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脑中正想着这些,边上的赵宁儿忽然变脸,把手里的苹果放在一边,口气变得有些郑重。

母亲,大明的规矩,妇人不得干政!朝廷大事,你女儿这个东宫正妃都不能多嘴。你怎么能在殿下面前,说这些话!外人听了,还以为你张嘴要官呢?

父亲觉得闲了,找事做就是了。实在找不到,就在家里种两亩地,打发时间。

皇恩浩荡,前些日子殿下刚刚点头让姐夫当了户部郎中,现在又提起父亲来了。日后,还要提谁?

咱家已经是大明的侯爵,万事不缺,还要得陇望蜀吗?既要了名,又想要官。就算殿下能容,朝廷自有法度,那些御史大臣们也不能容。

以后这种话,您说也不要说。就算殿下仁厚,点头答应。女儿这,也断然不许!

顿时,赵母和赵家大姐惶恐起身,脸色涨得通红。

丫头,行啊!

朱允熥心里大乐,小丫头板起脸来,还真那个威仪的样子。长进不少,连得陇望蜀都知道了。

言重了!朱允熥笑道,快快起来,自家人不用请罪!随后,朱允熥又笑着对宁儿说道,这里又没外人,承恩侯夫人说几句家常话也没啥。天下,哪有不跟女婿倒苦水的丈母娘?你这话,说的太重了!

国家自有法度,臣妾不敢懈怠!赵宁儿正色道。

随即,赵宁儿看着母亲和姐姐,脸色缓和了一些,开口道,母亲,大姐,不是我绝情。咱家是国朝外戚,多少双眼睛盯着呢。既是国戚,说话做事就要多思量几分,不能随意开口,给人口实!

赵母有些委屈,红着眼说道,嗯,记住了!

看母亲这样子,赵宁儿也是心疼的不行。可是规矩就是规矩,法度就是法度,她这个未来的国母,若不能恪守,岂不是给殿下添乱子?

我..........赵母脸色窘迫,天色不早了,我....臣妾告退!

天还早,急什么,留下来和宁儿一块吃饭吧!朱允熥有些做和事佬,梅良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