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过万重山 / 章节正文阅读

8 躲避他(1 / 2)

作品:《过万重山

易乔察觉出沈唯清目光所落的方向。那是几个同龄人,有男有女,说笑打闹,一个短发女生笑声爽朗。

他伸手在沈唯清眼前晃晃:“认识?”

“不认识。”

“哦。”

开这酒吧的是易乔的发小,从小一起撒尿和泥的哥们儿,可惜后来渐行渐远。

易乔不知道他是怎么听说沈唯清的,明明沈唯清在上海长大,都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可耐不住对方软磨硬泡,他还是把沈唯清拽来了,做了个中间人,介绍两人认识。

握手,碰杯,酒吧老板朝沈唯清友好笑笑,说了句:“沈叔最近身体怎么样?我去年去拜访过,和我爸一起,他们俩是老交情了,之前那个大宗进口......”

酒吧里音乐轻缓。

沈唯清拧眉,侧过耳朵:“没听清,谁?”

装蒜。

易乔憋笑快要憋死了。

他给沈唯清打过预防针了,这人不大行,人品过不去,仗着父母有点家底出去留学几年,本事没学到,反倒未婚先孕搞出个孩子来,人家姑娘大着肚子回国,去他爸妈公司楼下拉横幅的时候,他正因为赌球输钱四处躲,手机都不敢开机。

虽说是一起长大的交情,但也仅限于此了。

易乔告诉沈唯清:“他家不是做贸易的嘛,他老子想让他接班,他也挺急,想做出点成绩,所以就千方百计和你搭关系。”

沈唯清摊手:“找我有什么用?”

他从来不管家里的事,只忙他的一亩三分地,把他自己的日子过好。沈建安也知道儿子志不在此,从来也没干涉过他。

“我知道,面上过得去就行了,你左耳进右耳出,甭管他。”易乔说。

人与人之间,能否成为朋友、能不能同行,其实很容易从气场分辨。

沈唯清和易乔是在德国读本科的时候认识的,德本毕业那么难,俩人都是奖学金拿到手软。不是所有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是纨绔子弟,易乔看着不靠谱,但正事一点不含糊,他们都是交友谨慎的人,对朋友的筛选标准就一条——要是聪明人。

什么是聪明人?

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有点根骨,别遇到点世俗诱惑就像被取了脖圈的狗,真丢人。

沈唯清故意刺一刺易乔:“你也别说人了,小心反噬。”

易乔一下子跳起来:“我靠,我怎么了?哥们儿追一个姑娘追了两年,换你你行?两年啊!”他竖起两根手指,“你当我闹着玩呢?”

易乔喜欢上了一位医生,比他大几岁,是他爸带的规培生,消化科临床,体力脑力全是顶尖,含金量可想而知,可惜人家看不上他。

姑娘从小城市拼搏出来,谨慎内敛,前途为重,委婉表示自己不想谈恋爱,易乔说没事,我绝对不给你添麻烦,但我就是想对我喜欢的人好,这我也控制不住啊!

上半年过生日,易乔送人家一辆车,果不其然被退回来了,他只好自己开着。他告诉沈唯清:“有时候我恨不得自己躺床上,跟她说,你把我切了算了,心肝脾肺都掏出来,好歹对你有点用处。”

“有毛病。”

沈唯清如此评价。

他其实没想到易乔是个长情的人,毕竟易乔第一次说自己对一女孩一见钟情时,大家都以为他在开玩笑。

“不是开玩笑。”易乔以过来人自居,“你知道什么是一见钟情吗?天雷勾地火,天灵盖发麻,眼珠子贴她身上根本离不开,这感觉你懂么?”

沈唯清又嚼一块冰,压根不想理:“不懂。”

“也是,你没体会过。”

台上歌手换了一首轻快的美式乡村,吉他声里,易乔突然开始爆沈唯清情史,

“哎你们不知道,人家沈老板牛啊,境界比咱们高,讲究细水长流,和初恋青梅竹马谈了七八年,最后一起走进婚姻殿堂。”

啊?

有人发出疑问:“沈唯清结婚了?”

“哪啊,”易乔瞥向沈唯清,假模假样,“能说么?”

“随便。”

“哦,那我说了,他那青梅竹马环球旅行,路上遇见真爱了,当即把他踹了,和crush闪婚,他去当的伴郎。”

“卧槽!!!”

几个人拿起杯子:“沈老板大义啊。”

沈唯清不是开不起玩笑的人,他把苏打水举起来,碰一碰:“嗯,不用夸,都向我学习。”

今天这一桌都是亲近的朋友,其中几个是易乔的合伙人,他们都是聪明人,豁达而真诚,一群男人于深夜聚在一处聊感情,这场面其实有点怪异,但没人矫情。

其中一个男生最年轻,来自江浙的学霸,top2院校,他借着酒劲儿说起自己的经历,和初恋一同努力,熬过了最艰难的校园时光,却还是在谈婚论嫁的关口败给了异地。

从北京到杭州,一千二百公里,飞机不过三个小时,却隔开了太多东西。

“她不喜欢北京,说这里沙尘也大,风太大,不愿意来这里定居。”男生说,“我不怨她,我不也是不愿意回家吗?说到底,我们都不愿意为彼此牺牲。”

话题有些沉重,沈唯清和那男生碰了一下杯,笑说:“我倒是同意的,关于北京不适人居住。”

他的过敏性咽炎这几个月就没好过,特别是入了冬,加湿器关了家里就没法住人。

一个城市的底色由这里的人构造,再反哺,勾描人们灵魂轮廓,或温柔,或刚烈,或火热。

同样都是大都市,北京却没有柔和的一面,这里的风沿着四平八稳的道路席卷,人们在横平竖直的的地铁线中辗转,好像在这里呆久了也会被同化,变得返璞归真,直来直往。

沈唯清这个外地人很不适应,事实上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花不少时间去融入,去消化,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