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史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章:法兰西共和国(2 / 2)

作品:《史册

1959年1月,戴高乐总统就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时期开始。

1958~1969年戴高乐执政期间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959年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收回对法国舰队的指挥权,禁止美国使用法国基地。

1960年法国爆炸第一颗原子dan。

1963年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禁止核扩散条约,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

1964年,法国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1966年法国军队全部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迫使该组织总部撤离法国迁往布鲁塞尔。

1981年5月,社会党人密特朗当选总统。

1981年6月,举行国民议会大选,社会党赢得55%的议席,从而成为法国第一大党。

1986年,3月国民议会选举,社会党受挫,出现了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左翼总统与右翼总理共处的局面。

1992年,于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

1995年5月,雅克希拉克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1997年4月21日国民议会被解散。5月25日和6月1日,进行提前选举。地方选举则在3月已经进行。这一选举的结果产生了左翼和右翼的“并存”。

当地时间2016年12月14日早些时候投票表决,通过将全国紧急状态延长至2017年7月的法案。至此,自2015年年底以来实施的紧急状态将第五度延长。

法国总统马克龙2017年7月3日表示,从2015年11月开始实施的全国紧急状态将于2017年11月被取消。马克龙宣布11月取消全国紧急状态,并按照6月22日内阁会议提交的新反恐法案草案,推出新的反恐措施,在国家紧急状态结束后建立长期有效的反恐机制。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法国本土面积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领土面积为632834平方公里。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地形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

气候

法国本土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1月平均气温北部1-7°C,南部6-8°C;7月北部16-18°C,南部21-24°C。

自然资源:

法国主要矿藏为铁矿,次为铝矾土和钾盐矿。铁矿蕴藏量约1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煤炭储量几近枯竭,所有铁矿、煤矿均已关闭,所需矿石完全依赖进口。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能源主要依靠核能,约78%的电力靠核能提供。此外,水力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森林面积约万公顷,覆盖率%。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法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大区、省和市镇。省下设专区和县,但不是行政区域。县是司法和选举单位。法本土共划为22个大区,其下又分为96省,4个海外省(即1个海外大区辖有1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和2个具有特殊地位的行政区。全国共有366679个市镇。其中人口不足3500人的有万个,人口超过3万人市有231个,人口超过10万的市有37个。

主要城市

巴黎(Paris),是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世界五个国际大都市之一(其余四个分别为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并被GaWC评为Alpha+级世界一线城市。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城市中心坐标为北纬48°52′、东经2°25′。广义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环城公路以内的巴黎城市内,面积平方公里,人口224万;大巴黎包括城区周围的上塞纳省、瓦勒德马恩省、塞纳-圣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埃松省七个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这片地区在古代就已经被称作“法兰西岛”(ile-de-france),都会区人口约为1100万,占据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法国,也是西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浪漫之都”巴黎被认为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点。2017年8月1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巴黎成为2024年奥运会主办城市。2018年1月20日,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正式向法国负责世博会申办工作的部际代表帕斯卡尔·拉米提出,出于财政预算方面的考虑,巴黎将退出申办2025年世博会。

里昂(Lyon),法国东南部城市,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Région Auvergne-Rhône-Alpes)首府和罗讷省(Rhône,69省)省会,于2015年1月建立了带有部分省级管理权力的“里昂大都会”(Métropole de Lyon),也称为“大里昂”(Grand Lyon)。里昂市区位于罗讷河(Le Rhône)和索恩河(La Saône)交汇处,其主城区以河流为界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西侧为富维耶山,老城区位于两河之间的半岛上,新城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里昂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产业是科教中心,机械、电子、化工、重型汽车、计算机等产业,拥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常被认为是法国的第二大都市区。里昂也是法国乃至欧洲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以丝绸贸易而闻名,在罗马时代就相当繁荣,1998年里昂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里昂也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和二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的城市。此外,里昂还是国际刑警总部的所在地,里昂足球俱乐部也位于里昂。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73名。

尼斯(Nice),法国东南部城市,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Région Provence-Alpes-Côte-d'Azur)滨海阿尔卑斯省(Alpes-Maritimes,06省)省会和该省最大城市,位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沿岸,市区北部为尼斯-阿尔卑斯前山(Préalpes de Nice),属于阿尔卑斯山的东南边缘;南侧则为地中海(Méditerranée),海岸线曲折复杂,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城镇沿海岸线呈带状分布,尼斯城市圈的人口数量在法国排名第五,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旅游城市,也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具魅力的海滨度假圣地之一,每年到访尼斯市区的旅客数量超过了400万,是这座城市本身人口数量的近10倍,尼斯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带,终年温暖,蔚蓝的地中海与巍峨的阿尔卑斯山是这座城市永恒的地标,神圣的古罗马历史文化、普罗旺斯薰衣草田散发出的浪漫芬芳,以及带有异域风情的地中海美食,无论从哪个角度,尼斯都是法国人心中绝对的度假天堂。2021年7月,在中国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尼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国家标志:

国名

中文的“法国”是“法兰西国”之简称,“法兰西”最早源于拉丁文中的“Francia”,意指“法兰克人之国”,现今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仍称法国为Francia,而法国国名的英语France、德语Frankreich和荷兰语Frankrijk也拥有与Francia相同的词根。

在汉字文化圈中,法国的常用汉字表记有法兰西和佛兰西两种形式。汉语和越南语中使用“法兰西”(越南语:Pháp Lan Tây/法蘭西)的表记,简称法国(越南语:Pháp quốc),而日语和朝鲜语中则沿用“佛兰西”的表记(日语:仏蘭西;朝鲜语:불란서/佛蘭西),简称佛国(日语:仏国;韩语:불국/佛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语与韩语(大韩民国标准语)中,佛兰西的汉字表记形式不再广泛使用,而改用音译的形式,日语以片假名写为フランス,韩语(大韩民国标准语)为프랑스,但单字简称(日语:仏;韩语:불)仍然广泛使用。在希伯来语中法国的名称为צרפת(Tzarfat)。毛利语称法国为Wīwī,源自法语的“Oui, oui”(是,是)。“法兰克”由什么来,则有不同的理论:有指此衍生于原始日耳曼语“自由”“frank”,因为罗马征服高卢后,只有法兰克人不用纳税;也有说法指其来源于意为“长矛”或“标枪”的“frankon”一词,因为该民族所用之投掷斧名称为“Francisca”。另外,根据捷克历史学家戴维·甘斯(英语:David Gans)所载,“法兰西”亦建基于“Franci”一称。此乃公元前61年、卡姆布里族(Sicambri)其中一任君王之名字,而此君王的主权一直延伸至莱茵河以西、远至斯特拉斯堡及比利时(什么时候的belgium)之地。

国旗

法兰西共和国国旗也叫“蓝白红旗”;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蓝、白、红三色。

1789年,巴黎国民自卫队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1794年,三色旗被选为海军旗;1812年,法兰西第一帝国选定三色旗为“国旗”;1815年,三色旗因波旁王朝复辟被禁用;1848年2月25日,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将三色旗定为国旗;1958年10月4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蓝-白-红三色旗为共和国的国旗。

法兰西共和国国旗曾是法兰西共和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2021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2020年法国总统府已经悬挂上了带有新色调的旗帜,但并没有向外界宣布。法国总统马克龙悄悄修改了法国国旗的颜色。马克龙将法国国旗三块颜色中的蓝色进行修改,用色调更深的海军蓝取代了原先较亮的颜色。

国徽

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环带饰品所环绕。

国歌

自由的赞歌——《马赛曲》,作于1792年奥地利、普鲁士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时刻,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坚强信心和大无畏精神。歌词原作者是鲁日·德·里斯尔。1792年12月,《马赛曲》被革命政府宣布为“共和国之歌”。到1795年,被国会正式通过定为国歌。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许多鼓舞斗志的战斗歌曲,而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当属《马赛曲》。之后,这支歌曾被拿破仑一世、路易十八和拿破仑三世废止过。

国花

香根鸢尾(学名:Iris pallidaLamarck)是鸢尾科鸢尾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而肥厚,扁圆形,斜伸,有环纹,黄褐色或棕色;须根粗壮,黄白色。叶灰绿色,外被有白粉,剑形。花茎光滑,绿色,有白粉;苞片3枚,膜质,银白色,卵圆形或宽卵圆形,其中包含有1-2朵花;花大,蓝紫色、淡紫色或紫红色,外花被裂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顶端下垂,爪部狭楔形,内花被裂片圆形或倒卵形,爪部狭楔形。蒴果卵圆状圆柱形,顶端钝,无喙,成熟时自顶端向下开裂为三瓣;种子梨形,棕褐色。花期5月,果期6-9月。

原产于欧洲。主要分布于意大利、法国、摩洛哥及印度北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地区为香根鸢尾的栽培中心。中国浙江、云南、河北等地有引种栽培。适生于地中海式气候。冬暖夏凉,喜光,较耐寒,但不能耐受盛夏的高温。

该种植物的根状茎可提取香料,用于制造化妆品或作为药品的矫味剂和日用化工品的调香、定香剂。提取香成分之后的香根鸢尾根茎尚可作消毒熏烛、香囊等填充料;也是园林观赏植物。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22年1月,法国总人口为6563万(不含海外领地)。居民中64%信奉天主教,3%信奉伊斯兰教,3%信奉新教,1%信奉犹太教,28%自称无宗教信仰。

法国在欧盟各国人口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德国。巴黎大区是法国人口最多的地区,居民总数1221万人。法国国家经济统计局人口统计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法国移民人口为680万,占总人口的%,其中250万移民,即36%获得了法国国籍。在法国的外国人口达510万人,占总人口的%。生活在法国的非洲移民占%,欧洲移民占%,一半的移民来自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葡萄牙、突尼斯、意大利、土耳其和西班牙这七个国家。

民族

绝大多数法国人的先祖为凯尔特人(高卢人),同时具有拉丁(罗马)及日耳曼(法兰克)血统,他们被称为法兰西人,占全国总人口九成以上。国内的其他民族有阿尔萨斯人、巴斯克人、布列塔尼人、加泰罗尼亚人、科西嘉人、弗拉芒人和奥克人等。根据法国法律,大规模统计民族与血统资料是被禁止的。这项法律源自1789年的大革命,在1958年宪法中被重申。

20世纪起法国迎来大规模的移民,这使得法国社会趋向多元化。仅自1921年至1935年间,法国便迎来110万净移民;在20世纪60年代,阿尔及利亚战争又导致大约160万“黑脚”(北非法裔居民)回国,而一些西班牙、葡萄牙、北非及西非人也趁此移民至法国。智库蒙田研究所(英语:Institut Montaigne)2004年估计法国本土有5,100万欧裔(占总人口85%)、600万北非裔(占总人口10%)、200万非裔(黑人,占总人口%)以及100万亚裔(%)。2008年,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和法国人口学研究所(英语:Institut national d'études démographiques)联合进行一项题为“轨迹与来源”的调查,表明法国有大约500万意大利裔、300万至600万北非裔、250万非裔(黑人)以及20万土耳其裔。在法国,数量较多的其他欧裔居民大多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罗姆人、波兰人和希腊人。

现今法国仍是主要的移民目的地之一,每年大约接收20万合法移民;法国亦是西欧重要的难民接收国及庇护寻求地,2005年大约有5万名难民或庇护寻求者。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2008年的估计,法国国内第一代移民总数为500万,占总人口8%;第二代及后代移民约650万,占人口的11%,因此从目前来看,法国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为移民(其中约有400万北非裔)。2008年,法国新授予137,000人以公民身份,他们大多来自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土耳其。2014年,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又发表研究称,自2009年至2012年间,由于同时期的经济危机,法国的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意大利移民数量增加一倍,例如西班牙移民从5300人增长到11,000人,大约增加107%。在国内23万外国人中,大约有8%葡萄牙人、5%英国人、5%西班牙人、4%意大利人、4%德国人、3%罗马尼亚人和3%比利时人。而由于欧盟允许成员国公民的自由流动,法国近年来亦受到东欧移民潮较大影响,迫使其对东欧移民设置限制。移民正在成为法国的争议政治问题之一。

政治体制:

政体

根据法国现行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为半总统半议会制,总统为国家yuanshou和武装部队统帅。

宪法

现行第五共和国宪法系1958年9月公民投票通过,10月4日生效,是法国历史上第16部宪法。曾进行过多次修改。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yuanshou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5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任免总理并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但一年内不得解散两次;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在总统不能履行职务或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暂行总统职权。

法律

法国法律制度属于欧陆法系,是成文法律,不容许法官制定法律,法官只能够根据法条来诠释法律(在某些领域的司法解释数量使得一些法律类似于遵循判决先例)。法国法律的基本法治精神仍然跟从《法国民法典》。根据《人权宣言》,只有危害社会的行为才会被禁止。前法国翻案法院首席法官居伊·卡尼韦(英语:Guy Canivet)曾关于监狱管理事务写道:“自由是准则,对于自由的束缚是例外;任何对自由的束缚必须被依法进行,也必须遵循必要性原则与比例原则”——即法律只有在必要时、不会造成额外麻烦时,才能出台禁律禁令,才能“束缚自由”。

法国的法律体系分为两大主要领域——私法与公法。前者包括民法与刑法,后者包括行政法和宪法。只有《法兰西共和国官方公报(英语:Journal officiel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上出版的条款才拥有法律效力。其中,刑法遵循不溯及既往原则,追溯法令被禁止。就行政法而言,法国的行政法与一些国家行政法从属于民法的情形不同,是与其它法律完全分开且独立的。法国拥有两套相互独立的法院系统,即行政法院系统和普通法院系统,两者并行运转。两个法院系统有各自管辖的诉讼案件并能够作出最终的判决。行政法院系统,由行政法院、上诉行政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所组成,而普通法院系统则由基层法院(初审法庭、大审法庭、轻罪法院、重罪法院、商事法院、劳资调解委员会等)、上诉法院和翻案法院组成。为了解决两个法院系统在管辖范围上的争议,法国还设立权限争议法庭。

法国政府并未制定有宗教性质的法律,也并未将宗教当作发布禁令的动机或是目的,但对于宗教信仰自由的态度复杂。根据1789年《人权宣言》,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自1905年政教分离法案实施以来,政府尽量避免宗教势力和因素对于决策的干预,但是近年来政府对于新兴宗教的态度违反宗教自由的准则——1995年起许多新兴信仰被议会认定为邪教;2004年法律禁止在学校穿戴宗教象征物;2010年法律禁止在公共场合佩戴伊斯兰面纱。一些人因此抱怨遭到歧视,造成不满,亦有相关组织如国际特赦组织和人权观察对上述法案提出了批评,但这些争议法案仍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法国的法律体系中,并无性悖轨法(1791年废除)或是亵渎法之类明文条例,但是“反道德”(contraires aux bonnes mœurs)和“扰乱公共秩序”(trouble à l'ordre public)的字眼曾常被用于限制街头卖淫和同性恋的公众表达,直至近年来LGBT平权运动在法国得到肯定。1999年,法国同性结合通过民事互助契约的登记成为可能;2013年5月,同性婚姻与LGBT收养完成合法化。法国于1881年便制定关于禁止歧视性言论的法案,但近年来,相关法案因侵犯言论自由的理由而遭到质疑和争议。法国法律中亦有反对反犹主义以及种族主义的条款,如1990年的《盖索法》禁止了对于犹太人大屠杀的否认。

议会

实行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制,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国民议会共有577名议员,任期5年,采用两轮多数投票制,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本届国民议会于2012年6月选举产生,议长克洛德·巴尔托洛内(Claude BARTOLONE),属社会党。参议院共348席,由国民议会和地方各级议会议员组成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6年,每3年改选一半。本届参议院于2011年9月改选产生,左翼获得多数席位,其中社会党占128席(2012年12月3日),该党成员让-皮埃尔·贝尔(Jean-Pierre BEL)当选参议长。法国历史性地由左派全面执掌政权。

政府

法国中央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除拥有决定和指导国家政策、掌管行政机构和武装力量、推行内外政策等权力外,还享有警察权、行政处置权、条例制订权和命令发布权。总理由总统任命,领导政府的活动,并确保法律执行。政府成员由总理提请总统任免。

法国本届政府于2017年6月21日成立,2020年7月6日改组,包括总理及16名部长、14名部长级代表和12名国务秘书。

巴黎时间2022年7月4日,法国总统府公布新政府内阁成员名单,原内阁中多名核心成员获得留任。发布的新闻公报说,新政府内阁成员名单由总理博尔内提议。除总理外,新内阁成员共有41人,包括16名部长、15名部长级代表、10名国务秘书,其中21人为女性。

2023年7月20日,法国总统府20日晚宣布政府改组后的新一届内阁成员名单,新内阁成员共41人,原内阁大部分成员得以留任,仅有8个内阁职位更换人选。

法国总统府当晚发表新闻公报说,根据总理博尔内的建议,总统马克龙任命了新内阁成员,包括部长、部长级代表和国务秘书,其中有21名女性。

法国媒体指出,这次政府改组属于“小调整”,大部分重要职位上的成员都得以留任,包括经济和财政部长、内政部长、外交部长、司法部长、国防部长和政府发言人。此次改组中引人关注的包括原负责公共账目的部长级代表加布里埃尔·阿塔尔担任国民教育和青年部长,总理博尔内前办公室主任奥雷利安·鲁索担任卫生和疾病预防部长。

政党

法国实行多党制,目前共有30多个政党。

(1)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简称PS):执政党和议会第一大党,左翼政党。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1920年发生分裂,多数派另组共产党,少数派则保留原名。1969年改组成立社会党,1971年与其他左翼组织合并,仍用现名。党员近20万人,多为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第一书记哈莱姆·德西尔(Harlem DESIR),2012年10月当选。该党对内注意体现左翼政党色彩,主张维护劳工利益,同时采取务实的经济政策;对外主张维护法国独立核力量,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并加强南北对话。历史上曾多次执政。2010年3月在大区议会选举中获胜,2011年3月和9月,先后赢得省议会部分选举和参议院改选,并与其他左翼力量共同赢得参议院多数席位。2012年5月,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2012年6月在立法选举中获胜,在国民议会中占据296席(2012年12月10日)。

(2)人民运动联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简称UMP):主要反对党和议会第二大党,属中右政党。前身系2002年总统大选中的竞选联盟,核心为原保卫共和联盟(戴党),并吸收了自由民主党和法兰西民主联盟的主要力量。2002年11月17日正式宣告成立,取用现名。党员约35万人,多为职员、官员、自由职业者、商人、农民和工人等。属中右政党。

(3)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极右翼政党,成立于1972年10月。党员约10万人,多为中小工商业者。1986年议会选举中首次进入国民议会。代表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煽动排外情绪,强调“要把法国从欧洲控制和世界主义中拯救出来”,呼吁“进行一次反对新共产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十字军讨伐”。现任zhu席让-玛丽娜·勒庞(Jean-Marine LE PEN),2011年1月起担任现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法民众购买力下降,失业人数激增,极右翼思想有所回潮。国民阵线借机大打移民、安全、就业牌,影响力再次上升。2012年4月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该党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得票率%,创历史新高。2012年6月立法选举中获得2席,时隔20年再度进入国民议会。

(4)欧洲环保党(即绿党,Les Verts)。左翼政党。上世纪70年代起,法国环保主义者开始以绿党名义参与政治活动。2007年底,以绿党为首的各环保组织负责人共商联合事宜,并于2008年10月宣布成立欧洲环保党,仍沿用绿党称呼。现任全国书记帕斯卡·杜朗(Pascal DURAND)。2010年3月大区议会选举中,绿党在首轮投票中再次位居第三。2012年4月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绿党候选人若莉得票率%。2012年6月立法选举中获得17个席位,自组党团。

(5)民主与独立派联盟(UDI):中间派政党,成立于2012年9月。党员万人。核心力量为激进党(PR)、新中间党(NC)以及人运盟部分退党要员。现任党主xi让-路易·博尔洛(Jean-Louis BORLOO)。该党定位为“开放、富有建设性的反对派”,“平和、可信的替代力量”,欧洲建设、绿色增长和经济竞争力是其首要关切,提出建设“人性化的自由主义”。

(6)minzhu运动(MoDem)。前身是法兰西民主联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Française,简称UDF)中的偏左派,由法兰西民主联盟前主xi弗朗索瓦·贝鲁(François BAYROU)领导。minzhu运动成立后拒绝与其他政党联合备选,党员一再流失。2012年4月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该党候选人贝鲁得票率%。2012年立法选举中仅获2席,贝鲁本人落选。

(7)共产党(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简称PCF):现有党员约7-8万,多为工人、雇员、教员、手工业者等。现任全国书记皮埃尔·洛朗( Pierre Laurent)。1920年12月成立。二战后初期达到顶峰,最多时拥有党员80多万,曾是法第一大党。但此后,在法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和国内外政治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法共应对乏力,力量和影响不断下降,逐渐沦为边缘小党。2008年底,法共三十四大召开,决定与左翼党结成左翼阵线,在2011年省议会选举与参议员改选中分获118席与21席。2012年4月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左翼阵线候选人梅朗雄得票率%。2012年,立法选举中在国民议会中获7个席位。

其他政党有:

右翼:保卫法兰西运动(Mouvement pour la France)、保卫法兰西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France)。

左翼:左翼共和联盟(Association pour une Gauche Républicaine)、共和与公民运动(Mouvement Républicain et Citoyen)。

中间派:公民运动—共和之极(Mouvement des Citoyens-Pôle Républicain)。

极右:全国共和运动(Mouvement National Républicain)。

极左:工人斗争党(Lutte Ouvrière)、革命共产主义同盟(Ligue Communiste Révolutionnaire)、劳动党(Parti des Travailleurs)。

司法

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司法管辖体系,即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与负责公民与政府机关之间争议案件的行政法院。

普通法院有三类:1、专门法庭(包括儿童法庭、负责处理雇主和职工之间纠纷的劳资调解委员会、审理商人之间或商业公司之间争端事件的商务法庭和社会保险法庭)。2、民事法院。3、刑事法院(包括判决轻微犯罪案件的警察法庭、判决轻罪案件的轻罪法庭、判决重大刑事案件的重罪法庭)。

普通法院系统纵向上又分为四级:初审法庭、大审法庭、上诉法院和终审法院。终审法院是最高一级司法机关,负责受理对35个上诉法院所作判决的上诉。院长居伊·加尼韦(Guy KANIVET)。

行政法院是最高行政诉讼机关,下设行政法庭。行政法院对行政法令的合法性作最后裁决,并充当政府在制定法律草案方面的顾问。

法国的检察机关没有独立的组织系统,其职能由各级法院中配备的检察官行使。检察官虽派驻在法院内,但行使职能独立于法院。检察官的管理权属于司法部。最高法院设总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上诉法院设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大审法院设检察官1人,代理检察官和助理检察官若干人。

政要

现任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1977年12月21日生于法国亚眠鲁昂。毕业于巴黎第十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和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曾历任奥朗德总统经济顾问,总统府秘书长,经济、工业和数字部长。2016年组建政治团体“前进”运动,并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总统大选。2017年5月7日当选法兰西共和国第八位暨第十一任总统。5月14日正式就任。2022年4月24日,马克龙在法国总统选举中获得连任,5月7日就职。

现任总理:伊丽莎白·博尔内(女)。1961年4月出生于巴黎。曾就读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法国国立路桥学校、法国工程师学院。先后供职于法国装备部、教育部、总理办公厅、国营铁路公司以及巴黎市政府等部门。马克龙第一任期5年间,先后担任交通部长、生态部长、劳工部长。2022年5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伊丽莎白·博尔内为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