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皇后娘娘的贴心小棉袄(1 / 4)

作品:《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至于这个京县的空缺,其实胡惟庸本就有其他的打算,这等要害的位置,原本就是预备给自己人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了,谁料到……

胡惟庸道:“陛下,江宁乃是京县,与其他七品县令不同,京县县令,为正六品,邓健乃是举人,若是直接赴任六品京县县令,只恐……有悖陛下选官的初衷,臣以为,不如……”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胡惟庸。

这令胡惟庸突觉得背脊发凉。

朱元璋道:“什么时候,朕说话不算数了?”

“臣有万死之罪。”胡惟庸忙道,眼中闪过惊惧之色。

朱元璋站起来:“这是首开的科举,算是先例,就这样罢。”

李善长忙微微颤颤起来:“陛下圣明。”

胡惟庸心里似有不甘,却还是俯首帖耳,跟着一道行礼。

……

中书省诸臣告退。

李善长当先,胡惟庸殷勤的搀扶着李善长。

至于汪广洋,却落在了后头。

胡惟庸叹道:“李公,为何方才李公不说几句话呢?此事……一旦开了先例……”

李善长道:“陛下自有圣裁,我等做臣子的,咳咳……只需奉旨行事就可,陛下何等圣明之人,岂容的了你我有其他的主见?”

胡惟庸皱眉,不由得嘀咕道:“这个邓健,到底是什么人?陛下似对他不满,可是此次授官……”

李善长抬头,看了看天色,他面上几乎不为所动,只颤颤巍巍地走着,道:“子中,听老夫一言,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吧。”

胡惟庸道:“李公,我胡惟庸若只是孑身一人倒也罢了,可下头这样多的老兄弟,当初……大家可都指着你我啊。这江宁县县令自开缺以来,县丞刘吉就志在必得,他当初在我门下,负责军需事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自打大明开国,他已担任了三年多的江宁县丞,就巴望着,有朝一日能从县丞继为县令,可谁晓得,一个区区举人,却占了他的位……”

顿了顿,胡惟庸又道:“李公,你说他怎么肯服气?何况这等事传出去,又教别人怎么看待李公和胡某?难道这样一件小事,都办不妥吗?自己的亲信门下,都无法照顾,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