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木雕工艺(1 / 2)
作品:《非遗鉴赏》传统的紫檀雕刻技艺主要用于传统的明清宫廷家具制作,代表了当时木作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有着特殊的风格特征。
紫檀雕刻讲究的是手工制作,其雕刻手法多样,融合了线雕(阳刻、阴刻)、浅浮雕、深浮雕、平雕、圆雕、毛雕、透雕等各种技法。作品以木为地,以雕代笔、以刀作画,构图繁茂饱满,刀法刚健豪放,画面深邃幽远。作品的题材广泛,以山水、花卉、鸟兽、博古为主,其图案纹样蕴含着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寿、官运亨通等的美好愿望。
紫檀家具使用的榫卯结构雕更是精密巧妙,通体不用一根钉,完全依靠榫卯契合,部件之间密不可分。其工艺之精确,扣合之严密,间不容发,给人以天衣无缝之感,是现代机械工艺所无法企及的。檀雕艺术品的制作要经过木材的烘干、开料、锼锯加工、组装、手工砸膘、雕刻、清地、打磨、打蜡等十几道工序方可完成。一件檀雕作品的制作,少则需要一年,多则需要数年的时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大工业进程的发展,机械的制作早已渗透到传统家具制造的每个环节,传统的紫檀雕刻工艺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海派紫檀雕刻工艺是中国传统红木雕刻艺术的一种。近代以来,海派紫檀雕刻艺人把西方雕塑技法巧妙融入到中国传统紫檀雕刻工艺中,从而使海派紫檀雕刻作品具备了鲜明的地区特色。海派紫檀雕刻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发于明代,最初的创始人屠诗雨,作品被时人称为“明朝一代妙技”。其传人屠文卿为清宫“造办处”所赏识,所作“苏式”紫檀雕刻工艺有着很高的造诣。
清末民初,屠敬书在上海老城厢开设红木作坊,擅小件,尤精紫檀雕刻工艺。其子屠汉民从小随父研习紫檀雕刻技艺,后赴美留学,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精通西方雕塑艺术,其作品是海派紫檀雕刻工艺与西方雕塑艺术融会贯通的典型范例。如今,屠氏后人继承了祖上的“紫檀基因”,留学归国后落户沪上,潜心从事紫檀雕刻工艺创作,尤其擅长制作大件的紫檀雕刻作品。
海派紫檀雕刻对传统的刀具进行了改革,使之能够适用于材质坚硬的紫檀材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达到了高标准的特殊工艺目的。海派紫檀雕刻作品题材广泛,技艺精湛,刀法秀丽明润,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要论中国的木雕到底有多厉害,请随着我笔下的文字走入木雕的世界。
当《清明上河图》被雕刻在木头上,直接就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还被故宫和国家博物院抢着收藏,就连人民日报都为其点赞。
人民日报:“栩栩如生!耗时4年,他在巨木刻出清明上河图,你愿意给这样的匠人精神点赞吗?”
有网友说:“这要是上架一个亿,肯定会被瞬间秒走。”
雕刻它的作者就是被赋予“大国工匠”称号的民间手艺人——郑春辉,同时他也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这件长达十二点二米的世界最长木雕,全部都出自手工雕刻。历时四年的时间,雕刻的人物多达五百五十多人,每个人都长约一寸,车轿二十多乘,船只二十多艘,屋舍楼榭更是不计其数。整幅作品采用了镂空雕、透雕、浮雕和莆田精微透雕等雕刻技法来创作,繁而不杂,层次分明。人物的喧闹声,行船声音和流水的声音都仿佛在耳畔,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船上的缆绳,绳子长六十六厘米,却只有牙签般粗细,好像风一吹就会断开。
郑春辉先生需要在一整根木头上将其一次性全掏出来,一旦开裂或折断就前功尽弃,为此他特意雕去了共计重约一吨的木料,而作品的背后寓意更是令人感动。这棵木材的一面是北京故宫的宋代版《清明上河图》,另一面则是台湾故宫的清代版《清明上河图》,郑春辉将两幅作品融于一体,象征着两岸亲如一家,共同传承传统文化。
炉火纯青的木雕技艺加之千锤百炼的匠心精神,让郑春辉收获了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所有奖项。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他卖房、卖作品倾其所有,创办了一家木雕艺术馆,将收藏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百余件木雕作品免费供行内外的游客们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