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不识明珠不识君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零九章 重新约定(1 / 3)

作品:《不识明珠不识君

深夜的大营很安静,侍卫们散开把守在四角。

中间只剩下了两个人。明前停下脚步,抬起脸望向了朱原显。明月照耀着他俊美无俦的面庞,面孔半明半昧,使人看不清他的表情,只看到一双漆黑的眼睛深邃幽明。梁王肃然地道:“——你在云城对我们母子说的那些话,‘暂缓退婚,重新约定’。也是你‘不得不说’的话吗?你说大部分女人都得随波逐流地顺应命运走,做一些不想做的事说一些不得不说的话。那么你对母亲说的‘暂缓退婚重新约定’。也是你的无奈之举吗?范明前。”

明前惊讶地扬头看他。他身材硕长,她只能仰望着他的脸。她的脸色如常,对梁王的质问既在意料中又在意料之外。她有些疑惑他怎么会在此刻提起了这事?也许是因为听到她为公主发出的感慨,也许是心头想过了千万遍。终于憋不住问出来了。

明前静默了下,她从未打算掩饰自己的想法做法。

那一夜,亲耳听到了朱原显揭开了幼年往事。明前满心震撼,满怀惊骇,惊得几乎不能思考了。她心里又惊又痛又混乱,如万箭穿心,钢刀绞心。心里翻来覆去的全是不能相信的念头。怎么是这样?!居然是这样?这事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

她从小到大受到两个人影响至深。一是李氏,带着乡野农妇的爽朗朴野。一个范勉,带着文人式的清高耿直,她也想如他们似的,做个朴实耿直,清高正义的人,她也不知不觉得做到了。她做人做得坦诚坦荡,光明磊落,对人对已都仁至义尽。这次退婚也是如此。梁王对不住她,她就退婚,合情合理合法合乎自己的心意,所以她觉得自已站对了正义立场,便敢在人前豁出去退掉婚事,她心藏着底气与正气。另外,她对有谋害嫌疑的养妹雨前也做到了公道,在她病重危险时也给她活命自辩的机会。她曾经对崔悯大义凛然地说,“我想选择一种最‘公平’的道路!给我和小妹妹、和其它任何人都一个公平公道的机会。”她一直觉得自已行为光明正大,内心坦荡纯朴,对得起任何人。

“犯错要罚,有恩要报,受诬要洗冤,是非对错终要得到回报。”这就是她一贯坚持的道德底线。连崔悯也暗中认为她过于迂腐,太滥好人了,她还是坚持着自已的底线。她甚至孩子气地觉得自己孤行于世,胸中自有风骨,如雪中寒梅花中君子,傲慢得觉得自已全是正义的。

慢慢的,崔悯也转变到赞赏她、支持她的地步。他没说出来,但她心有默契,她在他的目光下暗自欢喜,觉得自己做得全然正确。

但是现在,这种信念却一下子被杨王妃这件事打破了。这件事里,原来最不公平的人是她。她是罪魁祸首,引发了全部错误。她使别人痛苦终生,明前一下子觉得自己心底的信念完全颠覆了。她所坚持的一些东西都快崩塌消失了。

“真相,公平”,这是她最看重、坚守的东西。现在却发现是她首先做错了事,没有给他人公平。梁王想杀她是错,最终受到被羞辱被退婚的惩罚。如果她犯了错,该怎么办呢?漠视混淆过去,不受到惩罚?明前觉得很痛苦。不对,事情不能这样做,道理也不能这样讲。人生的规则不是光为旁人制定的,自己却可以不遵守。如果这样,她心底里所坚持的真相公平又有什么意义呢?

真正的公道,对他人对自己都一视同仁。这才是公道。

所以她站在水塘边几乎崩溃了,又惊又骇又委屈又痛苦,被这番往事打击得晕头转向,却始终不能拿着退婚书悄悄地走开了。她没法装成没事人似的逃走。如果这样做了,她就得带着愧疚地逃跑一辈子。

最后她鼓起勇气,再次求见杨王妃,恳切地对杨妃说了那番话:“——虽然说,幼年犯的错是孩子不懂事,也是我自己亲手做过的,造成了杨妃受伤致残,我悔恨莫及。如果能回到当初,我一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我承认犯错,请王妃给我一次弥补的机会。父亲也说过‘人得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才能理解他人的行为。’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梁王殿下的做为并非全无道理原因。我也许不能赞同但是能理解。我会原谅梁王之前的加害,也恳请梁王与杨妃原谅我幼年犯下的错。从此后,恩怨相抵,一笔勾销。彼此都忘记以前犯下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