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不识明珠不识君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七十二章 凤景仪的希望(1 / 4)

作品:《不识明珠不识君

这一年京城的春天来得很晚,太阳像被寒冬冻住了,阳光也冷嗖嗖的。这一段时间京城发生了很多事,跟鞑靼国的战争结束了,却又翻起了一股飓风巨浪打得人们昏头转向了。十年前最有名的“范勉之女被劫持”的旧案子终于爆发了。又被人重新提起诉讼告上朝廷。还牵连到了太子朱原显的未婚妻的真假。全大明朝都轰动了。

皇宫东面的富荣巷有座旧王府。这座陈旧偏僻的王府是二十年前四皇子朱堪直去北疆就藩前的老宅。奢华又陈旧的王府很阴暗庞大,似乎还带着一丝当年弱冠的梁王被皇上和贵胄圈子放逐走的凄凉景象。使后来的住客浮想联翩。现在这里又住进了一位身份不明的小姐。一位只有名字还不确定姓氏的少女——明前。她被皇上皇后安排在此居住。等候着这件大奇案平静下来。旧王府庭院森深,房舍肃静,服侍的侍卫女官们静静得守卫着这个女子。明前倒是衣着鲜丽,神情镇定,站在殿落外的长廊上欣赏着满园枝繁花茂的花树。她眺望着不甘寒冷还努力抽出新芽的花木,又修剪了几枝早开的迎春花。似乎不知道自己已成了搅动得京城局势大乱的大奇案当事人。没有一丝彷徨失措。

曲折的长廊尽头,走来了一位穿深蓝官服的官员。少女放下花剪转身看去。这几日,朝堂刑部和金陵府的很多官员们都来拜访(询问)了她,今日又换了位年青官员来“审问”她了。她刚要说话就惊讶得咦了声。

北疆两省的布政使司凤景仪笑盈盈得走过来,一幅悠闲自在的模样。他不像来审问当事人的,而像是来和好友相聚寒暄似的。深蓝色的锦缎官服,衬着年轻官员面如冠玉玉树临风。他一点没变,依然是眼神灵动,口齿伶俐,一张未语先笑的雪白面孔,一幅才子多情的风流模样。与明前四目相对时,雪白脸蛋上的笑容变成了苦笑,乌溜溜的黑眼睛充满了哀怨,满心的话差点要呼之欲出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被欺骗轻视坑害的人总是我?我心里好难过……

明前淡然得看着他,没有被他生动活泼的表情打动,平静地问道:“恭喜凤大人升职进了内阁做了大学士。你来有什么事?如果凤大学士也是来问话的,就不必问了。我把十年前的细节对前面几位官员详细说过了,没有什么更多的话了。”

凤景仪一脸苦笑。她果然是范明前,没失忆,这天下只有她能像打发叫花子似的打发了他这位当朝大红人。他抿嘴一笑,难得老实得说:“我不是来询问你的。我以前在京城时,曾在董太后的碧云观假扮道士挂单,她老人家对我很好。所以我去求了董太后来看望故友。”

明前沉默了。她也想起三年前在京郊“碧云观”与张灵妙的初会。真是记忆犹在,晃如隔世啊。那时的她做梦也想不到以后的人生会这么的“浪澜壮阔”。她和他都变成了这样奇特的结局。

凤景仪微笑了,挥手命令侍卫女官们退下。他和明前肩并肩得坐在长廊木栏杆上,望着朦胧清冷的花园,就像在白雾皑皑的仙境。他轻声道:“放心吧,我不会说你不想听的话,也不是来探究往事的。如果你不想说话就听我说吧……我是来为一位故交好友寻找一条前进之路的。人们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的好朋友也陷入了迷局中。我是来为她指点迷津的。我很奇怪,我这位天下最聪敏灵秀的好朋友到了这种地步,为什么还看不透局势,还执著于一些东西不放手呢?她不是爱慕虚荣的女子,也不会迷恋权势地位。为什么?”

明前惊讶地望他一眼,没有说话。

凤景仪面容微整,收敛了玩世不恭的笑,眼神深沉,坦诚地说:“明前,你变了。现在的你不是原来的你。你以前不是个听天由命的人,为什么还没有主动出击呢?我以为你会坚持自己不是范瑛,是个普通乡女,继续扮演着失忆的乡女下去。那么,所有事就会轻易解决了。这是一条最干脆简单的解决办法。‘让范瑛永远消失了’,这样会照顾到各方面立场,又能彻底得结束了这件真假相女的案子。你失踪两年就是打算这么干的吧?我以为你会继续走这条路。”

“你来说这些话,不怕董太后和太子发怒吗?”明前有点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