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首辅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六十五章:当堂发难(月12/30)(1 / 2)

作品:《首辅

满腹心事的徐阶赶往承天门,却发现此刻承天门外已经是人头攒动,当下不由一愣。

“严阁老、张阁老,这是什么情况?大家怎么不入内上值啊。”

“呵呵,徐阁老来了。”

严嵩老神在在的说道:“耐心等着司礼监点卯吧,今天皇上要上朝。”

“啊?皇上上朝?”徐阶明显愣住,很是诧异。

别说他诧异了,所有承天门外的官员就没有不诧异的。

真是十年九不遇,嘉靖皇帝终于想起来他还有上朝这个皇帝责任了。

但嘉靖如此反常的行为,也不免会让此刻等在承天门外的百官们多想。

就比如此刻堪称杯弓蛇影状态中的徐阶,他就总觉得心神不宁,于是趁着严嵩不注意,小声将张治请到了一边。

“张阁老,皇上突然视朝,是为了什么事啊。”

“华亭这是怎么了?”

张治看着奇怪,上下端详打量:“你脸色怎么那么差?”

“昨日没有休息好。”

大庭广众的徐阶也没机会说上海的事,就只继续问道:“阁老,您估计皇上今天突然上朝是为了什么事?”

“还能是什么事。”张治随意道:“你忘记早前严世藩报的信了?”

“您是说,扩军京营的事。”

“肯定是。”

张治笃定道:“皇上突然视朝,肯定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那就好、那就好。”

“嗯?”

徐阶忙道:“我的意思是,这事幸好咱们早就知晓,已有应对之策,不至于被皇上打个措手不及。”

张治点点头没再多说,但眼神中还是闪过一丝狐疑之色。

这个徐阶,今天怎么如此奇怪。

不就是皇帝上个朝吗,用得着这么失态吗。

对于徐阶如此罕见的失态德行,严嵩自然也看在眼中,他老神在在的站立于第一排,悠然开口。

“徐阁老是我大明的阁臣,每逢大事需静气啊。”

“阁老教训的是。”

徐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对劲,赶忙深吸一口气拱手道谢。

对啊,自己怎么总是心神不宁的,不就是一个银行吗,大不了让出去呗,自己好歹也是阁臣,不能吃独食,分几口肉难道还没资格了?

都是官场老油子,怎么能这般失态呢,又不是俺答打来了。

这功夫司礼监的陈洪捧着官员名册走出承天门开始点卯,确定名单后让开身子,百官鱼贯而入。

过午门、穿御道、入奉天。

冗长而繁琐的朝仪结束后,嘉靖的身影出现在百官眼帘之中。

“兴!”

一声唱诺,百官下拜,叩首呼万岁。

“至。”

鼓磬声响,百官起身束手,静待嘉靖开口。

面对这熟悉又陌生的朝堂,嘉靖拨弄了一下扶手处雕刻的龙头,岁月班驳已经失去了光泽。

“朕今日视朝乃临时起兴,诸卿如有本陈奏皆可进言,无本则退。”

班列之中的杨继盛刚欲动身,就发现武官之中仇鸾站了出来。

“臣,总督京营戎政仇鸾有本启奏。”

“说。”

“臣膺奉皇命统辖戎政事,所为者在戍卫社稷、强兵御敌,不使敌虏再犯我郊畿、虔刘人民、揉践国土,然成军两年,兵不过十万,私以为寡,启本伏请圣上加拨军用,征募军士。”

奏本经内官监之手送到御案之上,嘉靖拿起翻看,随口发问。

“仇卿欲再行征募兵士多少?”

“臣以为,京营之兵最少也需二十万。”

一句二十万,引得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纭,严嵩、张治等人也是齐齐色变,低声惊呼。

这般反应看在嘉靖眼中很是满意。

看看,还得是这样有震慑力吧。

户部尚书韩士英第一个跨出来进言:“皇上,朝廷财政本就窘困,这些年来一直亏空不断,当初嘉靖三十年的时候就加征了三十一年的税,至今还没有偿还给百姓,虽说去岁今年,仰赖着皇上如天之德平了倭患,江南财政日有渐益,但与国家巨额亏空相比,也需数年才能弭平,这个时候突然扩军数十万,实在是拿不出钱啊。”

虽然‘明知道’这扩军的钱是嘉靖出内帑,但这怎么能当着嘉靖的面露馅呢。

所以必须得阻拦。

“是啊皇上。”张治立时出列支持:“朝廷实在是无能为力,还望皇上三思。”

徐阶亦出列作揖:“请皇上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