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元朝奇葩九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三章 一个最有机会挽救大元朝的皇帝(1 / 1)

作品:《元朝奇葩九十年

海山在位四年,虽然想推行一些改革,然而朝廷三权分立,大臣阳奉阴违,导致他的雄心壮志一个没完成,在位期间由于宠信奸佞,宽容异端,致使百姓生活更加困苦,这让从小受儒家思想教育的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很是不满,多有劝谏,但是海山不但不听,反而更加奢靡无度。

等海山去世,爱育黎拔力八达上位,立即废除尚书省和海山发行的纸钞,处死了权臣脱虎脱、三宝奴等人,任命完泽、李孟为中书平章政事,任命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对海山朝的一些列政策进行改革。

继位之处爱育黎拔力八达就下令取消诸王领地内的断事官职位,犯罪的人由千户捉拿问罪。1312年,爱育黎拔力八达再次下令诸王领地内的达鲁花赤必须由朝廷任命,诸王只能任命副达鲁花赤,又过了一年,连任命副达鲁花赤的权利也被他收回了,缉拿盗匪罪犯的任务由当地同知和知县来负责,这么做实际上就是要剥夺诸王在领地内的司法权。

在这之前,诸王在其领地内享有独立的财税、司法、征兵等等一系列权利,领地内的一切都是归诸王所有,对中央行使权力造成极大阻碍。爱育黎拔力八达想以此为突破口,打破元朝贵族旧制,加强中央集权,可惜这项制度极大损害了诸王的利益,招来了他们强烈反对,他们联手向皇太后卜鲁罕哭诉,向爱育黎拔力八达施压,致使这项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

不过此计不成,爱育黎拔力八达又施一计。早在即位之初,受老师李孟的影响,爱育黎拔力八达就下诏规定以后汉人的子孙也可以世袭官职,只需要通过一经一史考试就行,蒙古和色目人的后代如果也能够通过考试,那么世袭的官职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升一级,他想通过这种政策来增加受儒家思想教育官员数量,同时也给蒙古和色目人扫一下盲。

因为按照当前的元朝官员推选和世袭制度,很难提升元朝官员文化水平,导致朝廷想制定出来一套能颁行全国的法律都难,元朝的法律自元朝建立之初,一直到现在还都是五花八门,没个统一规定,很多还都是草原上最原始的约定一类的东西。

1313年,爱育黎拔力八达下诏恢复科考,这个命令一出来让江南士人欣喜过望,元代延平教官、临江书院山长刘将孙写过一首《考试》,生动描述了举子们的心理变化:“十年矻矻事雕虫,二十周星断晓风。废简回春冷灰外,寒窗读赋万山中。重期将相公侯选,肯信倡优卜祝同。努力后来宜绝艺,太平制作待诸公。”这是元朝建立44年来首次,当然为了照顾蒙古人,爱育黎拔力八达将榜文分成两个部分,要求汉族和蒙古人每一科录取人数一样,如果蒙古人数不足,相应的缩减汉族人的名额,这一看就是朝堂上皇帝与蒙古诸王博弈的结果。由于蒙古人当时的文化水平有限,能通过考试的少之又少,从恢复科考到元朝灭亡,一共才组织了16次考试,一共录取进士1139人。

虽然元朝的科举制度被严重阉割,对其他人也多有不公,但这还是增加了元朝朝廷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官员占比,还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爱育黎拔力八达又组织翰林,将《尚书》《大学衍义》《帝范》《资治通鉴》等译成了蒙古文,他认为这些书对治理国家很有帮助,并要求蒙古贵族学习,当然许多蒙古贵族都是嗤之以鼻。

爱育黎拔力八达还亲自出钱,支持出版了《孝经》《烈女传》《春秋》《农桑辑要》(这也是历代以来官方出版的唯一农业百科全书),这一系列的举措受到蒙古贵族的极力抵制,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在限制他们的权力和自由。

不过贵族的抵制并不能打消爱育黎拔力八达改革的决心,考虑到元朝到现在还没有一本能够通行全国的完整法典,他下令中书省,让他们把从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现在朝廷发布的律令条规收编在一起,再借鉴宋、金、辽律法,编制元朝的律法,可惜由于阻力太大,这项工作一直到,硕德八剌即位两年后才最终完成,是为《大元通制》。

《大元通制》和元仁宗朝由江西地方政府编辑的《元典章》,是元代法制史的两个里程碑,是元朝治理天下日趋成熟的反映,可惜由于爱育黎拔力八达只做了九年皇帝,且在后期元朝廷贵族阶级争权夺利、严重欺压百姓,这两部法典又没有很好地被执行,导致不远的将来,元朝就覆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