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不识明珠不识君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七十九章 条件(1 / 3)

作品:《不识明珠不识君

御前会审结束了。

这一场“四方会审”就是个虎头蛇尾的大闹剧。就在皇上、太后、太子和大臣们激烈辩驳得快翻脸的时候一下子结束了。崔悯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情报,“抓到了萧五,他是半个证人。”御书房沉默了,像在沸腾的热汤鼎里浇了一桶冷水,沸水立刻平息了。人们表情狰狞,错不及防得瞪视着清秀纤细的美少年,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形势又全变了,变成了另一种更崭新更怪诞的局面。整件事像偏离了安排好的轨道,向着另外一条又陌生又黑暗的道路而去。所有人都混乱极了,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人们看着崔悯的目光是充满愤懑、惊骇和复杂的。这个人太绝了!真是胆大包天,我行我素,又“公正无私”的锦衣卫指挥使啊。他居然“猜不透”这场皇上和太后主持的“真假相女”会审,其实是北疆来的新帝和大明朝的旧官宦门阀们的一场争夺政权的恶斗。一场以“太子娶亲”为表面,私下里划分朝廷势力的恶斗。他居然在皇上太后已经决定好的局面里,颠倒乾坤,火中取栗,另外找到了一条破案之路。还是锲而不舍得寻找新证人证词的路。他完全无视了今天御书房里的所有心机谋略,也完全得罪了大明朝的所有当权者。

——聪明人招人喜爱,是因为他们知情识趣得随着事情变化而改变。太独特独行的聪明人就不招人喜欢了。他聪明得能辗压所有人了。

大臣命妇们怀着愤慨告退了,皇上、董太后和太子皇后等人也面色诡谲地退堂。御前会审结束了。夕阳沉入了暮色,人去楼空的春阳阁也变得空旷冷清。

***

明前回到了旧梁王王府。她回京城时,曾经回过范丞相府缅怀祭奠亡父母。却没有搬回去住。现在她与程雨前都自称是范瑛,范府的主人也未定,两个人都没有资格搬回范府居住。明前便住在代宗就藩前的旧梁王府,程雨前住进了东察公主梗那赫的京城宅子,由两位蒙古公主暂且照顾着。

明前知道后也很淡然。人各有志,随她去吧。这位聪明狂野又有拼劲的小养妹,又在为自己铺路了。她惧怕益阳公主的自私,又知道失宠于杨皇后,小梁王也不待见她,只好转向投靠了两位蒙古公主。看来,她能忍受折海珠的皮鞭,梗那赫的利用,也忍不住一颗攀龙附凤的心啊。如果她真的是范勉之女,明前为亡父感到悲哀。他清高梗直了一世,连女儿都能为国牺牲,真正的亲女却贪慕虚荣到了这种无耻地步。也算是老天给他的莫大讽刺吧!每个人都自有活法。明前没有理会她。

会审之后,局势如一日千里得奔涌着。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明前却安静得呆在了大漩涡中心。她静静得坐在旧梁王府的花园里望着花树上的一朵朵桃花飘落,荡漾在空中,飞满了庭院,也飞到了她的身前脚下。粉红色的桃花花瓣像缤纷的红雨飘满了世界。

春天是金陵城最美丽的季节。旧王府的殿舍宽阔,亭院优雅,花园里栽种着很多珍贵的桃杏芍药等花木,鸟雀在园中鸣叫着。高墙之外传来了嘈杂的人声,庭院里是一个宁静详和的世界。

这日午后,旧王府内,崔悯、凤景仪、董太后的太监总管庞七卫,还有清流首辅张丞相带着两名门生来拜访她了。前面肩并肩地走着雪白色曳撒的美少年和深蓝官服面带微笑的大学士凤景仪,两人看到坐到院落里的明前都面色一整。明前立刻站起来迎接,她直截了当得问道:“诸位大人来,是通知我这案子的结果吗?小女子洗耳恭听。是什么结果?嫌犯萧五供出了什么证词,我和雨前谁才是范勉之女?”

官员们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明前顿时领悟了:“我明白了,萧五什么也未说,所以你们没法子判案。今天你们来是想让我去见见萧五并劝他说出真相?”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所有官员,包括崔悯和凤景仪的脸色都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