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暴君李世民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十八章烟霞(1 / 4)

作品:《家父暴君李世民

历朝历代的每一座帝王陵寝,其建造过程,都绝不会是史书上一笔带过的那般平淡跟简单。

李治也深信,刚刚开工建造不久的昭陵,就正在经历那曲折离奇的过程。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发生过的事情必然会重复发生。

事物改变的只是表象,而本质都没变。

正式祭奠昭陵那次,李治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其中必定有猫腻。

而这一次在茶肆的攀谈,跟陈不同、周老实几日相处的闲谈聊天。

也都证实了他的猜测,史书上昭陵的建造,阎立德的被罢免流放,牵扯到的种种人事物,绝不是简单的一句管理松散就能完全概括。

何况,这管理松散四个字,春秋笔法的运用可谓是太浓厚了。

如今李治接触不到最为核心的账簿、名册,所以他不知道一旦有天自己看到后,会不会震惊的想要砍人。

但是有些事情他是可以想象到的,比如那工匠名册与实际人数不符。

这在李治看来还是轻的,不算是什么太严重的事情。

李治怕的是,像常和、崔英甚至包括工部等等官员,会利用此事吃空饷。

甚至怀疑,像常和、崔英这样的人,会不会给他家的狗也取个人名,而后就可以靠着修建昭陵“自食其力”了呢?

包括他们府里的丫鬟、下人等等,是不是从昭陵建造开始,就已经由朝廷养活了呢?

就像茶肆里听到的,十来岁的孩童也被当成了工匠送到了九嵕山,而后每月月钱不过十文钱,那么其他的钱去哪儿了呢?

就像王相和说的,当初暴君老李在看工匠名册时,上面记载的可都是年富力强的精壮工匠。

但事实却是:年迈的工匠、年幼的工匠大有人在,而且肯定拿不到足份的月钱。

但在工匠名册上,他们都会是年富力强的精壮工匠。

账簿上,他们拿的也是足份的月钱。

所以这就是老李看到的事实,但又不是事实。

而且,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再算上每天的人吃马嚼,各种进项物资花销等等。

李治觉得老李的口袋肯定有个大窟窿,正在哗哗的往外漏钱。

心情有些不佳的李治,没让周老实、陈不同随他们前往烟霞镇。

只带了王相和与姜楠,三人就直奔烟霞镇。

烟霞镇因汉代隐士郑子真隐居而有了延续至今的名字。

凿洞为室,隐居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