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桩水磨功夫,行医用药这个东西,急不得的。

朱志远也不急。

从巴西回来,继续老样子,白天去大桥总医院治病,手把手教大桥秋马。

这也是他自己一个学习的过程,针术这个东西,在找准穴位后,关健就是配穴了。

怎么配穴,余白杏教过朱志远一些,但时间不长,教不了那么多,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配穴。

但余白杏给朱志远的医书上,就有着无数的病例和配穴方法,照着书本去配,这中间,就是一个学习和总结的过程。

这样的过程,是一个医生成长必须经历的,无论怎样的天才,都需要成千上万的病人,日积月累的去堆积,最后才能水到渠成。

朱志远一面教大桥秋马,自己一面也就在学习,或者说,他其实和大桥秋马一起在学习。

大桥秋马真的很聪明,要说学习能力,朱志远真的不如他,但朱志远有一桩大桥秋马永远赶不上的,朱志远练出了内气。

朱志远最初只是以手上的气机去感应穴位,后来他发现,正确的配穴后,经络会畅通,这时候经气会强起来,他手上的感应也同步加强。

有这种感应能力,那就好办了,配穴对不对,这么配,合不合病人的情况,他一扎针,一感应,立刻就知道了啊。

路子对了,就如水到渠成,经气顺畅的流出去了。

路子不对,经气堵塞不通,或者另岔去了其它的经络,他也马上有感应,那就另外配穴。

他这种感应能力,就如工兵手中的探雷针,有雷没雷,探一下就知道了,看似无大用,却非常的实用。

大桥秋马没有这个能力,他虽然聪明,在配穴上往往能别出机杼,但行不行,他自己也没把握。

这时候,朱志远就可以帮他把握一下,针扎上,感应一下就行了呗,这条路,通不通,通哪里,气机一感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大桥秋马没有这个能力,再天才也无用,只能望洋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