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嫪毐:我裂开了!(3 / 5)

作品:《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某已于秦地生活了二十余年,秦国便是某的故国,某又怎能抛秦而去?”

熊启朗声而笑:“既如此,那便请诸位再扎营帐,待明日日出,我等便同返咸阳城!”

一众外客齐齐拱手:“唯!”

与此同时,赵高已经穿过人群走到了李斯面前:“李通古可是做的好大一件事!”

李斯赶忙拱手:“庶民李斯,拜见上官!”

李斯是嬴政的郎中,经常随侍于嬴政身侧。

赵高则是中车府宦官,经常为嬴政驾车。

一来二去间,李斯和赵高虽然无甚交集,却也混了个面熟,互相知道对方的名字。

赵高满脸敬佩的拱手一礼,认真解释:“王上逐客后,多有臣子劝谏,却皆未能说动王上。”

“但在观李通古所奏的《谏逐客书》后,王上却于船舱内闭门一日思虑。”

“舱门再开,王上便下令解除对外客的限制。”

“更令我等星夜疾驰而来,不得有片刻耽搁,务必拦住诸位外客,莫要使得我大秦贤良外流他国。”

“能劝谏王上收回成令,李通古大才也!”

听闻赵高这话,附近所有外客齐刷刷的对李斯投去讶异的目光。

昌允惊讶的说:“王上收回成令是因李通古之谏?”

赵高笑道:“确实如此。”

“王令中的那句‘藉寇兵而赍盗粮’便是出自李通古的谏书!”

昌允慨然道:“早知李通古才华横溢,未曾想李通古却是如此大才。”

“昌某,拜谢李通古!”

姜赞等外客也齐齐对李斯拱手:“拜谢李通古!”

李斯赶忙拱手还礼:“当不得诸位此谢。”

“李某的谏书无辞藻之堆砌、亦无鸿鹄之伟略,不过是说了几句发自肺腑之言。”

“李某以为,王上定然早就有心收回成令,李某之谏不过是从旁辅佐而已,绝对称不上游说王上收回成令!”

昌允笑道:“李通古过谦矣!”

“若李通古不弃,今夜昌某做东,伱我喝个痛快!”

姜赞笑道:“昌兄这是不愿带上我等同宴?”

姜赞之后,其他外客也齐齐附和。

谁都能看得出来,李斯已得嬴政欣赏。

李斯又长期担任嬴政的郎中,能得嬴政信任。

一旦回朝,李斯必将腾飞!

众人又怎会放弃与李斯提前打好交道的机会?

昌允大笑道:“怎会不愿?”

“若李兄不弃,诸位同来便是!”

李斯赶忙拱手:“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吕不韦臣属和无归属外客们谈笑着簇拥在李斯身边向路边走去,准备安营扎寨大摆宴席。

隐隐间已经形成一股新的势力。