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你什么档次?跟我见一样的人!(3 / 4)

作品:《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番外

“这便是罗汉庄,当年关云长征长沙时,其中的罗铁匠将青龙偃月刀摩挲的锋利无比,连带着…挨家挨户都学会了磨刀…如今看来,怪不得江陵城永不缺乏兵刃哪!”

诸葛恪说,“父亲是想说,东吴没能谋下长沙,是为一大可惜吧!”

诸葛瑾喃喃,“若当初那湘水为盟的约定…还在,长沙、桂阳归于东吴,那东吴的整盘棋就活了,唉…”

往事响起,诸葛瑾难免会神伤一番。

说话间,船已靠岸…

距离港口不远有一处村庄,这是大名鼎鼎的“张家庄”,因为村庄中大多人都姓张,因而得名。

而诸葛瑾此行的目的,便是来此…邀得那张仲景出山。

父子俩租了马,两人并马缓缓而行。

“父亲觉得…这次有把握将那张神医请回东吴么?”

“若张神医安然无恙,这倒不难,可如今…”诸葛瑾没有正面回答儿子的话,可他的话吟出一半,却又忍不住长吁短叹。

“前面就是李家庄了。”诸葛恪索性不再问,伸手指着前方的村落。

却见得这村落的入口处,竟围满了人。

摩肩擦踵、人流不息…

乃至于不远处,香车宝马络绎不绝,纷纷的停靠在一边。

其中,不时传来男人的争论声,乃至于…还有叫骂声,病者的咳嗽声。

诸葛恪好奇,驱马行至村落前的驿馆,将马拴好,快步的跑到人群中左顾右盼。

诸葛瑾也连忙跟上,只是,他年纪大,不能像年轻人般健步如飞。

“这是怎么回事儿啊?怎生围了这么多人?”

诸葛恪连忙询问。

有热心人回答道:“你刚来还不知道,这些都是远道而来向张神医求医问药的!有的是从荆北来的,有的是从交州来的,还有的是从中原,比如…那驾马车的主人便是凉州人…”

——『这么多来求医问药的么?』

诸葛恪微微一惊。

可很快,他回过神儿来接着问:“那为何他们都不进去呢?难道…张神医是住在村口。”

“怎么会住在村口呢?”这热心人指了下村口处站着的一干村民。

其中还有两个精气神十足的年轻人。

“看到了么,这些都是张家庄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拦着登门求医问诊的,说是张神医病入膏肓,已经无法在医治,那两个年轻人便是张神医的弟子!”

这…

诸葛恪眼珠子一转,“那这些求医者远道而来,会人都没见到,就殃殃离去么?”

“谁肯走啊…”热心男人一脸的无奈,“我也是来问诊的,见不到张神医,哪肯罢休啊…这不,人多了,都簇拥在这儿…可从昨儿个起,还没有一个能进村的。倒是…”

“倒是什么?”

热心男人指了指村口的一棵树,树下坐着一个年轻的公子,像是在开设义诊,为人诊脉、开方子。

“那个是张神医的大弟子,如今…这些远途而来的,好说话的…就让这大弟子诊治一番,可不好说话的,这不…就与村民们吵了起来。”

果然…

不等这热心男人的话音落下。

争执声已经甚嚣尘上。

“我从关中…千里迢迢将家父带来?就是为了让张神医诊视一番…你拿个娃娃糊弄老子?”

关中人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嚷嚷了起来。

“抱歉,抱歉…”说话的是张仲景的二弟子杜度,“家师真的是病入膏肓,令堂的病实在是无以为继!”

“你说无以为继就无以为继啊…你可知道,老子走了多少里路?翻过了多少座山?才来到这里?若非张神医名声在外?老子…会来么?”

“若阁下不嫌弃,可以让我师兄来为令尊诊治。我师兄颇得家师真…真传!”

“那《伤寒杂病论》是你师兄写出来的嘛?”

这边的争执还没有结束,那边的争执声又起,“你就开个数,到底多少钱,才能见张神医,老子有的是钱,有的是钱!”

这边厢,张仲景的三弟子韦汛努力的维持着越发混乱的秩序,“抱歉,抱歉,这不是钱的事儿么?实在是家父的身体…”

这时候,诸葛瑾也凑到了前面。

诸葛恪看到了父亲勉力的往前挤,他也想跟过去,却因为人太多,寸步难行,根本挤不到父亲的身边。

却听得诸葛瑾的话语传出,倒是与其它问诊者截然不同“在下自东吴来,家中有一兄长疾病缠身,痛苦不已,在下斗胆请仲景神医赴东吴一趟…费用不是问题!”

不等诸葛瑾把话全盘讲出。

周围已经有人起哄道:“还去东吴呢?便是我等登门问诊都见不到人…如何还能去东吴?”

这…

诸葛瑾神色一黯,不过他反应迅速连忙道。

“那可否,请那位坐诊的小先生跟我一道去趟东吴。”

退而求其次,请不到张仲景,将其弟子请过去,总也能向吴侯交代。

“抱歉,抱歉…实在是抱歉。”韦汛连连摇头,“我等行医,本不该畏惧艰辛,可如今非常时刻…家师病症每况愈下,实在…实在是腾不出人手!还望…还望…”

不等韦汛把话讲完…

那些脾气暴躁的再度嚷嚷道:“让我们进去,至少…你得让我们看到张神医本人哪!若真是病入膏肓,纵是千里迢迢,我等也绝不停留!总不能凭你三言两句,就把我们打发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