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皇帝驾到(1 / 2)

作品:《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大本堂这儿,依旧还是如平常一般。

实际上,真正好事者,大多还是宦官和禁卫,当然,还有看乐子不嫌事大的众皇子。

而对太子,以及许多太子宾客们而言,今日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今日的讨教,其实早已分出了结果。

邓千秋进入了大本堂,对朱棡使了个眼色,朱棡会意,便溜到了一边去,和几个兄弟吆喝着,似乎因为许多日子不见,所以他与燕王、周王很是热络。

朱标也及早的来了,似乎想寻觅邓千秋说几句,却有几个宾客在他的身边,一直说着什么,使他无法分身。

早课的时候还早,所以这时大家还算清闲。

那范显祖来的迟了一些,抵达的时候,先去见太子朱标,行过了礼,朱标便含笑对他道:“范先生,前几日邓千秋的事,你不必放在心上,今日之事……”

“殿下。”范显祖急了,他学富五车,不过如朱元璋对他的评价一样,不免恃才傲物。

可现在太子有息事宁人的意思,他却是急了,他振振有词地道:“君子守信,一诺千金,既然此前已下许诺,岂有轻言放弃的道理。殿下仁爱,不忍见臣下们争执,可这事关臣的品格,还请殿下容许臣下今日无礼放肆。”

朱标见他坚持,似有不悦,他本想说,邓千秋就是一个小孩子,你和他计较做什么?就算胜了,又有什么好处!

不过这话没说出口,站在一旁的治书侍御史文原吉道:“殿下,大本堂乃是重地,现在有小子如此无礼,若是不治一治,那么就不免会让他更加肆无忌惮,以至到妖言惑众的地步。太子殿下固然能明辨是非,可其他藩王年纪却还小,一旦受了这小子的蛊惑,这对诸藩王的学业大大不利,所以臣以为,不妨就让宾客范显祖好好惩治他一番,既让他知道天高地厚,也好让其他诸藩王能够正心诚意。”

这治书侍御史文原吉的身份,却是非同一般,他的职责,是在朱标的身边,随时劝诫太子,若是太子有什么行为失当,他也会提出警告。

何况文原吉也是大儒,曾著有《昭鉴录》一书,很为朱元璋所看重。

朱标面对文原吉,也只好颔首,他心知现在不少侍读以及宾客已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一次非要给邓千秋当头棒喝了。

当然,在这大本堂之中,本就有读书人瞧不起武勋的风气,许多詹事府的从官们,自认为自己是清贵,是读书人,与众不同。

时辰终于到了。

有宦官唱喏着报时。

于是,众人齐聚于大本堂的明伦阁。

所有人各自坐在书案之后。

朱标温和地瞥了一眼邓千秋,见邓千秋满不在乎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摇摇头,有些失望。

其实他此前从兄弟那儿得知邓千秋的一些事迹,对他倒是很是欣赏,而且母后的事,也让朱标感激他。

可性子稳重的他,免不得觉得邓千秋终究还是个少年,尚没有到知晓天高地厚的年纪,这一次,范显祖有备而来,他必要吃大亏了。

众人甫一落座,突然有宦官匆匆而来,大呼道:“陛下驾到,陛下驾到……”

此言一出,众人动容,纷纷起身。

太子朱标,亲自前去迎驾。

而后,便见朱元璋穿着一件常服,信步进入了明伦阁。

邓千秋一听到陛下驾到,心里已是大惊,心说……好家伙,今日怎把皇帝给招惹来了,完啦,今日出风头……若是让这陛下知道,非要砍我脑袋不可,不知那两枚丹书铁券管不管用。

他心虚了,有些大气不敢出。

却见一个魁梧的身影,踱步进来,吓得邓千秋一哆嗦。

那魁梧的身影,随即便开始绕着这明伦堂踱步,待众人行了大礼,他开口道:“咳咳……不是要比试吗?朕也很想看看,是范先生的水平高,还是那个邓千秋的小子……有本事……开始,开始……”

他显得急躁。

邓千秋低着头,心里却说……这声音……怎么听着有些耳熟?

固然上回也面圣过一次,可上回太紧张了,当时没有抬头看皇帝一眼,也没有太注意皇帝的声音,可这一次,怎么听着,好像……在哪里听过。

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一眼,只是朱元璋已走到了远处,邓千秋看不甚清,这明伦阁太大了。

不过……这还是让邓千秋生出了怪怪的感觉,总觉得……

朱元璋此时却满是期待,他对邓千秋的学问,是不抱太大期望的,这小子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超出常人的思维,就好像朕……朕也不是以学问见长。

而至于范显祖,那却是天下有数的名家,这样的人,一根手指头,都能将邓千秋捏死。

他就纯粹是想来瞧一瞧热闹。

范显祖见朱元璋来了,心里更是气定神闲。

邓千秋离经叛道,不可饶恕,陛下来了最好,正好亲自见一见这个小小的仪鸾司百户的无知。

当下,他微笑着站了起来,道:“陛下,请恕臣无礼。”

说着,便走到了邓千秋的面前。

邓千秋被范显祖挡住了视线,他本还在琢磨着皇帝怎么感觉有些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