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成功!天才!命运一刻!(2 / 3)

作品:《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杜翰道:“臣也觉得合适。”

在杜翰看来,王有龄是何桂清党羽,所以也是苏曳的政敌,最适合做浙江巡抚。

按照他和皇帝的想法,就是苏曳身边的人,尽量都是政敌,把他包围起来。

端华道:“臣附议。”

在所有人看来,王有龄作浙江巡抚,再合适不过了。

皇帝道:“拟旨,册封王有龄为浙江巡抚,领兵部右侍郎衔。”

至此!

接着,端华道:“原浙江巡抚宴端书,正好接任田雨公,担任大理寺卿。”

肃顺道:“臣也举荐宴端书,此人严肃方正,适合大理寺卿。”

宴端书听了苏曳的话后,真的是半天都没有耽搁,立刻派家人进京,贿赂了整整二十六万两银子。

甚至,连懿贵妃家都有一份。

比别人提前好几步,谋求大理寺卿这个缺。

皇帝道:“此事,朕再斟酌一番。”

话虽这样说,但肃顺了解皇帝,他是故意这样说的。

一下子封三个大员,太过了。

而且下面军机大臣一推荐,皇帝就答应,就显得太顺从了。

所以,他要拿一拿。

其实,宴端书这个大理寺卿的位置,就算是稳了。

至此,苏曳的计划成功了大半。

真是太不容易了。

用一场厦门教案引爆,撬动了三个大臣的职位。

也为自己拿到了两个封疆大吏。

这番布局,因势利导,确实堪称神来之笔。

但某种程度上,也是按照历史的脉络进行的。

只不过是宴端书和王有龄比历史上更早拿到了大理寺卿和浙江巡抚。

…………………………………………

三希堂!

王承贵飞奔而入,道:“皇上,荣禄密奏。”

“拿过来,拿过来!”皇帝充满了期待。

现在的荣禄,已经寄托了皇帝的很多理想,年轻,能干,忠臣。

成为新的宠臣。

荣禄的密奏,写得非常简洁,少有抒情之词。

总共描述了三件事。

第一件,他奉旨率军前往九江,被苏曳的舰队阻止,并且遭到了炮击。他荣禄没有还击,立刻撤退,天津新军对苏曳很失望,表示愤慨。

第二件,他发现苏曳的巡逻舰队,大部分都是洋人,而且是西洋战舰。

第三件,发逆陈玉成李秀成攻下庐州之后,已经率领大军返回,要攻打江北大营,荣禄率领天津新军帮忙托明阿镇守扬州。

看完之后,皇帝面孔微微一抽。

这里面两个信息,深深刺激了他。

苏曳的长江舰队,竟敢炮击朝廷舰队?!

胆大包天。

另外,苏曳的长江舰队,竟然是洋人。

这是不是证明,苏曳和洋人有勾结?

皇帝寒声道:“苏曳开出了一系列条件,折辱朝廷,终于愿意出兵去救苏州了,开打了吗?打得怎么样了?”

杜翰忽然一声叹息道:“皇上,咱们还是急了,被当时的局面惊住了,其实可能都不需要去求苏曳的。”

端华道:“谁说不是呢,淮安那边王有龄打下来了。安徽那边,胜保、李续宾、李鸿章三支大军,怎可能也能全部收复。最关键是荣禄新军,如此能打,连战连胜。”

载垣道:“苏州现在都没有打起来,所以当时让荣禄新军去救苏州,是来得及的。那样的话,也免得看苏曳的嘴脸,让朝廷受他的羞辱。他把自己搞得大救星似的,其实没有他,我们一样能赢。”

杜翰道:“皇上,上一场和洋人的大沽口之战,是主帅谭廷襄太无能了,否则那一战未必赢不了。”

这话,说到皇帝痛处了,事后复盘发现,大沽口之战的战败,谭廷襄要负七成责任。

荣禄新军打得多好啊。

是谭廷襄那个废物,洋人刚刚登陆,他这个主帅就带着中军跑了,引发了发崩溃。

杜翰道:“皇上,如果再来一场大沽口之战,我们全力以赴,未必不能赢!”

皇帝颇为意动,但是能不打,还是不要打,他还是怕洋人。

杜翰目光闪烁道:“不过皇上,这一局也不算吃亏。现在发逆七八万大军包围苏州城,苏曳和徐有壬加起来三万人多人,发逆石达开攻破江南大营之后,一直势如破竹,确实很能打。”

“此战,苏曳若是战败,那自然政治名誉破产,届时朝廷只要一个太监,两个侍卫,就可以将他捉拿进京。”

“此战,苏曳若胜,那他的近万军队也剩不了多少了,伤筋动骨。”

“他手中若没有了军队,我们又彻底平息了安徽和江苏发逆之乱,重新把发逆困死在南京城。”

“到那个时候,我们再对苏曳动手,就十拿九稳了,不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了。”

“光他雇佣洋人的舰队,炮击朝廷舰队,就是重罪,就可以拿下他。”

皇帝目光眯起,缓缓道:“等苏州之战过后再说。”

“若是这一战输了,他还有面目对天下人,朕直接就派人拿了他。”

如果赢了?

那也秋后算账。

大清,还容不下这等逆臣。

……………………………………

扬州战场!

志得意满的陈玉成,率领几万大军,三面包围了扬州。

他打安徽,势如破竹,短短不到一个月,就横扫半省。

如今,带着大胜之势折返,攻打江北大营。

他们之所以急匆匆把大军从安徽带回来打江北大营,两个原因。

一,石达开那边赢得太狠了,风头太劲,陈玉成和李秀成要想办法压过石达开。

二,这两人要压过林启荣和曾天养。

少年人,就是这样意气奋发。

打下庐州和扬州之后,天国内就没有人功劳比得过他们这两个年轻人了。

林启荣和曾天养这样的老人,可以靠到一边去了。

不过,又听说李续宾、李鸿章那边合兵,正在攻打三河镇,而北边清妖头子胜保,也率军南下,三方合打庐州城。

所以,李秀成又率领五万大军重新杀回了安徽。

陈玉成率领五万大军,攻打江北大营。

虽然只有五万,但依旧势如破竹。

几个时辰,就攻破了六合城。

次日,又攻了新城。

又半日,攻破了几十里长的土城,攻破清军营寨十几座。

如今,把扬州城团团包围。

此时,城内有两万左右的清军。

荣禄新军近两千七百人,托明阿的一万七千人。

江北大营主帅托明阿,在陈玉成看来,如同冢中枯骨。

而荣禄?从未听过。

陈玉成眯起眼睛,看了一眼扬州城。

直接一声令下,大吼道:“攻城!”

“踏平扬州!”

顿时,扬州大战爆发!

………………………………………………

苏州战场!

石达开七万多大军,围三阙一。

城内,徐有壬不到两万多大军,其中一部分是江南大营溃兵。

苏曳一万大军,在苏州北部,构建营寨。

当时石达开大军还在攻打无锡的时候,苏曳的军队就已经在这里了。

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修建了坚固的营寨。

周长超过四里的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