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非遗鉴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71章 金桥吹打(1 / 1)

作品:《非遗鉴赏

重庆市万盛区的金桥镇是渝地著名的“吹打乐之乡”,流传于此的金桥吹打特色鲜明、影响深远,在2006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金桥吹打原名“青山吹打”,始于公元7—13世纪的唐宋时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曲目繁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一些流传下来的汉族民间吹打乐中,可以看到在乐曲形式及曲牌名称方面与唐、宋音乐有十分紧密的联系。17—20世纪的清代,金桥吹打出现转折,形成了在汉族民间吹打中独树一帜的“马风派”吹打风格,器乐配备齐全,曲目更加完善。在长时期的传承中,金桥吹打形成了喜庆类、生产生活类、丧事类、民间传说类等类别。金桥吹打的曲牌多样,按使用场合分为花牌、宫堂和朝牌;按表现形式分为雕打、散打、雕散打和品打;按不同乐器配置分为干打、吹打、夹打、竹叶吹奏和口哨等形式。金桥吹打许多传统曲牌还保存着古老的五音调式持点,

记谱方式独特,整个曲牌采用的是“浪荡词”记谱,这是中国记谱方式所罕见的。吹奏曲牌不叫吹“音”,而叫吹“字”,曲牌里的“字”代表一种音高。金桥吹打吹奏的换气方式也非常特别,许多人一口气能吹奏五分钟不停顿。金桥民间吹的艺人们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创作了《水上沟》《青山水落音》《采桑调》等近百个曲牌。1985年中国民间器乐收集活动中,他们向国家文化 部门提供了近300个曲牌,不少曲牌收入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重庆卷》,成为民间文化的瑰宝。金桥吹打的乐器异常独特,分为吹奏乐器、打击乐器两大类别。吹奏乐器主要是唢呐,一支普通的唢呐要经过选材、风干、切割、绞管、车圆、钻孔、编喇叭口、刮灰上漆、安气盘、装麦哨等几十道工序制作而成;打击类主要有鼓、锣、钹、镲、马锣等。鼓的制作也要经过采鼓桶、削牛皮、绷绳、定音、上钉、套箍等若干工序。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桥吹打是源于古代人们的狩猎、宗教、战争等活动的民间艺术,在历代发展过程中,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吸收和融合民歌、地方戏曲、说唱等艺术,逐渐形成了音域宽、音量大、力度厚、音色明快、穿透力强等特点。如今,金桥吹打已与当地群众的婚嫁、寿诞、祭祀、节庆等活动紧密相连,是当地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盛区金桥吹打乐是重庆市万盛区金桥镇的民间吹打乐种,它产生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金桥现有乐班七十多个、乐手八百多人。在长时期的传承中,金桥吹打形成了喜庆类、生产生活类、丧事类、民间传说类等类别,有【花灯】、【大曲牌】、【朝牌】、【宫堂】等曲牌和品打、刁打、散打、干打、夹打、刁散打、竹叶吹奏、口哨等演奏技艺,曲目达一千余首。

金桥吹打有音域宽、音量大、力度厚、音色明快、穿透力强等特点。其最显著的特色技巧是清代刘多二创造的“马风声”,经刘汉卿、向义云、向紫钦、翁庆华等五代人二百多年的发展,“马风声”技艺日臻成熟。演奏中唢呐高鸣酷似马啸,鼓响“得格斗”犹如马蹄声,曲至高潮,马啸与蹄声共鸣,演示出万马奔腾之势,由此形成名闻遐迩的“马风声”派。

金桥吹打在四川省、重庆市的演出比赛中多次获奖,重庆市文化局命名金桥镇为“吹打乐之乡”,金桥吹打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目前,金桥镇有造诣的吹打乐手年事渐高,相继谢世,年轻人参加吹打者日趋减少,一些绝技难以传承,接龙吹打与金桥吹打均处于濒危状况,急需抢救保护。

“金桥吹打”经历了由产生初期生产、生活、战斗中鼓舞唱和到14-17世纪的元明时期的逐渐转型,且曲目日臻成熟。金桥吹打在17-20世纪的清代出现转折,形成了在汉族民间吹打中独树一帜的“马风派”吹打风格,器乐配备齐全,曲目更加完善。从马风派传承始祖刘多二算起,可查弟子到21世纪初已有六代。“马风派”吹打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刘多二、刘汉卿、杨卜然、向义云、刘志云、向紫钦、翁庆华、张登阳等一大批民间艺人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后,金桥吹打得到长足发展,从艺农民大量增加,其成熟的艺术成就获得过众多荣誉: 1957年收集整理的吹打曲目《闹春耕》获得重庆市农村文艺调演一等奖;并于1958年代表重庆市民间音乐出席在成都举行的全省群众文艺汇演二等奖。之后《蛟龙翻身》、《蜜蜂围着菜花飞》、《庆丰收》、《喜鹊牌》、《点江曲》等改编节目连续在省、市各种演出中获奖。1985年的民间器乐集成中,300多首曲目编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存入国家艺术宝库。1992年、1999年,中央电视台两度来万盛拍摄金桥吹打专题,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金桥吹打一度达到鼎盛繁荣的颠峰。当时,金桥镇有吹打乐班200多个,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

1995年,金桥镇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民间吹打之乡”。1999年,金桥吹打被重庆市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金桥吹打以它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剧目特色与艺术特色,深受广大农村观众欢迎,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市场经济和现代音乐文化的冲击、缺乏经费投入等原因,吹打人员很少集中训练,部分吹打艺人放下了吹打乐器,走上其它致富道路。当时从事吹打的艺人不足200人,其中年龄大的70多岁,最小的也是30多岁,平均年龄近50岁;艺人普遍文化程度为小学毕业;女子吹打队员、青年吹打队员面临青黄不接甚至后继无人的边缘。由于人员流失严重,很多传统的曲牌也面临失传境地。

21世纪初,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民间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力度,先后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和传承优秀俗文化。2002年成立区金桥民间吹打保护、抢救小组,在各级政府支持和领导下做了许多发掘、抢救性工作,先后组建了金桥吹打艺术团和金桥中心校吹打队,使金桥吹打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重焕生机。2006年6月,金桥吹打被国家单位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2008年10月,万盛区金桥镇被国家单位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