有%的人口信仰东正教,多为俄罗斯裔立陶宛人,另外有%信仰东正教旧礼仪派,其社群可追溯至十七世纪中叶。宗教改革对立陶宛的影响不若在东普鲁士、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般强烈,信仰基督新教者只有%(路德宗%、归正教会(英语:Lithuanian Evangelical Reformed Church)%),有文献记载二战前信仰新教的人口占%,多为居住在克莱佩达地区的德国人与普鲁士立陶宛人(英语:Prussian Lithuanians),但他们在战后多被驱逐,现时的新教徒多为本地立陶宛人。1990年代起也有新的福音教会来到立陶宛。此外利普卡鞑靼人(立陶宛鞑靼人)仍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尚存的犹太人也维持了犹太教的信仰与文化。

近年来一种称为洛姆瓦的新异教信仰人口渐增,洛姆瓦脱胎自立陶宛神话的多神信仰,遵循波罗的海地区古代的信仰仪式,崇尚自然的神圣,且具有祖先崇拜的元素。2001年人口普查(英语:Lithuanian census of 2001)显示立陶宛有1,270人尊奉波罗的海传统信仰,2011年则增加至5118人。

文学

早期的立陶宛文学(英语:Lithuanian literature)有许多是以拉丁文写成,例如14世纪的格迪米纳斯信件(英语:Letters of Gediminas)与明道加斯法典。16世纪初的诗人尼可劳斯·胡索维阿努斯(英语:Mikołaj Hussowczyk)也是以拉丁文写作的立陶宛早期作家,他于1523年写成的诗作《水牛外观、野性与狩猎之诗》Carmen de statura, feritate ac venatione bisontis描述了立陶宛的自然风光与风俗,也提及了一些政治与宗教的议题;同年代有诗人以“立陶宛人米哈罗”(Michalo Lituanus)的笔名写成专著《鞑靼人、立陶宛人与莫斯科人的风俗(英语:De moribus tartarorum, lituanorum et moscorum)》,但直至1615年才出版;1560年左右维尔纽斯市长奥古斯提努斯·罗顿都斯(英语:Augustinus Rotundus)以拉丁文写作立陶宛历史,但此书今已佚失;尤纳斯·拉德瓦纳斯(英语:Jonas Radvanas)模仿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艾尼亚斯纪》写作了拉丁文长篇史诗《拉德维利阿斯(英语:Radivilias)》,歌颂立陶宛大公国贵族米科瓦伊·拉齐维乌在乌拉之战(英语:Battle of Ula)(立窝尼亚战争)战胜沙俄。17世纪仍有立陶宛作家以拉丁文写作,如著有许多神学与音乐书籍的日吉曼塔斯·利奥克斯米纳斯(英语:Žygimantas Liaukinas)。

16世纪开始出现了以立陶宛语写作的书籍,以神学书籍为主。1547年马尔蒂纳斯·马日维达斯编纂、出版了第一本立陶宛语书籍《教义问答概要(英语:Catechiof Martynas Mažvydas)》,为基于马丁路德《路德小探题(英语:Luther's Small Catechi)》的波兰语译本而编成,不久后米卡洛尤斯·道克沙也将耶稣会教士亚科伯·雷德斯马(Jacobo Ledea)所著的教义问答翻译成立陶宛语出版。

18世纪诗人克里斯蒂约纳斯·多内莱蒂斯为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立陶宛作家,其诗作《四季(英语:The Seasons (poem))》以六步格(英语:hexameter)写成,是首个立陶宛语的虚构文学作品。19世纪初立陶宛文学受古典主义、感伤主义与浪漫主义等思潮影响,重要作家有麦洛尼斯(英语:Maironis)、安塔纳斯·巴拉纳斯卡斯(英语:Antanas Baranauskas)、西莫纳斯·道坎塔斯、奥斯卡·米洛什(英语:Oscar Milosz)与西蒙纳斯·斯坦内维丘斯(英语:Simonas Stanevičius)等。十九世纪末沙俄颁布立陶宛书刊禁令,查禁所有以拉丁字母印刷的立陶宛语出版物,有许多书籍走私者(英语:Lithuanian book ugglers)私下传播立陶宛语书刊,使立陶宛语免于消亡。

建筑

立陶宛境内有约20座城堡(英语:List of castles in Lithuania),还有许多古代贵族(英语:Lithuanian nobility)的宫殿与庄园,许多留存至今。泽尔维诺斯(英语:Zervynos)与卡皮尼什基艾(英语:Kapiniškiai)为民族村(英语:Ethnographic village),保留了许多历史悠久的老屋。

约翰·克里斯托夫·格劳比茨(英语:Johann Christoph Glaubitz)、马尔钦·克纳夫斯(英语:Marcin Knackfus)、劳里纳斯·古采维丘斯(英语:Laurynas Gucevičius)与Karol Podczaszyński(英语:Karol Podczaszyński)等17至19世纪的立陶宛建筑师(英语:List of Lithuanian architects)将巴洛克与新古典的建筑引入立陶宛,使维尔纽斯成为东欧巴洛克风格的重镇,维尔纽斯旧城因建有大量巴洛克式教堂等建筑而获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战后的战间期立陶宛的临时首都考纳斯建了许多装饰风与立陶宛民族浪满主义风格的建筑,为欧洲装饰风建筑的代表之一,获选欧洲遗产标识(英语:European Heritage Label)。

戏剧

立陶宛主要的戏剧院包括维尔纽斯的立陶宛国家剧院与维尔纽斯旧剧场、考纳斯的考纳斯国家剧院(英语:Kaunas State Drama Theatre)和克莱佩达的克莱佩达剧院(立陶宛语:Klaipėdos dramos teatras)等;著名剧团包括怪人剧团(英语:Keistuolių Teatras)以及剧作家奥斯卡拉斯·科尔苏诺瓦斯(英语:Oskaras Koršunovas)和吉蒂斯·伊瓦纳斯卡斯(英语:Gytis Ivanauskas)的剧团等;Sirenos(意为警报器)、TheATRIUM与Nerk į teatrą(意为潜入戏院)等为立陶宛重要的戏剧节。

音乐

立陶宛传统音乐(英语:Lithuanian folk music)为波罗的音乐的一支,使用拨弦乐器(康科勒琴(英语:Kanklės))与管乐器,传统音乐多用于风俗仪式,包含一些多神异教信仰的元素,可因地区分为单音(英语:monophony)、异音(英语:heterophony)与复音(如苏塔廷内斯 Sutartinės)三种型式。1924年第一届立陶宛音乐节(英语:Lithuanian Song Festival)于考纳斯举办,1990年起音乐节每四年举办一次,每年均吸引约三万名传统歌舞的表演者前来参加,2003年立陶宛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音乐节共同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1636年9月4日,数名意大利歌剧家在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邀请下,于立陶宛大公宫演出歌剧,为立陶宛首次的歌剧演出。现时维尔纽斯的立陶宛国家歌剧和芭蕾舞剧院有歌剧演出,为立陶宛的重要演出场地,由独立艺术家组成的维尔纽斯城市歌剧团(英语:Vilnius City Opera)也有歌剧演出。

19世纪末的艺术家米卡洛尤斯·孔斯坦蒂纳斯·丘尔廖尼斯为立陶宛历史上重要的画家与作曲家,在他35年的人生中创作了超过200首歌曲,对立陶宛文化带来重要影响,为象征主义、新艺术运动与世纪末艺术的代表人物,还被认为是欧洲抽象艺术的先驱之一。1970年代布罗纽斯·库塔维丘斯(英语:Bronius Kutavičius)、奥斯瓦尔达斯·巴拉考斯卡斯(英语:Osvaldas Balakauskas)、奥努特·纳布泰特(英语:Onutė Narbutaitė)与维德曼塔斯·巴图利斯(英语:Vidmantas Bartulis)等新世代的作曲家逐渐登上舞台,他们尝试将现代极简主义及新浪漫主义(英语:Neoromantici(music))与立陶宛传统音乐结合,以创造新的曲风 ;同时期维亚切斯拉夫·加内林(英语:Vyacheslav Ganelin)、弗拉基米拉斯·塔拉索瓦斯(立陶宛语:Vladimiras Tarasovas)与弗拉基米拉斯·切卡西纳斯(立陶宛语:Vladimiras Čekasinas)三位爵士音乐家的组合(加内林/塔拉索瓦斯/切卡西纳斯三人组)奠定了维尔纽斯爵士乐派的基础,立陶宛今有维尔纽斯爵士音乐节(英语:Vilnius Jazz Festival)、考纳斯爵士音乐节(英语:Kaunas Jazz)与比尔什托纳斯爵士音乐节(立陶宛语:Birštonas Jazz)等艺术活动。

合唱也是立陶宛文化的重要元素,维尔纽斯是迄今唯一出过三个欧洲六大合唱联赛(英语:European Grand Prix for Choral Singing)优胜合唱团的城市。

立陶宛音乐资讯中心(英语:Music Information Centre Lithuania)(LMIC)为在国内外推广立陶宛音乐的非营利组织。

摇滚/抗争音乐

1944年苏联占领立陶宛后,立陶宛的艺术创作受苏联审查制度(英语:Censorship in the Soviet Union)限制,任何批评政府的艺术均遭查禁 。1965立陶宛的第一批摇滚乐团(英语:Rock music in Lithuania)成型,包括考纳斯的Kertukai(立陶宛语:Kertukai)、Aitvarai与Nuogi ant slenksčio,以及维尔纽斯的凯斯图蒂斯·安塔内利斯(英语:Kęstutis Antanėlis)、Vienuoliai与Gėlių Vaikai。1987年至1989年立陶宛音乐家举办了摇滚游行(英语:Roko maršas)(Roko maršas)音乐节,在歌曲中加入了暗讽时政的比喻,为促成波罗的三国独立之歌唱革命的重要一环,阿尔吉尔达斯·考斯佩达斯(英语:Algirdas Kaušpėdas)担任团长的后现代摇滚乐团安蒂斯(英语:Antis)(Antis)为当时最活跃的乐团之一,在其歌曲〈僵尸〉(Zombiai )中即有关于苏联红军占领立陶宛、在乌克梅尔盖驻军的歌词;维陶塔斯·凯尔纳吉斯(英语:Vytautas Kernagis)的歌曲〈科罗拉多金花虫〉(Kolorado vabalai)中,金花虫暗指配戴近卫军丝带的苏联人。

立陶宛甫独立时,摇滚乐团Foje(英语:Foje)风靡一时,其演唱会吸引上万人进场,1997年乐团解散后,原吉他手安德留斯·马蒙托瓦斯(英语:Andrius Mamontovas)仍是立陶宛乐坛的重要人物。

另一名歌手马里约纳斯·米库塔维丘斯(英语:Marijonas Mikutavičius)创作了立陶宛体坛国歌〈三百万(英语:Trys Milijonai)〉与2011年欧洲篮球锦标赛(立陶宛主办)的主题曲Nebetyli sirgaliai。

饮食

立陶宛料理与北欧料理相似,但仍颇具自己的特色,使用的素材包括大麦、土豆、黑麦、甜菜、蔬菜、浆果及蘑菇等本地农产品,沿海地区也常有鱼类料理,起司、酸奶、酸奶油与奶油等也是重要的饮食元素;传统料理中的肉类主要为腌制,如烟熏香肠、火腿、斯基兰迪斯香肠等;汤品则有牛肝菌汤、白菜汤、甜菜汤、牛奶汤与数种粥品。黑麦面包为立陶宛传统料理的主食,早餐、午餐与晚餐均会食用,并在传统祭仪中扮演重要角色。

立陶宛料理受德国饮食影响,引入了许多猪肉与土豆制品,如东欧黑布丁(英语:Kishka (food))、立陶宛土豆布丁与传统甜点树蛋糕,而传统肉饺基比奈(英语:Kibinai)则源于信奉犹太教的卡拉伊姆人。另外因过去许多立陶宛贵族聘用法国厨师,立陶宛饮食也受法国饮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