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不识明珠不识君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战场混杂(三)(1 / 3)

作品:《不识明珠不识君

虎敕关燃起了熊熊大火,连同前面的鞑靼军营也变成了一片火海。战场更加混乱。

举目全是腥风血雨的世界。两国将士们奋勇厮杀;利箭和火炮加大了杀戳的力度;天空抛洒着血肉模糊的尸体和残肢;荒原变成了尸山血海;所有人都变得惊恐又疯狂;到处都是奔涌的人潮……深夜还下起了雨。雨、火、血、泪把这个夜晚衬托得像十八层的地狱似的。人们在这个疯狂杀戳的地狱里挣扎、沉沦、看不到明天也看不到希望……

这时候,发生了内杠的皇帝队伍才缓过劲。外围出现了大批追过来的鞑靼军,要分两边包围他们和北方军。人们忙组织队伍转移。领头的两名大臣又发生了激烈冲突。伍怀德坚持要派人找到小梁王,向北方军道歉,而后跟着北方军突围。范勉则要立刻率领锦衣卫和大内侍卫们保护皇上先逃走,以后再向北方军致歉。元熹帝沮丧着脸,身颤脚软,紧抱着马颈没有出声。显然还未从“刘诲之死”中缓过神。

大内侍卫和锦衣卫们明显偏向了掌印大太监,范勉指挥不动人马,跟伍怀德起了冲突,怒道:“为人臣子,你倒鼓动起士兵哗变威胁皇上,你才是最狂妄自大的逆臣。北方军不会再救我们了,我们现在不赶紧护着皇上逃走,等着鞑靼军杀过来吗?张老丞相早就逃出了鞑靼营,他会直奔京城,把你的所做所为禀报给董、王两位太后。你张狂不了多长时间了。”

伍怀德冷笑一声:“我是不如范相为国为皇忠心耿耿,我和范丞相也是两路人。我的忠君爱国与范丞相的忠君爱国毫不相同,话不投机半句多,你就少说些大话空话吧!我们必须同北方军一块突围,这比自个儿冒险突围更有胜算。我既然敢做就不怕掉脑袋!”

元熹帝满脸痛悔,心里直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杀了伍怀德!伍先生在公报私仇,他们父子痛恨他没有平反昔日冠军侯崔盈的冤屈,在这儿等着报复他哪!他们现在改换门庭得支持北疆梁王和北方军了。可是他咬紧牙关不敢发一句怨言。伍怀德敢鼓动士兵们哗变,就敢杀了他。他只能等到脱险后再治他的罪。太祖皇帝明令太监不能干政,他后悔没听从,太监们果然是一群祸国殃民的疯子啊。

遍山漫野都是鞑靼军,元熹帝恨不得插翅飞走。他也不敢跟着北方军一块突围。他刚杀过小梁王,怎么还敢让小梁王的属下来保护他?但是伍太监非要坚持与北方军和解。他主动上前安抚着杀到近前的北方军许规,把一切罪过都算在了刘诲身上,并拿出刘诲的人头给他们看。他与对方商议好,先坚守原地,找到梁王,等着北方军的另一只军队来救。于是人们指挥着队伍转移向了旁边高地。

队尾的范勉和朱元熹却趁着伍怀德不备,招来了大内侍卫总统领和锦衣卫刘春。暗中命令他们转向突围。皇上眼泪涕零,连连向两人拱手作揖,求二人救他。逼得刘春和侍卫总统领无法,只得命令侍卫们临时转向,保护着皇上离开了大队奔向了东南角。等到队首的伍怀德发现,他们已冲出了十里路了!

只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朱元熹的队伍刚冲出去十里路,前方就出现了大股鞑靼游兵阻住了荒野小路。后面的鞑靼大军也追近了。

前方有游军阻截,后方有多名鞑靼万夫长率大军追上来。一番绞杀,队伍就被两方敌军阻到了一块低洼地。后方追到最前面的几名鞑靼大将都杀得浑身浴血,眼珠泛红,杀气腾腾得像天降恶鬼。他们早在万马奔腾中看到了明军如众星捧月般的护卫着的朱元熹,人人大喜,居然在数万人战场上见到了大明皇帝。于是,更快马加鞭地追击着队伍。冲到最前面的蒙古战马几乎与明军的队尾相连接了。鞑靼军快追上明军了。

元熹帝从未长久得骑过马,平常的衣食住行又是大明最精致富庶的贵族生活。长于深宫,受儒家重文轻武的教育,如斯文孱弱的书生一般。早就被漫天遍野追逐的鞑靼军吓掉了三魂六魄,此时更是精疲力竭摇摇欲坠。最前方的蒙古大将猛然一冲锋,硬生生地冲散了旁边护卫的马匹,直扑他的马后。

霎时间人们全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